【史海钩沉】感受石井书院(4)
时间:2023-04-07 17:22 浏览量:
     石井书院和小山书院、温陵书院、欧阳书院合称为泉州的四大书院。朱熹于绍兴二十八年,到泉州讲学,“种竹建亭,讲学其中”,题“小山丛竹”的亭额,他讲学的书院因而取名为“小山丛竹书院”。此外,朱熹还在泉州创建了泉山书院,又称为温陵书院,朱熹常到该书院传道讲学。温陵书院有过一些名人讲学,如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泉郡守王十朋,曾于书院内会集诸生讲经论文;嘉定年间(l208~1224年),另一位泉州名太守真德秀,也于吏治之余,到书院选择才俊诸生,讲道论文;嘉靖间又有朱定南先生亲临书院与诸生论文谈道,致使乡试后,诸生成绩突出,倍受乡里称誉。欧阳书院是由欧阳詹的后裔为纪念其先祖而集资兴建的。泉州书院的建立及学术的教育传播,使泉州的文化非常发达,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就连朱熹自己也满意地题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尽皆圣人。”明代也有诗云:“温陵理学开安海,泉郡黉宫铁卷题。”泉州文庙明伦堂的对联所说的更为明白:“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



    泉州的四大书院在名气和影响上当然还无法和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白麓洞书院、嵩阳书院以及应天书院相比,但石井书院是理学入闽后比较早的理学教育基地,是泉州最早传播义理之学的地方,它对于促进宋明理学在南方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后来,明清时期,理学一直在闽南很有影响,如蔡清、陈琛、苏浚、何炯、林希元等,形成清源学派,深研易学,传播理学。在王阳明心学盛行时,闽籍理学家们守住理学在福建的坚固学术阵地,使理学对明清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石井书院已成为过去,留下的是令人深思的古老遗迹。对于石井书院所传播的理学,在当今的文化人眼中,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理学对于塑造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特质,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求和谐、道中庸、格物致知、家国同构、修齐治平等等,不能不说确实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格和内涵。但是,在另一方面,理学也正是由于它的浓厚的伦理色彩、过分理性的思维致向、露骨的维护道统的目的,以及对人的欲望情感个性的钳制、扭曲,严重地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创新意识,阻碍了中国改革创新、开放求变的前进步伐,推迟了东方睡狮觉醒的时刻。这不得不承认是理学落后性的表现,也是一种遗憾。

    感受石井书院,让人浮想联翩,历史总能向当代人提出很迷人的课题。

    (来源:晋江史志2008.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