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感受石井书院(3)
时间:2023-02-27 16:25 浏览量:
     由于二朱在石井鳌头精舍的讲学,“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理学在这里传播开来。泉州石井,也就是今天的安海,在当时被称为“闽学开宗圣地”。理学的传播促进了石井当时的文化发展,石井镇文教昌旺,文风鼎盛,安海也就成了文化古镇。乾道年间(1165~1174年),朱熹的学生傅伯成(隆兴元年癸未科进士),为感念朱氏父子对安海倡教兴学的功绩,便将鳌头精舍修建成“二朱先生祠”,并绘朱松、朱熹的画像奉祀其中。嘉定三年(1210年),朱熹之子朱在来安海任镇监。嘉定四年(1211年),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要求,报请泉州郡守邹应龙,议建“石井书院”,“邹公应龙然其请,捐公币四十万以倡”,并派朱在主持建院工作。翌年(1212年),石井书院落成。石井书院,是在原朱子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而朱祠的前身是鳌头精舍,所以,精舍、朱祠与石井书院,实际上是合而为一的。石井书院,其规格是按州县学宫建造的,规模宏大,辉煌壮观,中间有牌坊门廊,有大成殿、尊德堂,两侧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等4座斋堂,并于尊德堂中绘制二朱先生像,同堂异室而祀。据宋留元刚《石井书院记》载,“制(大成)殿于中,(尊德)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檐楹层复,凡三百楹。公私经费,合四百万”。足见石井书院在当时确实是一座宏伟的教学殿堂。
     
      明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知县罗惟重修书院,于门外立石华表,匾曰:“石井书院”。石井书院几经损坏又重修,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和弘治十年(1497年),曾两次大修与扩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兵入安毁镇,书院被焚废,至清康熙三十五年(1700年),安海复镇,又在原址上建造书院。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光绪年间又重修。由于历代多次重修扩建,使这座学府得以从宋代延至清末,兴学倡教,经久不衰。在石井书院的历史上,有过不少的名儒大师出任书院山长,如宋代的顾长卿、余谦一,元代的杨相孙、陈玄,明代的陈惟白、刘绍祖。还有清康熙年间进士、翰林院出身的教育大家陈檗仁,成为石井书院的末任书院山长。这些大家名儒,传播学说,培育人才,繁荣文化,为保持和弘扬安海悠久的文化历史,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可能是由于朱松、朱熹的贡献和影响,安海民间,一直颂扬着“二朱过化”之功,习惯上把“石井书院”称为“朱祠”。时至今日,这座古老书院周围区域的地名,乃被称为“朱祠口”。昔日辉煌的石井书院虽然未能完全保持下来,但书院遗址的门台、大殿以及西廊庑舍仍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当年书院的宏伟和气派。朱祠,是二朱过化、理学传播的纪念地;书院,是兴学倡教、人才培养的发祥地。它们二而为一,是安海文化的缩影,是文明古镇的象征。

                                                                              (来源:晋江史志2008.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