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胜迹】灵源山
时间:2021-12-06 17:05 浏览量:

    灵源山,泉南一座名山

    因山顶高平,

    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

    宋代有吴氏昆季隐居,

    改称“吴盟山”“吴山”

    山中时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

    故又称“灵源山”

    更多关于灵源山的故事

    一起来了解下吧~

      

      

    灵源山 

      

      沿泉安公路南行,过罗山,右旁有华表山、石刀山诸峰,绵亘数里。中以灵源山最高,达305米。灵源山因山顶高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宋代有吴氏昆季隐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故又称“灵源山”。历经千万年天地造化、冰流侵蚀,灵源山基岩裸露、沟谷深邃,高大的山岭挡住南下的寒流,使南坡得天独厚地保存着一片稀有的青岗栎、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绿阔叶林,山上松柏苍翠、花木掩映、山石嶙峋,是泉南一座名山。

      “自古名山僧占多。”相传早于隋初,就有僧人于灵源山顶立寺祀奉观音大士,常有紫云盖其上,故号“紫云寺”。至五代,有高僧一粒沙开造龙山寺。唐代又有道士蔡明浚来庵隐居,与寺僧守净共同扩建。宋代有神医吴夲同他的妹妹吴明于此隐居修道。元末明初,陈友谅举事兵败,其骁将张定边亦遁于此山,削发为僧,号沐讲禅师,建新寺于山腰。

      灵源山的松涛涧响、幽岩怪石,不仅吸引方外之士来此修持,历代还有不少儒生住山结庐读书。唐代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苦读三载。宋代名士林知于神宗时上京言事,受到当道的冷遇,其友林迥赠诗曰:“先生平昔命何非,万卷诗书一布衣。回首长安成底事,吴山苍翠几时归?”林知阅诗,果然拂袖归来,读书终老于斯。宋代著名诗人刘涛曾作“处士坟三尺,吴山松万株”诗吊之。其后,林知裔孙、诗人林外也曾读书于山中紫云室。至于来山中寻幽探奇、咏花啸月者更是多不胜举。如元代任过潮州路总管、元亡后寓居晋江沙堤村(现属石狮市)的王翰,就常盘桓于灵源山上,自称“友石山人”;明代黄克晦、王慎中、陈让、张瑞图、苏浚等名士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至今为人咏诵。

      灵源山间,古人留题的摩崖石刻十分丰富,为山林生色不少。

      灵源山下近灵水村处,有巨石数方峙立。有一石刻“灵壶天”3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明太傅尚书、里人吴淳夫的手迹。其状如酒壶斜倚,蜿蜒的涧水流经石下,清响潺潺,使人有置身壶天之感。

      在灵源寺山门前龙眼林中,有巨石方广丈余,一面平整如削,上镌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泉州府禁止损毁林木的告示,全文200余字,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由告示石刻向北,顺山径走300多步,有两堵崖壁相对,其中形成一条四五尺宽的狭窄小路,势若关隘,拾级而上,可达崖顶。南面一扇崖壁刻着楷书“步云关”,每字字径2尺左右,笔法雄健,款题“万历四年十月之望,源山主人吴可承书”。

      步云关左侧是座巨岩,岩壁镌刻着明隆庆六年(1572年)秋,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偕安平陈浩泉、黄鳌泉诸人游紫云室坐月的唱和诗5首,每字字径均在10厘米以上,书法遒劲有力,惜年久风化,有些字已难辨识。

      步云关北行200余步,一石高耸,顶平如台,方广数丈,登台远眺东南,石井江蜿然入海,烟霞帆景,历历在目。石壁上镌“望江石”3个行书大字,隽秀飘逸,字均5尺见方,下题“万历三年吴可承书”。

      过山顶紫云寺废垣转东南百步,一堵天然碑碣高约2丈,屹立丛石间,朝南一面平展如削,上刻“石镜道人之塔”6个神旷清朗的行楷。左右有行书款识,年久漶漫,依稀可见。

      灵源寺西顺石磴道下行百步,古木巉岩间有一石井,宽仅三四尺,深也是三四尺,井水澄清甘洌,井上题刻“灵泉井”。据《泉州府志》载:“灵泉井在灵源山顶,大旱不竭,号师姑。”相传师姑为宋代名医吴夲之妹六娘,随兄在灵源山修道,善能为人治病疗疾。后人修建吴明妈宫祭祀她,至今香火犹传。据说这口水井就是她开凿的,旱天不涸,雨天不溢,可供五百僧众饮用。

      除题字石刻外,灵源山天然怪石亦多奇趣。位于灵源水库盘山公路北边的狮仔峰有一巨石,俨然一头振鬣欲跃的雄狮,恰巧对面山峰上又天生一圆形“狮球石”遥遥相对。《灵水吴氏族谱》记载此事:“……右向东南,俨然一狮,紫云常临,而青烟时覆,灵动变化,夜则奔走食东南禾麦,昼则潜伏隐灵源之紫雾,灵奇转化……”直把石狮子写活了。在灵源水库下山涧右边,又有一堵高、宽数十丈的石崖,崖顶两块方形巨石并排,天然纹道构成两个老人的头部造型,远远望去,酷肖一对和善可亲的翁妪,人称“公婆石”。此外,山间还有“玉犬吠日”“金蟾望月”“老蚌生珠”“灵龟听经”诸般名色的怪石,皆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最吸引游客的还属位于灵源山腰的灵源寺,相传为明洪武初年陈友谅部将张定边创建,始名“灵源庵”,奉祀观音大士。明永乐七年(1409年),寺左又建霁云书院,右建斋堂庵舍和夫人妈宫,并筑寺庭围墙,初定规模。碑志谓其:“寺院居山之南,秀岳耸于后,佳木环其旁,浯屿前列,井江横亘;烟霞变幻,气景万千。洵佳景也。”明人苏浚有《咏灵源庵》一诗写其胜形:“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径迂回万壑殊。有客入门苔不扫,无僧说法鸟相呼。胸吞渤海栖三岛,手拍浮丘倒百壶。夜静钟声醒客梦,天花渺渺出仙都。”

      灵源古寺经历代僧众的保护、修葺、扩建,成为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

      现在的灵源寺,五开间单进,重檐歇山顶的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间挺立着雕刻得玲珑剔透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明代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手迹“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清代翰林庄俊元留下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夜半渔灯”等名联,还有一方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禅寺”匾额高挂在大殿门前。

      大殿后又建一列三座殿宇,因地势高敞,更显巍峨。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地藏殿外墙上还嵌筑着几方从基址挖出的旧碑石,上面镌刻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乡人捐修灵源山大路、清光绪丁酉年(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寺宇记事及当年晋江县令发布的保护寺院禁示。

      殿堂而外,还有不少附属建筑。大殿右面有高耸的接待楼,前面铺有宽敞的广场,广场底下临石谷处,建筑着双层宿舍楼。山门附近,奇石佳景处,分别建有慈济亭、四达亭等7座亭子。

      高低错落、布局有致的灵源寺建筑群成为灵源山又一道风景线,与灵源山山林胜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灵泉井 

      

      

      灵源山相传是宋代医神吴夲及其妹吴六娘隐居的地方。吴夲是安溪人,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自幼不食荤腥,成年不娶妻,一心学道行医,无论贵贱,他都能尽心治疗;再难治的疑难杂症,经他的手便得痊愈。他为救治瘟疫,足迹遍天下,救人无数,后来定居在同安白礁,因为上山采药,失足坠崖身亡。百姓皆奉他为神,历代经过朝廷敕封,称为“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俗称“吴真人”“保生大帝”,闽台各地都有他的庙宇。

      他的妹妹吴六娘,名吴明,自小跟着哥哥学得医理精通,在妇科、儿科的造诣尤其高深。兄妹因为采药来到灵源山,看山势雄奇、地气温润、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更有一种兰蕙散布在巨石林木间,叶片长而有光泽,花茎大于韭茎,一茎五花攒簇,色白如玉,香闻里许。六娘看了喜爱,强要吴夲跟她留在这里隐居,兄妹便找了一处山洞暂住,在洞外搭了几间小屋,以便收储研制草药,接待四方前来求医的人。

      后来吴夲云游他方,吴六娘就独自在灵源山住下,继续为人治病。她在山路边凿了一口三四尺宽、二尺来深的石井,水质甘甜,可以疗病,来汲水的人很多,可是井水总是满满的,一点也不见减少。旱天不涸,雨天不溢,可以供五百僧众饮用。人们将这口井叫作“灵泉井”,将吴六娘住的山洞叫作“仙洞”。据说六娘也会作诗,有两句诗“洞里烟霞无人共,时闻仙香特地来”传了下来。因为六娘一生仁爱救人,感动了天帝,让她驾云上天,位列仙班。来求医的人亲眼见到,六娘要上天时,一脚跨上彩云,一脚踏在山石上,将山石印了个足窝,人们就将它称为“仙踵石”,为纪念她,人们在石头旁边盖起了一座亭子,就叫“仙踵亭”。又建了一座吴娘妈庙,塑像祀奉,庙宇分香到很多地方,现在晋江深沪、塘东等地都有吴娘妈庙,香火旺盛。

      

    林知读书处 

      

      

      北宋年间,灵源山上住着一个叫林知的马平(今晋江市永和镇马坪村)人,读书著作,研究学问。林知不但有学问,也有爱国报民的志向。当时王安石正在推行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局面的变法,不时有新的条令发布,百姓不识字的多,常常老远地上山来向林知请教。林知看出,这些条令有的很不错,像水利法,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修筑堤防圩岸,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也有的不合实际,像青苗法,让百姓在缺钱谷时向政府借贷,收成后加息归还,这本来是照顾贫民的好意,可是地方官为了政绩,强制百姓借贷,到头来却扰害百姓。看到新法反而成为地方官搜刮地皮、鱼肉百姓的工具时,林知终于坐不下去了,他想上汴京去上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帝,让新法能真正对百姓有益。

      林知果断收拾行装,到京城上书去了。他想不到,朝廷之上是多么昏暗,权力争斗是多么激烈,谁来听取这个从南方边远地区来的一个布衣的议论?对时政的看法已经写成书面并递送上去好久了,可是一点回音都没有。长期住在客店里,盘缠也快用尽了,这时他接到了家乡投寄来的一封书信,那是他的朋友、惠安县主簿林迥写的一首诗:“先生平昔命何非,万卷诗书一布衣。回首长安成底事,吴山苍翠几时归?”原来,林迥到灵源山造访林知,知道他到长安上书,作为官场中人,林迥知道他此行不会有什么结果,便写了这首诗劝他回家。

      林知听从林迥劝告回乡后,还是一心记挂着百姓的疾苦。他看到本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湮浦埭被洪水冲决,晋南的永靖、和风、永福、永禄、沙塘、聚仁6个里的田地受到旱灾威胁,就请晋江县令危雍重加修治,自己募捐出一大笔钱并参加工程的主持工作,包括堤岸的修复和陡门的开凿。

      林知死后,乡人都很感念他,为他立祠祀奉。灵源山林知读书处及林知墓也得到民众的爱护,一直保存下来。宋代诗人刘涛有《经林处士冢》一诗怀念他:“处士坟三尺,吴山松万株。空余著书稿,不见炼丹炉。道古言难合,年高身易孤。清时礼乐备,无处用真儒。”

     

    林外墓 

     

      林外,字岂尘,是林知的裔孙。他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在诗词上下功夫。宋绍兴初年,被地方官推荐到临安太学去深造。那时闽南到杭州要经过南剑州黯淡滩,那是条很危险的水路,聪明的林外偏走陆路,避开这段水路,还在滩旁驿站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去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我何?”

      到杭州后,林外的诗名开始传播开来,由于他风姿俊逸,平时喜欢戴着带棱角的头巾,披着白鹤羽毛做的圆形的披肩,人又滑稽好谈论,诗又飘逸潇爽,不知道的都看他为神仙。有一回他到酒店喝酒,身上藏着几个一模一样的豹皮钱箧,每摸出一个,就把铜钱往桌上倒,让酒保将钱买酒来,酒喝完,再摸出一个钱箧来,又倒出一堆钱来买酒,连连喝了几斗酒,一点都不显醉态,临行时还向店家要来笔墨,在粉墙上题诗:“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到了第二天,整个杭州城都传闻某家酒店有神仙降临,还留下一首诗。

      又有一次,林外穿着道装到吴江,过垂虹桥,故意爬上船棚,在桥底下仰题了一首《垂虹亭词》。第二天,又满城传说这诗是仙人吕洞宾所题,还有好事者还把这首词抄送给皇帝看。宋高宗还算有识见,他说:“这应该是闽人的作品,词中才会以‘锁’字与‘老’字协韵。”后来一查,果然是太学生林外所作。

      在杭州,林外看到中原沦丧,南宋统治者不思励精图治,仍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心中很是反感,便做了一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讽刺统治者的诗深得人心,到处流传,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现已被刻在林外墓前的石碑上。

      宋绍兴末年,林外考中进士,当过一任兴化县令。他只留下一部诗集《懒窠类稿》。人们叹惜他是高才不遇。其实像他这种性格的人哪能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呢!

      诗人林外的庐墓就相在灵源寺入口处,是一间不起眼的石砌小庙,庙前却有一棵巨大的香樟特别引人注目。这株香樟树高15米,胸围360厘米,冠幅23米,已经有上千年树龄。从它根部分蘖出的3株小树,都已长成合抱的巨木,一起拱卫这座小庙。事实上,这座小庙是宋代一种“吞山葬”墓式前面的石室。因为这里是灵源寺的入口,过去的游人香客为表示对神明的尊重,无论是骑马或坐轿来的,到了这里便要下马下轿,然后步行进庙。因此这棵香樟又被称为“下马樟”。

      吴懒翁作《诮虎文》 

      有道是,小乱避于城,大乱避于乡。元明交替的时候,泉州城内乱极了,白日里打家劫舍、寻仇报复、互相杀戮的,将一个泉南佛国变成了阿鼻地狱。泉州东门有一个叫吴懒翁的教书先生,看到乱局未了,便收拾一点细软,带着他唯一的亲人——名叫温明的孙子逃出泉州城,向晋南逃难。

      来到灵源山下,见有几座红砖红瓦古厝掩映在绿树中,祖孙两人也走累了,就上门去讨水喝。原来这里叫“灵水村”,住着柯、陈、方、李4姓人家。见到懒翁是个斯文人,村人都热情地招呼,上茶上饭,让祖孙两人心头暖暖的。祖孙两人问过之后才知道,灵源山山高林茂、岩幽石奇,四时花木常开,山间流水不竭,是个挺好的去处。但近年来虎患严重,吃掉村民的牛羊不说,连村人上山砍柴都差点被叼走了。都说,如果不是有两间祖上建的破屋子在这里,真的拍拍屁股走人了。

      吴懒翁毕竟是有识见的人,他想,我带着孙子逃出来,不是要给他找一处可以安身立命、繁衍子孙的地方吗?这灵源山又叫“吴山”,说不定就是给吴家留着的福地,有道是“人弃我取”,现在这里人户不多,也不太看好这地盘,不正是个好机会吗?他便对灵水村的村民说:“你们说到虎患,其实这老虎也是通人性的,让我给写个文告,让它们搬家不就好了?”大家听了都惊奇:这老先生还真有意思,要和老虎商量,让它搬家!不过看到吴懒翁实实在在的样子,大家就说:“老先生有这本事,那是再好不过的,千万要帮我们一把,将老虎赶走。”

      吴懒翁被乡邻留下来,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一顿。第二天,他果然写了一篇《诮虎文》,文章中发泄了他久积在胸怀中对时局的悲愤:“吾念乡闾,久不宁谧,鏖战之后,郡城萧索,百万馁鬼,啾啾坏壁……”时局已经是这么艰难,老虎也应该寄予同情。他先是与老虎商量,让它们搬走,不要再害人,如果执迷不听,还求山神“备闻斯义,亟行摒逐,毋或曲庇”。然后,他带着乡邻,敲锣打鼓上山去祭奠山神,对着山林大声念了一遍《诮虎文》,又将祭文焚化了。不知道是老虎真的受到感召,还是被众人的锣鼓鞭炮声吓走了,果然从此以后,灵源山上再也不见老虎了。

      灵水村四姓很尊重吴懒翁,称他“东门先生”,都愿意无偿地拨出一些田地让他在村中建基立业。吴懒翁不愿意接受无偿的赠予,他拿出一笔钱,买了村后李家一处菜地建屋安居,带着孙子在山边开垦荒地过活。吴温明长大后,就在灵水村娶妻生子,传衍了灵水吴氏一大家族。而吴懒翁最先起盖房屋的地方,就成了吴氏大宗祠的风水宝地。

      

    沐讲禅师

     

      明洪武初年,灵源山上来了一个和尚,个大膀圆,虎头燕项,走路虎虎生风,他相地在半山腰上,盖了一座草庐,号“紫云室”,在其中供奉一尊观音菩萨,每日礼拜甚勤,平时也下山向村民化斋。只因他操的是北方口音,村人多听不懂,只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给一些粮食打发他罢了。周围几个村落,只有灵水村人称“东门先生”的吴懒翁最与和尚谈得来。原来这个和尚并非等闲之辈,他原来是元末叱咤风云的汉王陈友谅的元帅张定边。陈友谅自立为汉帝,改元大义,曾封张定边为太尉。因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明军作战,陈友谅被流矢射死,太子陈善被逮,张定边保护陈友谅次子陈理驻守武昌。朱元璋大军围攻武昌,陈理出降,张定边遂剃去须发,易服逃出。一路来到泉州,看灵源山风水佳绝,便寻地建立寺庙,隐居空门,法号“沐讲”,人皆称他“沐讲禅师”。

      张定边很会看风水,他常说,为将者不识天文地理,岂能有所作为?因为住的时间长了,渐渐有更多人和他相识,都来请他看风水,所以晋南不少姓氏记载祖先墓地,都写着是张定边所勘定。其实,张定边更拿手的是为人治病,无论是内科、外科,请教他,总能一帖病除。遇家庭贫穷的,他就不给开药,自己采摘一些青草药给煎汤,吃了一样有效。只因他广施恩德,不计报酬,所以大家都感激他,保护着他,尽管明太祖朱元璋一再下令,到处搜捕宿敌,沐讲禅师还是在灵源山住得好好的。

      张定边既与吴懒翁结成知己,也视懒翁孙子吴温明如同子侄,见他诚笃好学,便将医道向他传授一二,叫他就灵源山上采摘青蒿、爵床、墨旱莲、鬼针草等十几味青草药,加上茶叶炮制成一种药丸,具有疏风解表、调脾健胃、祛痰利湿的功能,对一般常见的伤风、感冒、中暑、痢疾都有疗效,可以作为家备良药。因为是出自佛门的药方,也要让后人记得救苦济世的道理,就将这药丸命名为“菩提丸”。吴家子孙世代相传,都会制菩提丸,几百年来,不仅自用,也销售城乡各地,风行海内外,也就是当今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灵源万应茶的前身。

      

    石镜道人之塔

     

      灵源山顶矗立着一座高4—5米、宽3米多,形状扁薄、外廓稍作椭圆形的天然岩石,朝南的立面平整如削,居中竖刻着6个行楷大字“石镜道人之塔”,每字字径45厘米。左右各刻行草题款两行约百字,每字字径10厘米,题款辨认得清楚的有“大明正统十二年丁卯八月”等字,其余的则漫漶不清。历来游山的人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石镜道人都充满兴趣,有一种神秘感,许多关于石镜道人的传说也由此发生。

      其实,石镜道人是确有其人的,他是明初晋江杏田人,姓王名文昭。《杏田王氏族谱》记:“文昭公,显从公长子,讳亢麟,号石镜,出家为僧。”谱牒又记:“石镜与龟湖五通庙僧无际同学道,变卖田租二百石筑紫云室,并藏塔题云‘石镜道人之塔’。”这些记载与灵源山紫云室、“石镜道人之塔”石刻都对得上号。

      王文昭既自号“石镜道人”,族谱中既称他“学道”,为什么又称他是“僧”,与他同“学道”的无际为什么也被称为“五通庙僧”呢?原来,从《杏田王氏族谱》还可以查到,王文昭的曾祖父王在中(字文甫,号质叟)是一个虔诚的明教徒。杏田王氏尚保留的一份《质叟处士王公墓志铭》记载,王在中有两个女儿英娘和廉娘都嫁给青阳明教头面人物庄震远,王家与青阳明教家族庄氏关系密切。此外,王在中本人不求仕进利禄,安于躬耕务农的恬淡生活,其家境虽然富有,却“不以口腹为害禽兽,唯食鱼菜”,他不仅自身食斋茹素,还要求子孙后代“尊奉教命,服膺不忘”,足见他信仰明教之诚恳。

      当时流行在闽南的明教,兼有佛教、道教两个教派的宗教特征,被世人称为“亦佛亦道”。其崇拜的摩尼光佛的造像也是几分像佛几分似道,后人称之为“道貌佛身”。很可能王文昭仍是继承其先人,信奉“亦佛亦道”的明教,所以自称是“石镜道人”,修行于灵源山紫云室,而世人以他为“僧”。如果真是这样,紫云室遗址和“石镜道人之塔”也算是摩尼教(明教)遗址了。

      

                                                                                                                     (来源:晋江胜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