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6101-0330-2021-00336
    • 备注/文号:晋政文〔2021〕346号
    • 发布机构:晋江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1-12-10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规划计划方案意见
    时间:2021-12-30 15:05

     

    晋政文〔2021346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江市“十四五”

    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有关单位:

    《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十四届市委常委会第14次(扩大)会议和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晋江市人民政府

    20211210

    (此件主动公开)

    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录

     

    一、发展背景……………………………………………………4

    (一)发展基础…………………………………………………4

    (二)面临形势与挑战…………………………………………6

    二、总体要求……………………………………………………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总体思路…………………………………………………9

    (四)发展目标…………………………………………………11

    三、发展重点……………………………………………………13

    (一)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区……………………13

    (二)奋力打造院所产教融通和校地协同先导区……………13

    (三)奋力打造两新产业基地才发展示范区……………14

    (四)奋力打造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先行区……………………14

    (五)奋力打造晋台人才合作交流示范区……………………15

    四、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15

    (一)以产业需求为根基,打造应用型人才匹配体系………15

    1.主要目标……………………………………………………. 15

    2.重点工程……………………………………………………..15

    (二)以质量提升为导向,打造立体式才培养体系………21

    1.主要目标………………………………………………….... 21

    2.重点工程…………………………………………………….21

    (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实用型人才价值体系…...... 26

    1.主要目标…………………………………………………….26

    2.重点工程…………………………………………………….26

    (四)以创新驱动为根本,打造智治式人才支撑体系…...... 27

    1.主要目标…………………………………………………….27

    2.重点工程…………………………………………………….28

    (五)以品质升级为标准,打造全链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30

    1.主要目标…………………………………………………….30

    2.重点工程……………………………………………………. 30

    五、规划实施保障………………………………………………32

    附件:1.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四重清单” ………..34

    2.晋江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方案…………..42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夯实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当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和优秀人才蓄水池,根据《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战略部署,结合晋江市人才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泉州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人才强市第一战略,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1.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实施市镇大人才联动和镇街党建(人才)+经济(企业)+科技+商协会协同运行机制,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项目化推进机制,培树一批工作典型,点线面结合、条块协同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发展投入大幅增加,市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5155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1.11亿元,有力保障重大人才政策和重点人才工程的实施。

    2.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制定1份总方案《晋江市人才工作赶超行动方案(2015-2020年)》,出台N份配套政策。同时,深化人才管理改革,创新出台产业领军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支持行业协会引才等政策,并在全国县域首创实施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三航工程,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3.发展平台载体持续扩容。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01个、院士工作站19家、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6家,强化平台对人才的引聚效应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形成3大本硕高校、9家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创新版图,重大平台集聚人才作用明显

    4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成泉州(晋江)人力资源产业园,累计入驻服务机构17家。创业导师、创投引导基金、人才贷、人才居住落户、国际人才社区等配套机制有序跟进。实施人才生态链条提升工程,推动城市、创业、人文三大环境105个项目落地见效。建立一港一窗口一网络一公司一节日一热线人才服务体系,实施六个一服务机制,建成21个人才之家(驿站),常态化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人才服务保障有效覆盖。

    5.人才集聚效应稳步提升。统筹推进各级各类重点人才工程,集聚国家级人才6名,省百人计划ABC类等省级人才587名,港湾项目等创业团队104个,泉州市级高层次人才3303名,新增技能人才总量2.5万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高端人才引育有待进一步强化。海内外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较少,高技能人才、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面临较大缺口,特别是承载高端人才的大院强所、头部企业、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共性技术供给平台等比较缺乏,人才引领发展作用不够明显。二是技术人才短缺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市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熟练工、工科类毕业生等不足导致结构性缺工日益显现,企业多采取传统自主用工方式,薪酬水平相比内部和发达地区缺乏比较优势,对劳动力吸引力略显不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招用工难问题进一步加剧。三是人才创新创业全链条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创新成长期、成熟期急需的科创投融资、科技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专业载体平台较少,创业孵化器、中试基地等载体配套支撑不足。四是人才生活配套有待进一步优化。国际化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服务配套资源,人才“8小时之外的生活服务配套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社群活跃度不高,人才生态的比较优势还不够凸显。五是人才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存在人才引育的短视行为;政府对企业人才需求的掌握缺乏系统性、规范化,影响人才精准对接和服务效果,在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上还需要持续发力等。

    (二)面临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从国际、国内、省、市层面看,人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人才全球流动、全球配置、全球定价、全球争夺的发展态势更明显,加上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国家竞争引发我国人才尤其是留学人员回流,随着晋江十四五时期致力于构建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等风口型产业链,这种现象有利于引进海内外人才来晋工作;同时,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丧失等问题出现,全球发达经济体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依旧明显,加上境外疫情打击和回国隔离政策等影响,海外人才争夺将持续存在并逐步升级,避免核心人才流失、稳定人才队伍的任务更加艰巨,一定程度上影响晋江吸引海外人才。

    从国内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会带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创新人才需求的爆发,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才向高新技术行业集聚,对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长期践行晋江经验带来的城市知名度提升、产业发展韧劲的增强以及我市三大本硕高校的抢先布局,会涌现更多的校地合作机会,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将让高校成为引育人才的重要阵地。但国内城市抢人大战也愈演愈烈,晋江需克服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抓好校地合作的优势条件,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自身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从省内看,全省处于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人才引领创新作用更凸显,要全面畅通区域人才和跨界人才循环,以厦漳泉都市区为引擎,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泉州环湾发展格局,以福厦客专、厦漳泉城市联盟路、城际轨道R1线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晋江高铁新区、科创新区建设,推动人才同城化共建路径进一步明晰,凭借便捷可达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打造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畅通柔性引才用才通道,为人才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从市内看,十四五时期,是晋江发展阶段由以产带城聚人以城聚人促产转型迈进的关键期,将加快构建“434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产业科技的创新节点、创新资源集聚配置的区域枢纽,这预示着人才需求规模、结构和层级将发生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在人才结构、素质、环境上进一步提质。但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若周边地区在同质竞争的产业领域中率先取得突破,形成比较优势,本地优势人才极易被虹吸。对晋江而言,面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降低人才流失率的双重压力。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晋江在人才流量吸引、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人才机制创新和效能发挥、人才综合环境营造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代主题,人才发展也将顺时应势开启新的格局,全面进入质量提升期、短板突破期、制度创新期和环境优化期。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委、泉州市委全会及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纵深落实泉州人才港湾计划,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紧扣人才引领发展一个主题,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科创人才、青年企业家人才、硕博人才、技能人才四支重点人才队伍,瞄准人才匹配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人才价值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五大体系,统筹加快打造系统集成、数字赋能、改革破题、闭环运行的高质量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受尊重、有实惠,为实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担纲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三大战略目标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党管人才、服务大局。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打造各司其职、上下贯通、配套联动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工作体系。围绕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聚焦“4341”产业体系、产业科创新高地、区域发展高能核,引进和配置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高端引领、强基固本。聚焦高质量发展薄弱环节和战略需求,统筹运用域内外资源,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的统筹,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产业创新团队,实现引进一支团队、培育一个基地、成长一个产业目标效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技能人才、高水平工程师和硕博人才引育,加大对青年人才托举力度,不断壮大人才基本盘。

    3.改革创新、开放合作。注重放权松绑,以改革创新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人才科创基金、人才数字大脑、海外人才国民待遇等。主动置身国际产业、科技、人才发展竞争,深化国际人才开放和竞争合作,提升对国际一流人才的吸引力。

    4.市场配置、高效智治。充分遵循两个规律,有效激发两个主体积极性,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参与人才开发,促进人才投入多元化、人才效益最大化。坚持数字赋能、综合集成,在人才工作数字化、人才治理智慧化等有所突破。

    (三)总体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市人才工作要服务于创新高地建设,总体要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全力构筑人才发展最优生态。主要包括五大体系:

    1.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建设人才发展类型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匹配体系,关注的是人才集聚度与晋江产业发展体系的匹配度和融合度。

    2.围绕城市需要和产业需求,建设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和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的是分层次、立体式、综合性的晋江本土人才培养。

    3.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设有利于人才效用发挥的人才价值体系,关注的是用人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才评价、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价值实现机制。

    4.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建设市场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关注的是科创平台的提质升级、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发展以及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开发。

    5.围绕产业链完善服务链,建设精准高效的全链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关注的是为人才提供公共资源、社交需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全方位的服务。

      图一: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五大体系

     

     

     

     

     

     

     

    (四)发展目标 

    锚定打造高质量人才发展集群高地、高标准国家职业教育高地、高水平轻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高地、高能级科创高地、高品质人才服务高地目标,坚持守正创新、争先创优,力争打造一支在规模、结构、环境、创新效能均能满足晋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主要目标为:

    ——人才总量进一步增加。202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约23.6万人左右,其中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别达到0.67万人、12万人、3.5万人、4.5万人、2.71万人和0.2万人左右。

    ——人才结构进一步改善。2025年,引育高层次人才6500名;每年新增技能人才40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5%;硕士、博士分别达到10000名、1000名;硕士以上教育人才数、卫生人才数分别达到850人、350人。

    ——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建设达到29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4家,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80%,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人。

    ——人才创新效能进一步提升。2025年,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达到100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达到28%,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28%

    1十四五时期全市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单位

    2020

    2025

    人才

    资源

    总量

    1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8.6207

    23.6左右

    2

    党政人才

    万人

    0.6665

    0.67

    3

    经营管理人才

    万人

    9

    12

    4

    专业技术人才

    万人

    3.15

    3.5

    5

    技能人才

    万人

    2.5

    4.5

    6

    农村实用人才

    万人

    2.6927

    2.71

    7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万人

    0.136

    0.2

    人才

    结构

    8

    高层次人才数

    4508

    6500

    9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

    %

    22%

    25%

    10

    硕士

    2300

    10000

    11

    博士

    230

    1000

    12

    硕士以上教育人才数

    350

    850

    13

    硕士以上卫生人才数

    207

    350

    人才

    环境

    14

    全社会研发投入

    亿元

    45

    100

    15

    高新技术企业

    252

    1000

    16

    院士(专家)工作站、

    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

    19

    29

    17

    博士后工作站

    2

    4

    18

    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

    学校比例

    %

    58.5

    80

    19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1.58

    2

    人才

    创新

    效能

    20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50

    100

    21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0.14

    20

    22

    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产值

    占规上产值比重

    %

    22.1

    28

    23

    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

    %

    21.8

    28

    三、发展重点

    (一)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区

    紧密对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以世纪大道为主轴,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围绕以三创园科创平台孵化为服务配套,以工业园区产业为支撑,以草庵等海丝史迹为人文底蕴,打造福建省中关村,通过科技孵化、技术经纪、研发设计等新业态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推进世纪大道创新活力走廊建设。对标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国际人才社区等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建设及服务水准,加密智能化生活设施配量,配套功能先进、便捷可达的公共设施。探索设立国际化科学社区和虚拟实验室,吸引外籍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合作,打造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区。

    (二)奋力打造院所产教融通和校地协同先导区

    围绕打造产教融合晋江模式,坚持引企入院所引院所入企相结合,推动四大高校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九大平台优势互补、联动提升,推动本地院所与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建设等方面全面合作。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来我市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以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为人才基地,发挥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学科基础和创新实力,建立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以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为龙头,在微电子、海洋经济、先进制造、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逐步布局一批应用型院校、技术工程中心等,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加大专业人才培育供给;争取福州大学工程博士学位点落地晋江科教园区,实现本硕博一条龙培养。推进四大高校教师分层次分类培养与指导,建设专任师资及辅助队伍,同步建设双聘、外聘师资队伍,打造产教深度融通先导区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三)奋力打造两新产业基地人才发展示范区

    聚焦六大两新产业基地建设,以一基地一专班一方案一链条一园区为建设模式,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分产业布局创新链、聚合人才链、配置要素链。实施龙头企业+项目+人才模式,以项目比拼落地促进人才倍增。实施两新基地产业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推动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围绕基地需求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坚持一产业一政策定制引才专案,加快打造一批产业人才发展示范区。

    (四)奋力打造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先行区

    依托高铁新区这一高速互联的基础设施,建立产业与人才协调的平台载体,推动晋江融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强化与福厦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主题沙龙、走进对方城市等活动,加强区域高端人才、项目交流合作。依托三创园探索园区联盟、资源联结、产研联接区域合作发展新路,争取与厦门软件园、福州软件园等合作先行,承接一批外溢优质项目入园加速。梯度式开放科研设施、人才服务综合体等资源,联建一批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培训平台,推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探索建立跨区域新型人才组织或联盟,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打造创业服务合作平台。推动人才工作服务骨干交流,互派人员开展挂职锻炼、考察学习。以世晋青、海联会、留联等为载体,强化与晋籍华侨华人地区的沟通交流,在产业互动、人才培训、离岸项目孵化、资源互通互享等有更多合作空间。

    (五)奋力打造晋台人才合作交流示范区

    瞄准集成电路、创意设计、现代服务业、乡建乡创和观光农业等领域,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精准引进一批台湾优势产业高端人才;积极推进和台湾重要企业协会、高校社团沟通联系,建立两岸人才常态化交流机制和平台,加大台湾青年就业实习力度;加快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提升集成电路三园一区等对台平台载体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拓展台湾人才单一窗口服务,建好用好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基地,打造台湾人才大陆筑梦第一家园。

    四、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一)以产业需求为根基,打造应用型人才匹配体系

    1.主要目标

    围绕全市“4341”产业体系,通过绘制人才图谱,构建塔尖高耸、塔身丰富、塔基稳固的应用型人才队伍,打造高质量人才发展集群高地。力争十四五末,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6万人左右。

    2.重点工程

    1)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领跑工程。推行领军人才+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专项基金集成引才模式,采用投补结合方式,面向海内外择优支持契合晋江产业需求、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加快抢占关键产业领域人才智高点。根据行业特点和用人主体需求,把人才工作与重点项目、优质项目配套,促进招才与招商协同联动,对顶尖人才设立工作专班,采取一事一议,形成根据需求引进一个、论证一个、落地一个、支持一个的动态引进模式。力争十四五末,引育至少50个符合晋江产业发展导向、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预期效益明显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2)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工程。依托产业招商图谱,面向国内外绘制高层次人才分布图,精准锁定科创新区、福大科教园等重点平台发展所需科技创新人才。高质量推进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鼓励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在薪酬待遇、科研启动资金等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培育一批敢闯、能闯无人区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团队。围绕芯片、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进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集成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带动引进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

    3)硕博人才倍增工程。重点围绕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优化支持政策,加大青年硕博士、博士后招引力度。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医疗领域引进硕、博士和博士后。鼓励我市科研院所与高校共建硕士、博士培养点,畅通产学研合作培养硕士、博士通道,提高本地培养硕博士就业创业留存率。支持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大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博士工作站,推动企业申报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本级企业博士后创新工作站,更大力度吸引出站博士后留晋发展。依托园区、平台、晋江博士协会等载体,不定期组织开展硕博人才项目对接活动,支持硕博以才引才。力争十四五末,博士达到1000名、硕士达到10000名。

    4)晋商晋侨人才回归工程。实施晋商晋侨人才回归引进提升工程,以晋江籍海内外人才灯塔工程为载体,建好晋商人才、晋侨人才信息库,常态化联系服务在外晋江籍人才。以天下晋商、侨商家乡行、对接洽谈会、晋商会长培训班等活动为载体,集中力量招引省外海外晋江商会会长和重点晋商、晋侨企业家。引导在外晋商、晋侨联合市内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促进在外晋商、晋侨企业与高能级科创平台开展产业合作,引导在外晋商、海外侨亲企业技术攻关和项目回归,推动晋商、海外侨亲资本助力高能级科创平台成果落地。

    5)国际化人才汇智工程。实施海内外晋江引才合伙人计划,建设海丝人才交流枢纽。加强海外侨胞资源梳理,在重点地区搭建一批海外晋江人交流平台。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的晋江籍华裔华侨,通过开展侨界精英峰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动更多侨资、侨智回归,借力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华侨华人进一步畅通晋江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渠道。打响海峡杯创新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做大做优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我市企业、科研院所等在国(境)外建立的研发基地、开放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等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使用离岸创新人才,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离岸人才引进使用模式。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拓宽海外高端人才寻访渠道,支持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引进能够承担科研任务和工程技术创新等海内外人才。

    6)柔性人才扩容工程。加强柔性引才相关政策研究,推出股权投资、退休返聘、工作站点、项目合作等多元化柔性引才方式,并推动柔性人才项目转化和落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扩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领域,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和专家目录库。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兼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产业领军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指导教师。鼓励科研人员在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加大两站三中心建设力度,引导以国内外院士为代表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集聚晋江。力争十四五末,新增柔性合作专家教授超千人,与本市合作的高等院校累计超100家。

    7)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强基工程。遵循晋江产业流程布局与人才类型和层次的耦合规律,以形成完整产业链为需求导向,在上、中、下游节点引进不同专业类别紧缺人才,其中,上游侧重引进创造、创新、开发、设计类的,中游侧重引进制造、生产、成型、加工类的,下游侧重引进品牌、营销、服务、物流类的。具体说来,一是加强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人才开发,侧重补链强链型紧缺人才及短缺技能人才;二是加强三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侧重建链型紧缺人才;三是加强四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侧重关键技术、专业管理型人才;四是加强未来产业人才开发,主要是加强对石墨烯、海洋生物、生命科学、精准医疗、灵巧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基础研发型人才。


    2“4+3+4+N”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

    重点产业

    人才需求

    鞋服

    一是材料研发人才,包括EVA材料、丁苯树脂、高端绿色新材料等功能性材料研制人才,以及智能穿戴鞋服、功能防护鞋服、军用鞋服及航天航空等新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的人才;二是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三维数字化设计开发、产业绿色设计、推广和评价等方面的人才;三是品牌宣传、营销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鞋服品牌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搭建等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方面的人才。

    纺织

    一是面料研发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环境友好纤维材料、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高端卫生用品材料、绿色染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织造、服装、纺机等方面的生产及应用型人才;二是高端医用纺织新材料研发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人造皮肤用经编支撑网、疝气补片、可吸收缝合线、止血敷料等方面的生产及应用型人才;三是品牌宣传、管理营销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纺织品牌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搭建等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方面的人才,以及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开拓型营销人才。

    建材

    重点包括薄板、大板、岩板、陶瓷砖、太阳能陶板、多孔瓷板以及原材料加工、瓷土制造、色釉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食品

    重点包括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代餐食品、航空食品、户外用食品、医用食品、军需专用食品等食品研制人才,以及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食品安全与检疫检测等技术、管理型人才。

    信息技术

    一是信息制造人才,包括地理信息、智能电子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材料、智能家电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先进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网络设备、系统集成服务,开发数字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信息系统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二是软件业人才,包括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挖掘分析、商业智能、多媒体加工、可视化软件等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开发人才;三是信息设施建设人才,包括掌握5G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的空间布局人才。

    智能装备

    主要是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人才,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精密铸造及加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设备和关键基础部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医疗健康

    一是健康支持产业人才,包括生物医药、特色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类器官及类器官培养基、中药现代化、辅助器具、特色医疗器械及关键制药装备研制人才;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医疗器械、康复装备和健康智能终端装备研制人才;二是医疗服务人才和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包括具有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保健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老年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包括专业护理康复人才、心理咨询和治疗人才、健身培训和指导人才。

    商贸物流

    一是专业市场人才,重点引进网络货运平台、物贸总部、贸易结算中心、物流销售中心、区域物流总部等运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二是电子商务人才,包括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客户关系、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等人才;三是会展经济人才,重点引进会展经济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四是现代物流人才,重点引进熟知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文体旅游

    一是培养旅游企业十佳导游、讲解员、旅游产业人才等,创新培养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型业态人才;二是培养一批旅游系统岗位能手、服务技能、涉外礼仪等应用型人才,重点培育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文化产业人才,加快形成一支懂行敬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三是体育健康产业人才,重点引进赛事运营、体育服务、专业培训、健康管理等业态领域的人才。

    研发创意

    重点包括内容创意人才、将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策划和经营类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领军人物、能够将研发创意产业链贯穿起来的人才,以及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市场传播、数字传媒等业态领域的人才。

    金融服务

    一是金融人才,重点包括适合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的金融管理人才,获得金融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的金融专业人才,比如特许财富管理师、国际金融理财师等;二是资本运作人才以及有推动企业上市经验的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证券事务代表;三是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基金人才。

    沿

    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及人工智能等若干未来产业新兴增长点

    一是环保人才,包括新兴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大气治理技术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垃圾发电、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再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和服务人才;二是新能源汽车人才,包括纯电动整车和新型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能够突破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及提升动力电池及材料、驱动电机、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人才;三是生命科学产业人才,重点引进生物医药、疫苗研发、生命科学3D打印、海洋生物医药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四是人工智能人才,重点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5G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8)青年人才引航工程。深化实施大学生菁英引航工程,发挥全国晋江学籍大学生联合会、高校人才宣传专员作用,推动高校引才工作联络站建设,推动各分会联合异地商会成立异地商会青年组织和人才工作站,完善人才信息采集机制和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必要时专项提优。支持建立部门、企业与在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大本地企业对在晋高校毕业生招引,提高在晋高校毕业生留晋率。深化一卡一贷一基金一板服务,提升青年创业金融服务质量。深化准大学生生涯规划营、大学生菁英训练营、未来大学论坛、大学生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选拔、大学毕业生进龙头和科创企业见习等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音乐节、辩论赛、优秀学子家乡行等活动,引导和支持晋江学籍大学生回晋江创新创业。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新增高校毕业生超2万名。

    (二)以质量提升为导向,打造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1.主要目标

    围绕科创、科教和产业发展培育短板,深化实施政企互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力争十四五末,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1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4.5万人。

    2.重点工程

    1)战略企业家发展领航工程。持续实施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引进本地化的特色商学院,积极开展多类别、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引导企业家认真谋划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及人才引育战略。加强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服务,涵养企业家家国情怀乡土情结。开展晋商名家培育行动,以全市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对象,围绕全球战略视野、公司治理水平、精神与领导力等主题开展企业家交流学习,培育一批有效引领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战略企业家;开展晋商精英培育行动,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为重点对象,选拔培育一批企业家中坚力量;开展晋商新秀培育行动,以全市创二代和自主创业的新生代企业家为重点对象,依托晋江青年商会等载体,创新培训方式,办好创二代、新生代企业家混沌创新班。探索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挂(兼)职锻炼。探索成立青年创业基地,为新生代、创二代企业搭建创意、项目生成的平台空间。依托商协会,搭建行业资源对接平台,策划组织行业会员企业的学习培训活动。力争十四五末,轮训新生代、创二代企业家超万人次,市级层面完成对200名左右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目标,示范带动各镇域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创新型企业家,打造具有一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战略企业家队伍。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统筹推进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针对性开展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积极发展职业董事、职业经理人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支持相关人才机构、行业协会开办职业经理人以及人力资源、财务、法务总监等专题培训班。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要求,支持国有企业培养引进职业经理人。力争十四五末,新增培育3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借助重点龙头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行业专业协会等平台,探索符合晋江特色的能工巧匠评价实施办法,推行技能大师带徒制,建成一批能工巧匠工作室。深化企业双元制新型学徒制”“双导师制”“职业启航班等产教融合模式,制定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的激励政策,鼓励我市企业与本地、异地技师学院、大中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支持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平台开发等基础工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自建人才培养大学或机构,在配套用地指标、人才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创新技工院校教师聘用方式,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推进技师学院、现代化智能化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试验基地。实施2O+智慧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强化一镇一品产业人才线上培训。实施竞赛锤炼行动,健全各行业技能竞赛和企业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扩大培训评价机构数量和可开展等级认定职业的覆盖面。力争十四五末,新增技能人才2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万名,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

    4党政人才赋能提升工程。推进党政人才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实施系统培训工程,重点围绕战略思维、创新能力、数字化等内容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培育更多熟悉创新规律、勇于制度创新、坚持亲才服务、善作善成的党政人才。开展金融知识学习活动,推进党政人才懂金融、学金融、用金融。优化干部成长路径,积极选派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或到重大工程项目和基层一线等历练。到十四五末,党政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全市党政人才数量达到0.67万人左右。

    5)金融人才专业服务水平提升工程。依托市“JIN金先锋金融党建联盟,发挥党建引领、跨界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创共赢的党建综合体作用,推广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开展各类金融、准金融、银行融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金融风险防控等业务培训,组织金融产品擂台赛,以产品PK激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升产品服务经济实效,提升金融人才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力争十四五末,引进培育金融人才数量50人左右。

    6)社会事业人才提升工程。

    ——优师培育工程。以晋江与清华附中、拔萃双语等名校合作办学为契机,共培名师队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计划,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带徒活动,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优秀班主任激励机制,加强中高职教师双师型队伍培养。力争十四五末,双师型教师比例超83%,新增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超350名。

    ——卫生人才“525”孵化提升工程。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合作共建为契机,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建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培养一批高职称、高学历医疗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并遴选优秀青年骨干前往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举办医院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深化树兰合作项目活动,提升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站(室)成效。探索建立市医院、中医院、第二医院3大医共体卫技人员市管镇用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力资源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统筹管理。力争十四五末,千人卫技人员数达到5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人。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政策。推行社工登记制度,推动市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晋设立教学站(点),支持市内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安排在职社工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理论和高级实务培训。在有关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00人。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深挖本土资源,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支持建立大师工作室,实施青蓝结对促传帮带。将农村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同步纳入技能人才提升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申报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开办新型农村创业公益大讲堂。加快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合作、兼职引进等形式柔性用好农村科技、文旅等领域人才,深入推进青年和乡贤回乡。力争十四五末,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0.55万人,新增乡村振兴人才0.12万人。

    ——体育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抢抓重大赛事筹办举办战略机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组建全科体育院校,或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类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体育用品研发、赛事策划运营、场馆运营、体育品牌营销、竞技运动员及教练员等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鼓励高校和有条件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体育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才素质。力争十四五末,引进培育体育人才数量40人左右。

    (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实用型人才价值体系

    1.主要目标

    围绕研究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人才评价、流动、使用、激励等发挥作用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模式,打造高水平轻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高地。

    2.重点工程

    1)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程。探索实施人才积分评价认定办法,树立凭能力和业绩评价人才导向。持续推动企业人才自主评价向科研平台、新兴业态等领域提质扩面,突出市场、社会和技术贡献的评价,打造一批人才自主评价示范单位。推动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内部的行业龙头与协会制定领域内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打造四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鼓励技能人员参与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推动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2推动研究人员成果转化工程。探索实行行业领军企业牵头主持科研攻关项目的业主制,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对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核心骨干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可全部用于对成果完成人、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团队的奖励和报酬。加强职称评审组织、管理,鼓励行业协会承接评审权限。鼓励人才智力密集的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评审内容,自主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评审内容。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探索将技术经纪专业人员纳入职称评定范围,组织技术转移人才的专场培训,逐步实现规上企业技术经纪人全覆盖,培育一批通业务、精技术、懂市场、善经营的技术转移人才。

    3)成果转化全链条流程优化工程。建设集政策服务、研发中试、市场对接、法务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公开透明的技术交易平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成果中试熟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的集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机制建设。深化人才贷”“创业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支持,开发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产品。坚持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专业管理+市场运作模式,引入专业化社会风投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加强对各类资本的开发利用。探索政府资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跟投机制,引导推动各类产业基金优先投入人才项目。加快晋金私募汇基金集聚区建设,加强和园区战略合作,不定期举办人才项目投融资路演等,促进企业、园区、风投创投机构与海内外人才和项目对接。

    (四)以创新驱动为根本,打造智治式人才支撑体系

    1.主要目标

    坚持市场化在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专业人才平台为抓手,组建成立人才集团,高质量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等高端孵化载体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配套建立更全面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打造高能级的科创高地。

    2.重点工程

    1)人才科创平台提能造峰工程。一是提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建设和提质发展中皮院、中纺院等9家高水平高能级创新平台,拓展市域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聚焦主导产业细分领域需求,持续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重点企业中布局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探索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落地晋江。提升晋江市协同创新中心等现有科创载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导入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国际交流等多种类、高质量的科技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在晋江。二是培优做强双创孵化平台。探索推行产业园区+创新孵化+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模式,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不断提升科创载体的容纳量。探索推进孵化载体联盟建设。到十四五末,力争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5家以上,新增双创载体50家以上。三是探索布局打造人才飞地。在全球创新高地如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人才集聚地布局建设人才飞地,研发孵化在异地,注册投产在晋江,通过临凤筑巢,助力企业对接研发需求最初一公里,打开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在外地、项目落地和投产量化在本地的引才新路径。鼓励孵化器运营商及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布局异地孵化载体,支持本地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飞地研发基地。

    2)高端中介服务人才引聚工程。一是高标准建设泉州(晋江)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快引进培育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重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大政府对人才招聘、培训、测评等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的购买力度,培养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力量引进人才的习惯。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猎头行业发展峰会等业内知名展会,积极与国内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产业标杆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园区品牌宣传,完成园区官方网站建设,力争引进3A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机构)5家。二是高水平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人才队伍。鼓励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专业培训学校等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组织。三是高质量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依托科创新区等载体,吸引、支持一批从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信誉评估、专利代理、法律顾问、会计服务、技术交易、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及风险投资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在晋江设立独立或分支机构,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

    3)晋江人才大脑智治工程。借鉴杭州城市大脑提供的城市智慧治理经验,探索先行先试,通过部门、镇域的深度参与合作,打破各条块数据孤岛,加快构建以基础设施体系为底层,涵盖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应用体系的晋江人才工作数字大脑,重点包括建立晋江人才基础数据库,开发人才大数据平台,编制晋江紧缺人才目录、未来产业人才图谱分布等数据,开展产业与人才匹配紧缺程度的定量描述和监测预示,绘制人才需求动态地图、人才供给分布地图等人才图谱;定期完善人才服务数据库,对人才服务质量及人才偏好等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全力打造一批惠企惠才、好用易用的综合场景。

    (五)以品质升级为标准,打造全链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1.主要目标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以品质为标准,不断提升人才生态链条,依托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推动服务环境升级迭代,建设全省乃至全国有竞争力的人才服务高地。

    2.重点工程

    1)人才线上服务链条优化工程。持续精耕一港一窗口一网络一公司一节日一卡一热线人才服务体系,全链条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便利化水平。对标昆山“5A”级人才科创服务机制,提升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综合体服务能级,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联动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晋爱人才小程序、人才一码通和聚才网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打造网上综合体”“掌上综合体”“码上综合体。推动人力资本公司升级版建设,招引培育专业管理和服务团队,发展做大人才引进招聘、人才园区运营、人才项目投资、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综合服务等业务形态。做优海峡菁英人才节品牌。升级人才卡服务,拓宽人才卡应用场景,引用商业应用内容,让人才卡处处可用。用心用情保障人才服务热线,让人才服务不打烊

    2)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程。一是提升安居保障。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有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或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鼓励用人单位实施人才住房资助行动。二是提升教育服务。积极引进国际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及师资力量,加快推进国际学校建设,高质量满足人才子女教育需要。三是提升医疗保障。积极引进高端医疗机构和优秀团队,推动分层分类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人才健康服务举措,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疗休养活动,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四是提升国际人才社区。对标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上海张江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及服务标准,植入和提升配套商业、城市服务等功能载体,加密智能化生活设施配套,打造可洽谈、可办公、可居住、可休闲的国际人才社区,营造高品质的类海外社区生活场景。五是提升人文体验。发挥闽南海丝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优势,依托企业集群和特色镇域,重点配置孵化用房、共享办公等双创空间设施,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咖啡厅、美术馆、文创中心、共享餐厅、城市书房等设施,营造有特色的丰富文化体验。在重点人才聚集地布局各类零售商业、特色酒店、酒吧餐厅等服务业态,打造具有文化品位和创新韵味的商业街区,打造国际化多样化商业元素。

    3)人才高质活跃社群营造工程。一是成立人才协会或联谊会,促进人才信息、管理理念、创新意识、企业资源等共享。鼓励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围绕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举办各类赛事、论坛、展会等,强化以赛引才”“以会聚才品牌形象。二是用好用活人才之家(社区)阵地,高频次开展人才马拉松、人才音乐会、人才下午茶、人才沙龙等高端人才主题活动,打造创新共享圈、品质生活圈、文化交流圈。三是推出晋才线上社交系统,导入社交聊天、休闲娱乐、教育学习、人才事迹推送等功能,全天候满足人才群体的社交、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无处不在的人才交往空间。

    4)人才法治环境营造工程。围绕人才引进使用、流动、权益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信用环境。建立高端人才白名单机制,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实行审核认定制;探索人才失信行为黑名单机制,建立政府平台+市场中介的人才信用管理体系;实行人才计划、科研项目查重机制,对失信行为实施惩戒;将人才信用作为人才引进、评定、培养、财政资金支持、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鼓励建立行业性或者企业间的诚信联盟,支持联盟成员制定信用行为规范,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制定行业人员管理公约,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以人才信用为主题的交流互动活动。

    5)人才精神激励强化工程。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优化人才表彰奖励,每年重点奖励一批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和用才爱才先进单位。加大对人才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讲好晋江人才故事,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五、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镇(街道、开发区)落地落实、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力量,提高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改革创新的系统性、齐抓共管的协同性,高效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各项职责。

    (二)夯实基础建设。开发人才大数据,对人才规划执行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等开展监测调查,及时分析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加快建设人才智库,统筹用好市内外专家资源,推进人才发展研究机构项目化布局、多元化聚智。配强市镇两级人才工作者力量,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建设业务娴熟、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执行有力的人才工作者队伍。

    (三)落实经费保障。树立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投入理念,每年预算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人才工作开展。定期开展人才投入绩效分析,优化人才投入结构和方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天使基金、创投基金,逐步提高各类基金在投资人才项目中的比例。

    (四)狠抓规划落实。强化对各部门人才政策、人才工程、人才平台、人才项目、人才活动的统筹规范,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分解落实人才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建立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情况年度监测和中期、终期评估制度,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完善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附件:1.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四重清单

    2.晋江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方案

     


    附件1

    晋江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四重清单

    一、重点工程

    序号

    重点工程

    主要内容

    行动措施

    牵头单位

    1

    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领跑工程

    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给予不同程度经费支持,力争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0个。

    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海峡工程项目,推行领军人才+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专项基金集成引才模式,投补结合引进领军型团队;设立顶尖人才的工作专班,特殊情况可一事一议动态引进;

    招商与招才协同联动,以招商项目带动高端人才团队入驻。

    科技局

    2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推进国家、省级人才工程,推动重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集成攻关,加快培育一批敢闯、能闯无人区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团队,带动引进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

    聚焦科创新区、福大科教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科技力量;对开展基础研究、原创研究的科学研究人才和团队,在薪酬待遇、科研启动资金等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推进重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集成攻关,通过解决卡脖子难题带动科创人才引进。

    科技局

    3

    硕博人才倍增工程

    支持各类用人主体大力引进硕博士(后),力争博士达到1000名、硕士达到10000名。

    优化青年硕博士(后)招引的支持政策;提高我市四大高校硕博士就业创业留存率;支持有条件企业创建博士工作站或博士后创新工作站;用好用活晋江博士协会等载体,不定期组织开展硕博人才项目对接活动,支持硕博以才引才等。

    市直涉才部门、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

    4

    晋商晋侨人才回归工程

    常态化联系服务在外晋江籍人才,集中力量招引省外海外晋江商会会长和重点晋商、晋侨企业家,推动晋商、侨商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回归。

    建好晋商人才、晋侨人才信息库;组织开展晋商、侨商晋江行、对接桥谈会、晋江会长培训班等活动;引导在外晋商、晋侨与我市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合作、平台共建、技术攻关等活动。

    工商联

    统战部

    侨联

    5

    国际化人才汇智工程

    实施海内外晋江引才合伙人计划,在重点地区搭建一批海外晋江人交流平台,推动侨资、侨智回归。

    开展侨界精英峰会等系列品牌活动,畅通晋江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渠道;打响高端品牌赛事,做大做优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离岸人才引进使用模式;支持中介机构引才,推动引才活动服务外包。

    统战部

    侨联

    6

    柔性人才扩容工程

    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优势企业设立创新飞地等形式,新增柔性合作专家教授超千人,与本市合作的高等院校累计超100家。

    加强柔性引才相关政策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吸引企业人才流动兼职;加大两站三中心建设力度,推动柔性人才来晋开展技术合作或项目服务。

    市直涉才

    部门

    7

    青年人才引航工程

    针对晋江青年在校高中生、准大学生、大学生和在职青年等群体,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回流服务,力争吸引晋江籍毕业生回晋就业创业超2万名。

    用好全国晋江籍大学生联合会和高校人才宣传专员队伍,完善人才信息采集机制和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化实施大学生菁英引航工程,全链条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

    团市委

    教育局

    8

    战略企业家发展领航工程

    持续实施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企业家梯队培养、素质培训和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服务,探索引进本地化的特色商学院,力争轮训新生代、创二代企业家超万人次,市级层面完成200名左右创新型企业家培养目标,示范带动各镇域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创新型企业家,打造具有一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战略企业家队伍。

    以全市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对象,实施晋商名家培育行动;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为重点对象,实施晋商经营培育行动;以全市创二代和自主创业的新生代企业家为重点对象,实施晋商新秀培育行动,办好青年企业家混沌创新班;探索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挂(兼)职锻炼;探索成立青年创业基地,为新生代、创二代企业搭建创意、项目生成的平台空间。

    人才办

    团市委

    工商联

    9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把具有超常成长潜力的互联网企业、科技型企业及具有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提升培训,新增培育3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统筹推进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发展职业董事、职业经理人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支持相关人才机构、行业协会开办职业经理人以及人力资源、财务、法务总监等专题培训班;支持国有企业培养引进职业经理人。

     

    工信局

    人社局

    10

    技能人才振兴工程

    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作用,打造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职业技能竞赛四位一体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力争新增技能人才2万名。

    探索符合晋江特色的能工巧匠评价实施办法,建成一批能工巧匠工作室;深化双元制、双导师制等产教融合模式,鼓励企业与本异地院校多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推进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鼓励企业自建人才培养大学或机构;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行动。

    人社局

    总工会

    教育局

    11

    党政人才赋能提升工程

    围绕战略思维、创新能力、数字化等内容开展党政人才系统培训工程,推进党政人才能力提升建设和素质提升。

    组织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推进党政人才懂金融、学金融、用金融;积极选派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或到重大工程项目和基层一线等历练。

    组织部

    金融局

    12

    金融人才专业服务水平

    提升工程

    依托市“JIN金先锋金融党建联盟,推广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提升金融人才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力争引进培育金融人才50人左右。

    开展各类金融、准金融、银行融资、私募基金、资本市场、金融风险防控等业务培训;组织金融产品擂台赛。

    金融局

    13

    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

    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力争双师型教师比例超83%,引进350名以上优秀教育人才。

    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带徒活动;建立优秀班主任激励机制;加强中高职教师双师型队伍培养。

    教育局

    14

    卫生人才“525”孵化提升工程

    开展优秀卫生青年骨干人才(5名领军型人才、20名培养型人才、50名实用性人才)孵化提升工程,力争千人卫技人员数达到5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人。

    遴选优秀青年骨干赴上海第六医院、树兰集团等合作共建的医院进修学习;举办医院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通过开设名医工作室或名医工作站,柔性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来晋服务;组织卫生专项招聘、高校招聘等方式及时补充卫技人才队伍。

    卫健局

    15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

    健全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核心的社工人才培养政策,培育发展社工服务机构,健全社工人才激励机制,力争全市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00人。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政策;推动市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晋设立教学站(点),支持市内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安排在职社工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理论和高级实务培训;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服务机构。

    民政局

    16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

    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使用,力争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0.55万人,新增乡村振兴人才0.12万人。

    开办新型农村创业公益大讲堂;支持项目合作、兼职引进等形式柔性用好农村科技、文旅等领域人才;将农村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同步纳入技能人才提升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等活动;实施青蓝结对促传帮带,重点抓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使用。

    农业农村局

    17

    体育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抢抓重大赛事筹办举办战略机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体育类相关专业人才引育,力争引进培育体育人才40人左右。

    组建全科体育院校,或者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类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体育用品研发、赛事策划运营、场馆运营、体育品牌营销、竞技运动员及教练员等专业人才;鼓励高校和有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建立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体育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

    体育局

    二、重点项目

    序号

    重点项目

    项目内容

    行动措施

    牵头单位

    1

    科创高端人才走廊带

    建设项目

    以世纪大道为主轴,串联洪山文创园、三创园、科创新区等载体,盘活沿线楼宇空间,以工业园区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科创孵化、研发设计,以此吸引一批高端科创人才、设计人才及技术经纪人等科技中介人才,全方位打造保障高端人才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链条。

    紧密对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通过科技孵化、技术经纪、研发设计等新业态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推进世纪大道创新活力走廊建设;对标北上广深等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建设及服务水准,提升公共配套设施;探索设立国际化科学社区和虚拟实验室,吸引外籍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合作。

    经济开发区

    三创办

    洪山文创办

    科创新区指挥部

    2

    三创园“1+N”建设项目

    完善建设主园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孵化器复工建设,力促人才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投用。推动发展N个拓展区,重点完善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设计专区、林口地块商务区,做强市协同创新中心,建成35个产业专业孵化器、加速空间。

    完善建设“1”主园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孵化器复工建设,力促人才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投用;推动发展N个拓展区,重点完善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设计专区、林口地块商务区,做强市协同创新中心,建成35个产业专业孵化器、加速空间。

    三创办

    3

    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区建设项目

    推动福大科教园区本硕博一条龙培养,实施双导师、导师组制,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等载体,培养更多契合产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以福大晋江科教园为龙头,在微电子、海洋经济、先进制造、食品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布局一批应用型院校、技术工程中心等,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加大专业人才培育供给;争取福州大学工程博士学位点落地晋江科教园区;推进四大高校教师分层次分类培养与指导。

    金井镇

    4

    人才大数据平台

    建设提升项目

    以人社局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构建人才需求归集和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普查,绘制人才电子地图,实现人才供需预测、流失预警等分析应用。

    推动平台建设启动招标采购和建设,2021年底前初步建成投入试用;开展全市人力资源普查以及用工用才需求调查,为招工引才提供数据支撑;绘制人才电子地图,推动人才供需预测、流失预警等分析应用场景的开发。

    人社局

    5

    国际(超)高端人才社区建设项目

    对标高端社区建设及服务标准,打造可洽谈、可办公、可居住、可休闲的国际人才社区,营造高品质的类海外社区生活场景。

    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以宜居社区、邻里交往、教育文化、创新事业、医疗健康、交通网络、生态低碳、服务配套、管理治理等9大场景为重点,加快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示范街区、创新创业平台等要素建设。

    住建局

    6

    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项目

    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重点城市、高校重点学科、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集聚载体,对国内相关人才的分布数据进行系统梳理,编制我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

    委托专业机构系统评估晋江人才底账,围绕十四五时期“4341”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群,收集整理行业和龙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聚焦一线城市、百强县市、头部园区等,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为索引依据,研究制定晋江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图谱。

    人才办

    7

    实施人才企业

    标准化建设行动

    项目

    按照六个有党管人才有保障、人才建设有规划、人才服务有载体、人才活动有阵地、人才示范有特色、人才工作有成效)目标,利用35年时间,打造一批人才工作示范企业。

    制定人才企业标准化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培育一批人才工作示范企业。

    人才办

    8

    企业股期权激励

    增点扩面项目

    加大重点企业服务,加强对重点培育对象开展股权激励的指导和服务,推动更多企业开展股权期权激励,力争新增实施股权激励企业超50家。

    持续实施企业股期权激励政策,加大对重点培育对象的引导和实务培训,推动更多企业开展股权期权激励。

    金融局

    工信局

    科技局

    9

    晋江人才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利用现有的竹树下公园,增设人才主题相关的元素,如:进士之路及群雕、公式之美金属板、诗书礼乐广场石雕、渔船码头、硅柱矩阵等,及道路、栈道、灯光夜景等配套项目。

    委托专业机构设计并打造人才主题公园。

    林业园林局

    人才办

    10

    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试点项目

    开办职业经理人专题培训班,提供订单式专业能力培训课程,培训一批职业经理人。

    定期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专题培训班,并提供订单式专业能力培训课程。

    工信局

    人社局

    11

    高校大学生见习培养

    项目

    择优跟踪培养并推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批,力争每年至少100名大学生参加实习。

    征集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见习培养需求;向高校联合发布见习需求,公开选拔大三、研二的在校学生,择优跟踪培养并推荐就业创业一批。

    团市委

    12

    现代职业教育

    融合发展项目

    发挥晋江产教融合优势,通过建设中高职院校、培育实训基地等方式加速发展。

    探索建立中职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增2所容量3500-4000人的公办职业院校;建设5-8个省级高水平中、高职专业(群),1-2个省级一流职业本科专业;实施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着力培育出2-3名省级职业院校名校长、20位泉州市级以上名师(名班主任)或专业带头人、10个晋江市级以上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

    教育局

    13

    技能人才职业启航班、企业技能领航班扩面项目

    依托企业学院建设职业启航班”“企业技能领航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力争年职业培训人次均超在校生规模2倍。

    做好课程的定制设计,组织开展职业启航班”“企业技能领航班等技能培训班。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4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申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项目

    推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

    对标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标准和条件,推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5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试点项目

    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作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为契机,推动24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有序开展。

    抓住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作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契机,推动24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有序开展。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6

    全面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

    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为试点,推动至2023年全校“1+X”证书制度试点覆盖全部专业。

    抓住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试点契机,推动至2023年全校“1+X”证书制度试点覆盖全部专业。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三、重点平台

    序号

    重点平台

    主要内容

    实施年限

    牵头单位

    1

    打造产业公共培训平台

    发挥政府平台和政策杠杆优势,整合供应商、院校基地、学者专家智库、品牌课程和企业家等优质培训资源,打造培训服务一站式平台,作为服务人才、企业、机构和产业的主阵地

    2021-2025

    人才办

    2

    组建成立人才集团

    充分发挥中关村中试测试平台人才高度集聚的优势,以及中关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与区域产业的技术赋能的实力,由北京中关村硬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泉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人才集团,通过平台连接国内外高端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战略高端人才,同时根据区域人才需求定向挖掘和输出产业需要的人才等。

    2021-2022

    财政局

    人社局

    产业集团

    3

    提升泉州(晋江)人力资源

    服务产业园

    完善产业园工作机制、运营模式,与国内发达城市的人力资源产业标杆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园区品牌宣传,完成园区官方网站建设,成立园区企业家联谊会,力争引进3A级及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机构)5家。

    2021-2025

    人社局

    人资公司

    4

    打造晋江工匠精神线上展示馆和线下实体馆

    探索建设晋江工匠线上展馆,线上馆把良好的技能人才环境推介到全国,辐射到海外;同步规划建设线下实体馆。

    2021-2025

    总工会

    人社局

    5

    建设福州大学晋江微电子

    研究院

    装修面积1300平方米,面向产业与应用,开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

    2021-2024

    科技局

    6

    布局高校人才工作站

    依托全国晋江籍大学生联合会,5年内在全国优选100所高校职校设立人才工作站,给予每个人才工作站3万元的合作经费,并聘任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为引才大使。

    2021-2025

    团市委

    7

    建设集成电路职业学校

    或产业学院

    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或中等职业学校,鼓励高职院校在我市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或第三方机构在我市建设面向集成电路方向的中等职业院校。

    2021-2025

    集成电路

    筹备组

    高教发展中心

    教育局

    8

    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科学园)邻里中心

    用地56.5亩,总建筑面积13.12万平方米,建设集行政办公、党群活动中心、高级人才公寓、台湾风情街和SOHO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区。

    2021-2025

    集成电路

    筹备组

    9

    打造实体化运行的职教集团、

    产教融合、示范性产业学院

    整合提升泉州市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和鞋类职业教育集团资源优势,与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泉州市数字产业学院,建设恒安、浔兴2个省级产业学院。

    2021-2025

    泉州轻工职业

    学院

    10

    建设专业化的高水平产教融合

    实训基地

    建设鞋服、5G物联网、服务业等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扩大辐射引领效应。

    2021-2025

    泉州轻工职业

    学院

    11

    汇拍直播基地

    改造面积3600平方米,建设21间直播间、多功能厅,配套选品区、运营中心。

    2020-2021

    梅岭街道

    12

    云鲸新媒体人才孵化基地

    改造面积8000平方米,建设短视频、人才实训、新媒体广告基地,园区配套网红单身公寓、书院、餐饮区。

    2021

    梅岭街道

    13

    新塘好时代电商直播基地

    用地42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仓储配送中心、电商及物流中心配套设施,办学规模48个班,学生2160人。

    2021

    新塘街道

    14

    华侨职业中专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用地42.4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设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服务休闲体育专业教学实训,涵盖篮球、羽毛球、网球、五人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

    2021-2023

    西园街道

    15

    陈埭镇鞋服设计研发中心

    用地2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运动鞋研发中心、鞋材设计中心、服装设计中心、综合实验室等。

    2022-2025

    陈埭镇

    16

    安踏科研基地

    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科研教学楼、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运动馆和公共配套设施等。

    2022-2025

    紫帽镇

    17

    福州大学科教园区配套文创园

    用地120.35亩,建设园区创业孵化中心等。

    2020-2025

    金井镇

    18

    劲霸人才楼

    用地3.79亩,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建设人才楼、公寓及配套。

    2020-2021

    英林镇

    四、重点政策

    序号

    重点政策

    主要内容

    实施年限

    牵头单位

    1

    修订完善优秀人才认定管理和享受相关工作生活待遇规定

    聚焦“4341”产业体系,有效衔接省、泉州市高层次人才政策标准,修订完善本级优秀人才认定标准,探索实施人才积分制评价办法,同步调整政策待遇。

    2021-2022

    人才办

    2

    创新创业团队海峡工程项目

    实施办法

    围绕创新创业团队的申报条件、组织评审、资金拨付、服务管理、考核验收等内容,制定操作实施细则,保障政策执行。

    2021-2022

    科技局

    3

    修订完善晋江市集聚技能人才政策

    围绕提升技能人才待遇,破解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和流动瓶颈等内容,修订完善我市技能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技能人才来我市发展。

    2021-2022

    人社局

    4

    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

    自主评价实施办法

    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兑现相应人员的等级待遇,打造一批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示范单位。

    2022-2025

    人社局

    5

    探索将技术经纪专员人员纳入

    职称评定范围

    组织技术经纪人参与专业培训,力争未来五年实现全市规上企业技术经纪人全覆盖;探索将技术经纪专业人员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2022-2025

    科技局

    人社局

    6

    企事业单位人才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挂(兼)职锻炼实施办法

    探索选派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平台等人才到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挂(兼)职锻炼的操作办法和实施路径,创造企业、高校、科研平台等参与城市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桥梁。

    2022-2025

    人才办

    7

    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及其考核评价实施细则

    针对部门服务专员、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服务专员和其他承担高层次人才服务相关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等进行有效管理、明确职责并考核。

    2022-2023

    人才办


    附件2

    晋江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方案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按图索骥的人才地图,夯实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当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是目前晋江人才工作的重大任务。为此,晋江市委人才办委托华略智库(我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单位)开展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编制目的

    (一)系统评估晋江人才底账

    重点对晋江现有人才总量、结构、分布和匹配程度进行总体梳理与评估,描绘全市人才地域分布、行业分布、技能分布热力图。

    (二)完善晋江紧缺人才图谱

    围绕十四五时期“4341”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群,通过人才市场招聘数据,收集整理行业和龙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晋江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图谱。

    (三)制定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

    按照十四五时期“434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聚焦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苏州等一线城市,武汉、西安、成都、南京、无锡、温州、厦门、珠海等重要城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等百强县市,以及苏州工业园、中关村、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头部园区,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为索引依据,聚焦重点城市、高校重点学科、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集聚载体,对国内相关人才的分布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整体要明确每个行业紧缺人才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单位分布、职称分布、技能分布和联系方式。

    二、编制框架

    具体分为两个维度进行编制:

    (一)人才目录图谱多级框架

    总体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按照“4341”产业链群,形成12个产业链群的人才目录图谱。具体说来,一是加强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人才开发,侧重鞋服、纺织、建材、食品四大传统产业的补链强链型紧缺人才推荐及招引;二是加强三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侧重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三大新兴产业的建链型紧缺科技创新人才推荐和招引;三是加强四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侧重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研发创意、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业产业的关键技术、专业管理型人才推荐和招引;四是加强未来产业人才开发,主要是加强对石墨烯、海洋生物、生命科学、精准医疗、灵巧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基础研发型人才推荐和招引(详见附表)。

    2.第二层次:对照12个产业链群,按照城市分布,形成重点产业城市人才分布目录图谱。

    3.第三层次:对照每个城市人才分布目录,按照高校重点学科、科研院所研究领域、龙头企业、第三方机构等模块,细致梳理形成各个载体的人才目录图谱。

    (二)人才目录图谱信息要素

    具体包括四个信息要素:

    1.基本信息。包括人才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明确具体人才的身份信息。

    2.工作信息。包括所在单位、所任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资历等。

    3.技能信息。包括学术领域、学历学位(硕士、博士人才)、专业职称(院士、教授等)、荣誉称号、纳入各层级人才计划名录(如国际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等)。

    4.绩效信息。包括学术或研发成绩、关联公司业绩等。

    三、编制重点

    在梳理紧缺产业人才的基础上,具体凸显以下模块:

    (一)知名企业家人才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国内上市公司、平台公司、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特别是领头人,开展专项梳理。

    (二)两院院士人才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相关两院院士人才开展专项梳理。

    (三)国家级人才计划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列入国家级人才计划(含万人计划等)相关产业人才开展专项梳理。

    (四)国家科技奖人才名录。重点对晋江产业相关的国家科技奖人才开展专项梳理。

    (五)产业领军人才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重点发展产业的领军人才等开展专项梳理。

    (六)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中心城市首席技师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相关平台载体信息开展专项梳理

    (七)人才第三方机构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相关人才协会、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园区、猎头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梳理。

    (八)科研院所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信息开展专项梳理

    (九)人才科创基金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中心城市,对人才科创基金进行专项梳理。

    (十)晋江侨胞人才名录。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梳理全球晋江侨胞人才资源。

    四、编制方法

    (一)大数据爬取和清洗。根据最新信息和数据,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原始数据爬取和清洗,梳理出草案数据样本并形成初步目录表格。

    (二)购买猎头推荐资料。根据最新信息和数据,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与中介猎头机构及重点相关人才协会合作,购买猎头推荐的内部人才数据资料,重点将最优质的、最具代表性的要素资源进行编制整合。

    (三)人工编制目录图谱。根据最新信息和数据,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采用人工梳理和加工的方式,将草案数据样本精心挑选、形成中期数据目录表格,并描绘人才地图。

    (四)明确关键数据信息。根据最新信息和数据,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对要素资源的公司名称、行业、城市、公司地址、公司联系方式等格式要素清晰排列。

    (五)形成优选数据指向。根据最新信息和数据,围绕“4341”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判断研究报告,每个领域优选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剖析,明确其领军团队、专业方向、履历记录和行业地位等信息,形成优先推介的优质资源目录图谱。

    五、编制节点

    (一)方案设计与确定(8月中旬-8月底)。根据晋江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编制要求,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度计划,签订课题研究合同。

    (二)首轮数据收集及清洗阶段(9月初-9月下旬)。根据研究计划,对晋江市重点产业人才目录图谱中所需要的人才、平台等要素数据进行全面收集、爬取、梳理,并开展首轮数据清洗,形成基础表格

    (三)第二轮数据补充及清洗阶段(9月底-10月中旬)。在前期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晋江市委人才办反馈意见,补充缺失信息,并开展第二轮数据清洗,重点加强人才目录精准性。

    (四)图谱绘制和成果提交阶段(10月中旬-11月底)。根据晋江市委人才办最终审定意见,修改形成人才目录和图谱结合的文本框架。


    附件2-1

    晋江市“4+3+4+N”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供参考)

     

    重点产业

    人才需求

    鞋服

    一是材料研发人才,包括EVA材料、丁苯树脂、高端绿色新材料等功能性材料研制人才,以及智能穿戴鞋服、功能防护鞋服、军用鞋服及航天航空等新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的人才;二是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三维数字化设计开发、产业绿色设计、推广和评价等方面的人才;三是品牌宣传、营销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鞋服品牌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搭建等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方面的人才。

    纺织

    一是面料研发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环境友好纤维材料、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高端卫生用品材料、绿色染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织造、服装、纺机等方面的生产及应用型人才;二是高端医用纺织新材料研发创新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人造皮肤用经编支撑网、疝气补片、可吸收缝合线、止血敷料等方面的生产及应用型人才;三是品牌宣传、管理营销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纺织品牌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搭建等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方面的人才,以及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开拓型营销人才。

    建材

    重点包括薄板、大板、岩板、陶瓷砖、太阳能陶板、多孔瓷板以及原材料加工、瓷土制造、色釉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食品

    重点包括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代餐食品、航空食品、户外用食品、医用食品、军需专用食品等食品研制人才,以及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食品安全与检疫检测等技术、管理型人才。

    信息技术

    一是信息制造人才,包括地理信息、智能电子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材料、智能家电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重点引进和培育先进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网络设备、系统集成服务,开发数字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信息系统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二是软件业人才,包括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嵌入式系统开发、数据挖掘分析、商业智能、多媒体加工、可视化软件等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开发人才;三是信息设施建设人才,包括掌握5G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的空间布局人才。

    智能装备

    主要是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人才,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精密铸造及加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设备和关键基础部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医疗健康

    一是健康支持产业人才,包括生物医药、特色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类器官及类器官培养基、中药现代化、辅助器具、特色医疗器械及关键制药装备研制人才;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医疗器械、康复装备和健康智能终端装备研制人才;二是医疗服务人才和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包括具有老年医疗、康复、护理、保健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老年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健康管理服务人才,包括专业护理康复人才、心理咨询和治疗人才、健身培训和指导人才。

    商贸物流

    一是专业市场人才,重点引进网络货运平台、物贸总部、贸易结算中心、物流销售中心、区域物流总部等运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二是电子商务人才,包括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客户关系、物流管理、企业管理等人才;三是会展经济人才,重点引进会展经济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四是现代物流人才,重点引进熟知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文体旅游

    一是培养旅游企业十佳导游、讲解员、旅游产业人才等,创新培养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型业态人才;二是培养一批旅游系统岗位能手、服务技能、涉外礼仪等应用型人才,重点培育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文化产业人才,加快形成一支懂行敬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三是体育健康产业人才,重点引进赛事运营、体育服务、专业培训、健康管理等业态领域的人才。

    研发创意

    重点包括内容创意人才、将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策划和经营类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的领军人物、能够将研发创意产业链贯穿起来的人才,以及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市场传播、数字传媒等业态领域的人才。

    金融服务

    一是金融人才,重点包括适合银行混业经营趋势的金融管理人才,获得金融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的金融专业人才,比如特许财富管理师、国际金融理财师等;二是资本运作人才以及有推动企业上市经验的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证券事务代表;三是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基金人才。

    沿

    生命科学、新能源汽车及人工智能等若干未来产业新兴增长点

    一是环保人才,包括新兴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大气治理技术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垃圾发电、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再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和服务人才;二是新能源汽车人才,包括纯电动整车和新型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能够突破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及提升动力电池及材料、驱动电机、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人才;三是生命科学产业人才,重点引进生物医药、疫苗研发、生命科学3D打印、海洋生物医药加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四是人工智能人才,重点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5G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和核心配套件研制人才。

     

     

     


     

     

     

     

     

     

     

     

     

     

     

    市有关单位市委办(台港澳办)、宣传部、统战部、编办,发展和

    改革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

    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

    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和园林绿

    化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体育局、金融工作局、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管委会晋江分园区办事处、高教发展中心、总工

    会、团市委、科协、工商联、侨联、贸促会、三创办、

    洪山文创办、晋江人力资本有限公司、晋江产业发展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

    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10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