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6-05-10 16:16 浏览量:

     


    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纲要》根据《中共晋江市委关于制定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改革创新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抢抓新机遇、拓展新作为,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扎实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功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良性态势,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发展在创新转型中量质并举。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0亿元(预计数,下同),五年平均增长1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全社会固投、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高基数上实现翻番,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2.83倍、2倍和2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到全国百强县(市)第5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平台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6%。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五年新增上市企业14家、中国驰名商标23项、产值超亿元企业3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个、创新型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15.6%,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十一五”期末下降17%39.8%48%;三产市场主体增加到5.75万家、五年合计增长177%,被确定为福建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荣获“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市”称号。发展空间持续拓展,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98平方公里拓展到203平方公里,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二是城市功能在更新改造中显著提升。建成相对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形成“总规为纲,专规为辅,控规为主,多规合一”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提高到70%,镇级总规、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0平方公里拓展到10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9%提升到65%,合计更新改造棚户区、危旧房屋1300万平方米,建成现代小区51个,新建改造公园21个,初步形成“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承载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368公里,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25.3平方米,110千伏等级变电容量增加到4624兆伏安,供水能力提高到87.9万吨/日,城市公交分担率、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区燃气普及率分别提高到15%87.8%100%96.9%,移动4G信号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通讯、信息、交通、能源、供水和垃圾转运处理网络。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获批省级城市综合管理试点,建立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两违”防控、市容市貌整顿等常态化管理机制,实现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初步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

    三是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提升。富民增收取得新成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0100元和18200元,五年平均分别增长10.8%11.9%。新建安置房108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443.4万平方米,改造石结构房屋15000多户,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困难群体帮扶、社会慈善救助等工作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荣获“中国爱心城市”和“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等称号。公共服务实现新突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学位3.55万个,公办幼儿园达到每镇2所,中小学基本实现“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公办高中全部实现省达标,高考本科上线率由63.02%提高到76.23%,通过全省首批“教育强市”督导评估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等5项国家级称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加到4.56张和5.13人(对应“十二五”预期目标口径,按户籍人口测算),主要健康指标名列全省前茅,荣获“国家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全国防艾优秀综合示范区”等称号;文体事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沙排、自行车等全国性文体赛事,建成五店市传统街区、戏剧中心、文化中心等一大批重大文体设施;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并通过省级考评,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并通过新一届考评验收。社会治理得到新加强,在全省率先实施“居住证”制度并不断完善,建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调处联动指挥中心、社会管理应急指挥中心等综合治理平台和市镇村三级治安巡防联动体系,社会治安满意率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四项指数持续下降,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

    四是生态环境在绿色变革中日趋和谐。建立相对完善的生态建设工作格局和生态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体系。圆满完成建筑饰面石材行业退出、建陶行业清洁能源替代、印染皮革电镀行业整合提升等重点行业治理行动,全面关停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取缔“十五小”企业,基本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累计投入22.9亿元实施生态水域、近海水域、跨境流域综合整治以及镇村沟渠疏浚、沿岸绿化,有效遏制“沿江、沿海”生态恶化问题。新增植树造林5.3万亩,建成“一纵三横”丰字形生态廊道,可计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1.37平方米,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五是改革开放在全面深化中迸发活力。新型城镇化改革成效突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给予高度肯定,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与英国发展最快城市——米尔顿凯恩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顺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两轮机构改革和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责任清单的梳理公布。实施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当场办结率提高到80.4%;“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登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十二五”期间新增培育市场主体7.4万家、增长212.7%。泉州晋江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晋江陆地港建成投用,五年完成自营出口总值300亿美元,利用外资27.3亿美元。

    第二节 “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创新转型、跨越赶超的历史机遇期,也是调整结构、转换动力的重大窗口期。世界经济仍将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阶段,我国经济将全面进入增长动力切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多种风险挑战与机遇并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时势总体于我有利,晋江总体将处在大有可为的政策红利期和战略机遇期。

    国际宏观环境方面: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望迎来新突破,将为晋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开放层次与水平、推进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市场、资源、技术、标准竞争将更加激烈,国际分工格局将进入再平衡阶段,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东南亚国家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使得晋江在新一轮产业链竞争中面临“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的被动局面,而且,美欧等发达国家通过TPPTTIPTISA等途径主导重构全球经贸规则、提高全球投资贸易门槛,也将对晋江的“走出去”产生较大影响。

    国内宏观形势方面:中国经济平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将给晋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和新动力,而且,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厦漳泉同城化等区域性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促进区域发展格局优化重构,晋江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迎来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契机。但是,全国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以及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将对晋江的传统生产发展模式形成巨大冲击,晋江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将面临深刻调整的沉重压力,而且,周边区域的竞相发展将给晋江带来严峻的地缘性竞争,短期内自贸区巨大的“虹吸效应”也将对晋江吸引人才技术、高端资源形成巨大挑战。

    内部发展环境方面:晋江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奋斗,人均GDP已经突破一万美元,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平台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业培育的积极进展,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的全面拓展,将为产业创新转型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保障和载体平台支撑;城乡功能品质的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不断增强,将促进城市要素的凝聚力、配置力和融合力的进一步提高,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晋江加速汇聚;改革意识和改革力度的显著增强以及1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的获批实施,已经形成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实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但是,也要看到,晋江的资源、环境、人才等瓶颈制约日趋严重,创新转型任务更加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也正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滞后、生产成本上升“双重挤压”导致的经济失速风险二是传统产业优势弱化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育滞后导致的结构失调风险;三是重大开放平台缺失、台海合作不深、外资后劲不足以及区域间合作机制欠缺造成的开放动力衰退问题;四是城市分散发展造成的城乡失序风险;五是管理权限不匹配、市场体制不健全、镇域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发展活力弱化问题;六是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七是资源要素日趋短缺、绿色增长压力加大导致的发展空间紧张问题。

    在机遇与挑战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充分用好各种发展机遇和积极因素,主动应对、积极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高质量谋划推动未来五年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开创发展改革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省、泉州支持晋江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创新突围,重塑优势,丰富“晋江经验”,持续当好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建设的县域排头兵。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率先跨越、领先发展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实践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持续当好“新福建”建设发展、转型跨越的“排头兵”。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转型。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方位创新,打响16张“国字号”改革品牌,以改革创新激发潜力、提升活力、增添动力,推动经济、城市、社会、服务全面升级。

    ——坚持补齐短板、均衡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全局统筹,全力补齐创新能力偏弱、开放动力衰退、城市功能不强、民生服务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和谐等发展短板,在全面发展中拓空间,在补强弱项中增后劲,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境界,提高发展协调性、整体性、可持续性。

    ——坚持开放引领、合作共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战略布局,同步推动对外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同步实施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策略,开拓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以人为本、共治共享。把依法有序、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原则,全面建设“法治晋江”,构建全民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节 发展目标

    2020年,初步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战略性调整,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率先迈入新兴高收入经济体行列。

    ——综合实力再上新能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力争突破2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到268亿元、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0亿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00亿元、年均增长12%;自营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年均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6亿美元、年均增长5%;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首位。产业结构更趋协调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0%25%,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高。

    ——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跃。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合计达到60个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均突破100家,“科技小巨人”突破3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GDP比重提高到2.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创新效益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城市品质得到新提升。“九大组团、七大片区”全面建成,交通、能源、供水、信息、环保、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市域城市空间格局更加凸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1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70%城乡品质品位明显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要素集聚力显著增强,成为“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民生改善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保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社保综合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15年基础教育全面普及,每千人卫技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达到4.88人和4.1张(常住人口口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增加到35张以上,形成高位均衡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市民素质全面提高,法治晋江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力争进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行列。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经济发展能耗、物耗水平和污染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更加完善,可计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3平方米;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生态竞争力居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新型城镇化、民营综改、金融服务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形成与晋江发展阶段相协调的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对全球技术、人才、创新等新型高级要素的凝聚力、配置力和融合力显著提高。

    第三节 战略布局

    立足“南拓北接、拥湾面海”发展导向,构筑“一主两辅、一轴两带、多点支撑”空间布局结构,科学配置空间资源,推动产业经济、城市形态、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一主两辅。继续按照“个主城区和晋西、晋南两个城区”的市域空间结构布局统领全市一城发展,进一步强化主辅联动、区域协同,推动晋江全域融入厦漳泉城镇联盟发展带战略格局。主城区着力打造一批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大型公共服务和功能配套设施,推动城市功能加速软化,引领全域转型发展;晋西、晋南辅城加快实施规划对接、布局调整、资源一体利用等发展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城区等高对接,安海、东石以及内坑南部城镇空间相向发展,英林、深沪、龙湖融入晋南辅城发展框架

    ——一轴两带。围绕进一步强化市域内联外接功能,打造“一轴两带”空间支撑系统:“一轴”,即城市发展主轴。通过世纪大道、中通道、杭深线福厦段晋江火车站、城际轨道交通、新建福厦客专等市域纵向交通轴线,串联滨江组团、城北组团、池店南片区、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博览片区、福厦客专晋江南站、东石高新产业园(暂名)、滨海新区等“东北—西南”向产业、城市空间组织,打造“交通·产业·组团”复合发展主轴,促进“两湾”(泉州湾、围头湾)联动发展,强化对泉、对厦经济联系。“两带”,即西南向和东南向“主辅联动”发展带,其中:西南“主辅联动”发展带重点依托沈海高速(G15号路)、双龙路等交通线,联结包装印刷基地、杭深线福厦段晋江火车站前物流区、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等产业空间组织,强化城市西南向发展空间格局;东南“主辅联动”发展带重点依托围头疏港支线、深安线、东部快速通道、横九线等交通线,联结经济开发区五里园、食品产业园、永和高铁新区(暂名)、龙湖时尚服饰织造园、体育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金深园)等产业空间组织,强化城市东南向发展空间格局。

    ——多点支撑。立足城市开发现状和新一轮转型提升的空间需求,统筹优化市域发展空间组织,着力打造“三廊十一区”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增长格局,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

    主城创新活力走廊——利用世纪大道中、南段两侧城市重大设施密集配套、新型业态发育初具规模的有利条件,以五店市、万达广场、体育中心、宝龙广场、洪山文创园、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市医院迁建项目、三创园等大型功能项目为节点依托,以罗裳片区、行政中心总部区等改造区域为重要承载空间,大力培育文体产业、金融服务、高端商业、信息软件、健康医疗、科创孵化、人才创业以及行政服务等新型城市业态,打造驱动全市域转型发展的混合型、多业态创新示范区、中心活力区,发挥主城的创新驱动核心引擎作用。

    环湾高端商务走廊——充分发挥毗邻泉州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和利用滨江宜居宜业的自然条件,以世贸中心、泉商环球广场、海峡石化交易中心、滨江企业运营中心、国际鞋纺城等大型功能项目为依托,以滨江组团二期、城北组团、鞋都片区为主要承载空间,大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跨境金融、投资理财、商务中介、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高端商务及配套业态,打造泉州“陆家嘴”、国际化资源要素配置中心。

    滨海运动休闲走廊——依托晋东南沿海大通道两侧优越的滨海人文、岸线、海港资源,在更高层次上规划、定位、建设“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整合开发龙湖衙口景区、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金井金沙湾景区、月亮湾景区、塘东村、福全古城等旅游资源,突出健康休闲主题,加快策划布局一批体育休闲、医疗保健、生态旅游以及配套商住购物等带动性强的功能设施,培育发展度假观光、体育用品购物体验、体育训练、赛事体育以及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打造滨海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激活城市滨海繁荣带。

    围头湾跨界经贸合作区——适时启动滨海新区填海造地项目,统筹北靠制造业腹地、南临金门对台窗口、西接厦门翔安机场等区位优势,以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滨海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动高端商务、总部经济、港口物流、跨境贸易、临空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中心、服务贸易创新基地、复合型生态滨海新城。

    东石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区——依托东石高新产业园开发建设,主动对接深圳等地高新企业生产基地布局调整,积极引进培育新型集成电路、高效光伏技术等高新产业及配套产业链项目,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新塘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依托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建设,大力引进、培育机器人及零部件展示、研发、制造以及3D打印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等业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工贸一体化的轻型智能装备产业高地,支撑“晋江智造2025”发展计划顺利实施。

    城西交通会展复合功能区——依托博览片区会展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两个重大功能设施,统筹实施“交通导向开发”与“会展经济”相结合的双轮驱动策略,混合布局展览、会议、广告、策划、酒店、购物、交通等业态,打造中心城区西向发展的重要引擎。

    晋西现代物流商贸集聚区——发挥杭深线福厦段晋江火车站、陆地港的道口优势以及海峡五金机电、海西建材家居、现代物流园、普洛斯等大型物流商贸基地集中布局的集群优势,加快推进内坑、磁灶物流商贸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配送、物流信息、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贸易中介、商住娱乐以及第三、第四方物流服务等业态,打造闽南地区重要物流基地、五金建材集散中心、“道口经济”综合示范区。

    金井科教产业集聚区——以福大晋江科教园及周边晋南水城区域为依托,以“大学综合体”为发展目标,加快建设布局文化娱乐、商业购物、交通出行、生态休闲、信息服务等配套设施,着力营造高端、优越的教学、科研、生活、创业综合环境,强力吸引境内外科研院校、人才机构、高成长性企业以及高端人才、创新人才集聚发展,促进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打造集科技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新文化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智力高地。

    莲花汽车及产业链驱动区——以莲花汽车生产基地建设运营为龙头,依托装备制造业基地(金深园)及周边区域,大力培育发展汽车整车装配、关键零部件生产研发、新能源技术应用、汽车生产装备汽车制造及配套产业,加快催生新型支柱产业

    和平中路临空经济活力区——依托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周边及和平中路两侧区域,综合采取小型组团形态改造、低效业态替代、零散空间整合、现有楼宇业态注入等多种措施,充分整合、盘活老城区存量空间资源,大力培育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国际商务、旅行商业等高端业态,焕发老城区经济增长活力。

    紫帽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依托紫帽片区秀峰、旁城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旅游休闲配套基础设施,重点发展特色餐饮、体育休闲、度假旅游等业态,打造具有闽南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小镇。

    深沪海洋经济成长区——以深沪国家中心渔港、泉州港远洋渔业深沪作业区和海洋生物科技园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冷链物流、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水产品交易等行业,加快形成渔港经济区,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

    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拓展区——依托时尚服饰织造园、食品产业园、新塘园以及安东园印染集控区、安海品牌工业园,加快组织项目入驻,推进“四融合、三延伸”工程,促进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纸制品及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依托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策划建设精密机件锻造、铸造、热处理集控中心,大力培育精密模具、数控机床、轻纺装备、食品机械等高端装备产业,打造国内知名的机械装备制造中心。

    第三章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提升晋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战略目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着力推动产业经济“四元融合、三链延伸、五化转型”、培育“5561”现代产业体系(5大传统支柱产业、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现代服务业、1个未来产业蕴育体系),支撑区域产业体系向中高端迈进。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紧扣“两化融合”、创新驱动顺应消费升级和消费群体差异化趋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差异化发展、向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拓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至2020传统产业产值要力争突破50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要以创新潮流和时尚融合为提升方向,推动服饰产业向研发、创意、设计、品牌等高端环节延伸,向都市时尚产业转型。加强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和高档面料、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优化提升面料研发、纺织化纤生产、坯布染整、成衣制造一条龙产业链体系。加快海西纺织研究院、纺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服装服饰流行趋势信息平台设立运作,加强生产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等技术服务组织培育,大力发展工艺和制版设计机构,开展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与设计服务能力,推动服装行业向差异化、功能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变提升。鼓励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创意设计、时尚展示、消费体验和文化品牌打造等系列活动,探索发展个性定制、高端定制、规模定制产品供给模式,突出强化产品文化竞争力、影响力。至2020年,纺织服装业要力争实现产值超1500亿元,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时尚品牌20个。

    制鞋产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带动效应和区域品牌集聚效应,打造全球高端休闲运动鞋制造中心、设计中心、品牌运营中心。重点加大制鞋企业在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定位策划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开发高端鞋材面料、功能性原辅材料,通过嫁接植入互联网、电子信息等外部核心技术,积极拓展可穿戴设备产品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引导品牌鞋业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紧盯个性化消费群体和户外运动流行趋势,深度开发功能型、时尚型、专业型、智能型鞋类产品,向精品化个性化专业化不断延伸拓展。鼓励支持制鞋企业改造建设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生产线,打造一批智能制鞋示范项目。鼓励二、三线品牌企业转型承接国际品牌ODM订单,带动技术革新、企管能力提升、转型OBM高端产品生产,向价值链高端拓展。至2020年,制鞋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超1500亿元。

    食品饮料产业。要坚持走优质化、品牌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路径,加快建设食品科技创新、食品安全保障、食品产业贸易三大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围绕焙烤、糖果与巧克力、营养食品、健康食品等领域,加快新品类跨品类、产品开发,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快捷食品(如速冻、快熟食品)生产技术引进研发,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擦亮“中国休闲食品之都”区域品牌。加快食品产业园开发建设、创新提升,引导食品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产业链健链、补链项目,促进区内企业细化分工协作,提升产业规模效益。积极对接、移植国内外顶级食品企业项目、技术,促进本地企业管理、技术升级。至2020年,食品饮料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超1000亿元。

    建材陶瓷产业。突出功能化、绿色化自动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导向,加快传统陶瓷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中国陶瓷重镇”的产业地位。持续做强内墙、地板等优势品牌,打造一批陶瓷自主品牌,加快开拓境外市场;推进现代辊道窑、施釉线、压砖机等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大量应用节能增效技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陶瓷薄砖、太阳能陶板等新产品以及环保、抗污、抗菌等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特殊功能产品;强化瓷土配方研发和外观造型创意设计,全面提升生产工艺水平、艺术文化内涵,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加快陶瓷旅游市场开发,建设陶瓷创意、制作体验、陶艺研修等旅游示范基地,策划陶瓷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陶瓷生产与旅游消费互动繁荣。至2020年,建材陶瓷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纸制品及包装印刷产业。要加快调整纸制品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绿色环保、品类丰富的现代化纸制品生产基地。生活用纸方面要抢抓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红利,快速扩充妇幼卫生用品生产规模,延伸发展婴童产业,打造国内领先、面向全球的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产业用纸方面要依靠龙头企业引领和重大项目带动,大力拓展产业用纸市场空间;文化用纸方面要积极拓展特色包装、创意艺术办公等系列产品,做大产业规模。印刷产业要大力推广纳米材料制版、绿色制版以及卷筒纸胶印、凹印、柔印等关键技术,引入数字印刷技术改造传统工艺,重点发展智能标签印刷、绿色环保印刷、创意设计印刷以及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高端纸箱、纸盒,推动包装印刷产品向高端延伸。至2020年,纸制品及包装印刷产业要力争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第二节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盯紧高潜力、高需求市场领域,加快嫁接新技术、拓展新领域、延伸产业链新环节,推动新材料、光伏电子、海洋生物、智能装备及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等产业整体跨入发展快车道。至2020年,新兴产业要力争实现总产值翻两番,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

    新材料产业。要跟踪鞋服、箱包、军工、医疗、航空等领域的创新发展趋势,加快开发新型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医用纺织新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材料等高附加值的新型纤维、材料和制品,引进发展以木本、禾本、藤本植物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材料的生物基复合材料,积极发展高分子涂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改性橡胶、石墨烯等行业,打造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链。充分发挥中皮院、中纺院等“国字号”研发机构的研发先行优势和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优势,携手鞋材、化纤企业加快高性能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新材料行业自主创新、引进创新整体水平。

    光伏电子产业。要综合采取重大项目招商、科技项目孵化、高端技术对接、创投基金投资引进等方式,积极争取在高照度LED照明产品以及新一代集成电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重点依托东石高新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以及五里园“腾笼换鸟”项目等空间载体,主动承接光伏电子产业发达地区产能转移,大力引进Ⅲ、Ⅳ族化合物集成电路、高效光伏技术以及LED外延片、芯片、驱动电源生产和高性能LED封装等前沿技术、核心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产业链配套项目,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智能装备及机械制造产业。要以产业机械、工程机械、园林机械等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为基础,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应用为抓手,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产业装备行业要积极对接台湾、日韩等中高端装备业,大力引进培育智能化、自动化系统集成制造项目,争取在食品、梭织、制鞋等成套装备的生产技术引进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同时,要抢抓传统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契机,加快拓展海外产业装备产品市场。工程机械行业要加快发展大型化、智能化、新能源、节能型产品,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关键零部件核心制造技术,加快布局海外市场、转移过剩产能。智能装备产业要全力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系统集成、机器人、精密机械、智能监控装置及关键零部件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项目;同步对接全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需求,大力拓展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车间改造业务,强化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育,加快奠定全省智能制造产业龙头地位。

    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要以高档整车生产项目的引进建设为龙头,整合原有汽车配件产业链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数字化助力转向、汽车黑匣子、汽车空调、电子门锁等电子零部件生产项目,并逐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价值链,培育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第三节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主动适应新常态下跨界转型的新趋势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服务业经济增长点。至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力争达到34%

    科创设计产业。要以“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科技+创意”为产业特色,加快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领域横向融合发展,推动行业、企业从“产品制造型”向“研发创意营销型”转变,区域经济从“制造优势”向“质造优势”转型。立足解决产业研发公共服务门类缺失问题,加快引进一批“国字号”科研机构,在每个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配套2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探索科研公共服务机构内生发育成长路径,鼓励现有研发机构、龙头企业联合关联企业、服务机构,共同发起建立行业共性、前沿技术科创联盟或混合所有制研发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开放内设研发机构、转型提供公共服务,引导公共研发机构与创投资金、天使基金等产业金融机构开展跨界合作,多元化、多形式培育壮大科技创新服务业态。积极引进创意设计核心团队,带动发展产品制作、配套服务、衍生产品、品牌服务等后端环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链纵向延伸,构建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动画动漫设计、网络游戏开发、数字化传媒制作等业态,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原创实力和核心制作技术的专业化团队、企业、品牌。

    商贸物流产业。要加快发展以海港、空港、陆港和出口加工区、高铁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服务业,大力拓展物流信息和第三、第四方物流服务,完善“物流基地-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三位一体服务网络,巩固提升大宗货物海、陆、空、铁联运区域枢纽地位。以普洛斯、传化、围头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项目的建设运营为示范,加快导入先进物流系统、模式,带动传统物流转型提升。依托国际鞋纺城、海峡五金机电、海西建材家居等大型专业市场的建设运营,大力发展品牌直销、国际采购、网络分销、展示销售、供应链保障等新型流通服务,健全诚信管理、交易担保、欺诈赔偿、金融支持等保障机制,打造全省电子商务配送节点中心、区域性供应链服务保障中心;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创新专业市场运营模式,打造基于O2O模式的全渠道服务功能。以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为抓手,以互联网思维策划、组织、运营传统展会,提升鞋博会、食博会、汽车展等传统展会办展水平,积极拓展新品体验、科技成果交易等特色展会,配套发展广告设计、策划创意、场馆装修等服务业态,打响区域性、展贸一体会展经济品牌。依托“九大组团、七大片区”更新盘活的城市空间,加快布局一批主题特色鲜明、集“生活需求、购物享受、社交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商圈,快速繁荣城市商贸产业。

    互联网及信息服务产业。要立足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提速、新型业态发育、社会治理创新等需求发展导向,大力培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网络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经济与产业经济、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搭建大数据应用管理中心、行业知识库等公共平台,拓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技术推广、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培育领军型软件企业,发展面向民生的APP软件以及面向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流程管理、跨平台协同等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做强本土化软件服务业。加强通信管网、无线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培育电生态圈,重点发展第三方电商、跨境、移动电商、生产型电商、电商托管、社区电商以及B2BB2CC2CC2BO2O等多元电商业态,加快建设五里电商、鞋都电商、婴童文创、冠达星云商等实体平台,支持晋江购、快易拍等本地电商平台做大做强,配套发展融资、支付、广告、外代等关联服务业,打造基于网络和大数据驱动的搜索营销、精准定向营销、全网营销等全链路营销服务体系;结合城市存量空间规划整合,适时启动“晋江云商门户”和电商总部集聚区(暂名)建设,打造集互联网接入、基础软硬件、网络空间、数据云、电商孵化、实体空间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海内外电商总部、数据中心、应用中心云集晋江。支持龙头品牌企业分设电商运营中心,抢占境内外电商高端市场,合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电商品牌之都”。依托泉州出口加工区、晋江陆地港等跨境电商公共平台、通关平台优势,培育壮大跨境电商规模,拓展电商海外市场。鼓励发展餐饮、外卖、娱乐、培训、家政等电商服务,完善生活型、社区型电商服务体系。

    金融服务产业。要围绕打造海西金融改革先导示范区战略目标,大力推进金融服务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拓展互联网金融、农地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地方金融市场体系,培育小微金融、财富管理、私募基金、融资租赁以及知识产权、股权交易、商标质押等新型市场,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强化借贷登记中心服务功能,打造融资租赁特区。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联合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探索个体网络借贷、网络贷款、股权众筹等融资服务,拓展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探索引进境外银行,加强晋台、晋港以及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金融合作,拓展离岸金融、跨境投资、综合授信等业务,畅通本外币、境内外资金融通渠道。健全企业征信系统,打造金融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充分整合金融产品、融资需求、企业信用等信息资源,促进金融服务供需对接、良性互动。鼓励协会组织、企业联盟建设信用担保互助平台,推动融资风险化解社会化、市场化。支持专业化资产处置机构联合投资、信托等社会资本设立“腾笼换鸟”专项基金,服务企业资源优化重组、流转配置。

    文化旅游产业。统筹规划自然生态、人文古迹、特色产业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交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近代战地文化、现代工业文明的丰富内涵,大力培育文化游、宗教游滨海游、工业游、购物游等旅游线路、产品,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旅游协作,打造“海丝”沿线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

    体育健康服务产业。积极探索“大体育、大健康”产业融合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体育健身养生保健等产业化项目。鼓励体育用品龙头企业发挥品牌、文化和市场网络优势,引入精品赛事、高端团队、顶级人才等体育资源,延伸发展体育赛事、训练、中介、文化传播以及健身休闲等服务业态,积极拓展产业跨界增长空间。顺应广大市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美好追求,引导养生保健行业向城市改造新拓空间集聚,合理布局中医养生、医疗美容、亚健康保健、高端体检等业态,提升城市健康生活保障功能。

    第四节 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立足晋江海洋资源优势,大力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合理布局海洋发展空间,以围头港到深沪港的沿海岸线及临海腹地为核心,构建“一带、三港、六区、四示范”海洋经济集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深沪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和深沪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引导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扶持建设多功能远洋渔业产业园区、海外综合开发基地,参与境外海洋资源开发。

    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做大做强渔业种苗、海洋捕捞、紫菜加工、鱼糜制品等传统渔业,巩固提升金井鲍鱼、对虾等优势渔业种苗,力争主导品种开发能力位居全省前列。着力发展远洋渔业,充分利用泉州港远洋渔业深沪作业区对外窗口的作用,积极引进大型远洋渔业企业,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水产冷库、水产批发市场和水产品网上交易市场,打造国内重大的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加快孵化、培育海洋生物脂类、糖类、蛋白类等功能性物质提取项目,引导闽南水产等龙头企业向水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领域延伸,重点开发海洋生物药品、制品、材料以及功能性保健食品。加快发展滨海旅游、港口物流、涉海金融和海洋信息等现代海洋服务业。积极培育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邮轮游艇等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海洋装备等高端临海产业。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依托三创园、金井高校科教园等创新型园区,加快建设海洋科技产学研平台。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本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开设涉海涉渔专业,鼓励海洋企业与相关高校联合建立海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实用型、技能型海洋人才。加强涉海人才引进,建立海洋人才培训中心,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

    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持续深化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完成海洋生态红线划定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科学配置海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岸线、海域资源,逐步推行用海项目市场化配置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和损害赔偿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重点区域沙滩保护,制止海上非法盗采海砂行为。严格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强度,严格实行休渔期,加强海域水生资源繁殖区保护。加强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整治,深化陆源污染综合治理,减少陆源污染物直接入海总量。实施安海湾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海漂垃圾治理加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严格查处海洋环境违法行为。

    第五节 构建未来产业蕴育体系

    围绕新一轮产业创新调整和重大技术突破,营造未来产业催化、孵化生态环境,倾斜配置要素资源,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吸引未来产业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落户晋江,蕴育未来产业发展机会。

    建立未来产业发现机制。建立产业研究智库,同步采取战略合作、购买数据等方式构建行业市场、关键项目、关键人才(团队、机构)动态数据库,设立市场需求、潜在规模、技术成熟度、政策条件等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定期、不定期开展行业主题研讨、典型企业(项目)调研,分析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敏锐察觉爆发性新兴产业崛起机会,并就产业趋势、市场前景、投资策略、运营模式、项目孵化等方面提出独立意见,作为评估、招引优质未来产业项目的重要依据。

    健全未来产业孵化体系。探索建立评审推荐与准入决策相分离的项目管理机制,充分依托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三创园、洪山文创园、福大晋江科教园、经济开发区新拓园区等平台载体和要素资源,制定未来产业项目孵化、转化、规模化等全成长过程、全要素资源支持政策措施,实施未来产业探路计划,吸引社会资本和创业“灵魂人物”、“灵魂团队”踊跃参与未来产业培育。建立未来产业专门服务团队,创新行政审批服务,在工商注册、行业许可、市场准入等方面为未来产业项目提供特别保障。

    探索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探索建立针对创业失败人员、团队非主观过失行为的免责制度以及允许公务人员、科研人员停薪留职和在校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参与创业活动的管理机制,为创业创新尝试者提供最大的支持和保障。健全创投资金通过上市释股、股权转让、企业回购、技术转让、财产清算等多种方式的资本退出、回报获取渠道,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建立失败项目剩余资源回收机制,将经历失败的项目及其核心团队作为一种特殊财富,鼓励龙头企业、投资机构通过联合兼并、整体收购等方式注入资金资源、创新元素或调整创业方向,为失败项目及其团队创造重新焕发生机的机会。

    第六节 拓展提升产业空间

    坚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跨域拓展”相结合,多元化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空间承载转型发展能级。

    推动“一区多园”提质升级。围绕建设“战略型”园区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一区多园”价值链、产业链“双提升”战略,着力打造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基地、核心引擎。重点推动经济开发区整体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提高园区承载转型发展能级。加快推进五里园、安东园存量规划调整,优化制造业、服务业业态配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速产城融合进程。进一步明晰园区功能定位,加快开发建设新塘园、食品产业园、时尚服饰织造园、智能装备产业园、体育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金深园)、东石高新产业园、英林园和深沪中小企业创业园,做专做优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安内园),集约利用园区空间,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推动园区业态全面升级、高端化发展。加快构建科技研发、创业孵化、商贸物流、跨境电商等园区服务体系,优化园区服务软环境。大力培育信息产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等功能专区,推动经济开发区布局重构、扩容升级,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完善园区建设管理机制,理顺开发区与属地镇街的管理服务权责机制,提升园区发展活力;探索专业化企业运营模式,支持引进国内知名的专业化园区运营商,推动园区经营主体向企业化和产业服务者转变。

    探索建设异地产业园区。发挥晋江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以及异地工业园的土地、资源优势,探索合作建设若干各具特色、互利共赢的异地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序引导有向外扩张倾向的企业以产业链或组团形式集中转移布局,突破发展空间瓶颈。

    改造升级旧工业园区。实施镇、村两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改造、整合、拓展、转型、控制等措施,提高园区载体功能、产业层次和集约发展水平。加大退城入园力度,推动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按行业属性向产业园区搬迁。

    第四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将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创新资源,构建创新资源汇聚网络,强化创新信息支持、人才支持、资金支持和专业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营造公平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引导企业开展全方位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决策、经费投入、研发组织、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实施“骨干企业创新跃升工程”。鼓励品牌企业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打造国际化品牌、开发副线子品牌,优化品牌营销体系、提升品牌运作能力。推进营销方式变革,加快调整以“跨季度订货会”为主的营销模式,主动对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开展基于海量客户数据的营销数据挖掘,实施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等营销策略,提升需求市场对接效率、效益。加强科技研发创新,鼓励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率先实施智能化改造,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3D打印等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战略投资等方式吸纳外部创新成果、创新团队,同步探索建立内部员工创业、创新项目跟投机制以及研发创新项目众包、众筹等新型创新模式,提升创新资源组织整合能力。至2020年,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120家以上,超100亿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

    实施“中小企业创新孵化工程”。全面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扩大对本市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采购范围。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展示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产品营销、对接战略投资资源。大力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各类创新联盟,实施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开展材料、技术团购,抱团拓展国内外市场,凝聚竞争合力。搭建创新合作交流平台,综合采取论坛峰会、创新咨询、专题培训、组织主题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引导外部智库、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与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带头人建立常态化互动联系,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寻找协作发展机会。

    第二节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以保障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立足高效对接企业创新需求,着力破解创新信息共享壁垒、创新资源配置障碍,多方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推动创新资源向有实力、有潜力的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创新企业高效配置。

    建设产业创新信息服务中心。采取由政府发起并提供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创投风投机构等关联主体广泛参与、协同合作的形式,共同搭建各类创新资源充分集聚、动态配置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同步建设联系各方主体的多边移动互联网平台,畅通创新资源供需对接渠道。整合公共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及企业内部研发中心资源,建立科研要素有偿共享机制。组织开展产业创新技术成果对接会、设计进企业等创新对接活动,促进第三方创新服务资源与制造业融合对接。加强与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机构互动合作,建立创新产品、创新项目动态数据库,密切跟踪企业创新进度信息,不断提升创新政策导向的针对性、引导创新对接的精准性、协助企业攻克创新瓶颈的有效性。

    构筑科技创新孵化保障链条。实施“大孵化”战略,加快建设完善三创园、洪山文创园、智能装备产业园、陈埭新区创新中心、金井高校科教园等五大创新载体,构建集科技金融、孵化转化、公共服务、国际合作、理论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孵化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晋设立创新孵化平台,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建“两中心两基地”,鼓励海西纺织研究院、中皮院、中纺院、食品院、哈工大等机构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试基地。

    打造开放便捷众创空间。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扶持政策,引导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依托三创园、洪山文创园等载体,引入一批国内外专业化运营团队,打造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创业示范基地。鼓励轻工学院、理工学院、福大晋江科教园等院校依托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和产学研合作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场所。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创客天地,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商务科研楼宇、仓库等资源打造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星创天地等新型众创空间。

    第三节 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优先位置,全面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多方汇聚智力资源,大力营造创新文化,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局面。

    开展人才招引行动。深入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海峡”计划、博士聚集计划和华侨新生代人才聚集计划,力争4年内引进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100名(个)、聚集博士人才200名、认定优秀人才2000名。制定多元创新人才认定标准,探索采取创新挑战赛悬赏、人才委员会推荐、企业自行申报、猎头公司招聘等多种方式,多方挖掘产业创新发展亟需人才。探索建设晋江人才信息采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人才盘点和缺口分析,及时更新人才能力、经验、成果数据,精准评估人才引进重点及其工作成效,全面提升招才引才针对性和人才使用效率。

    强化智力资源引进。将智力引进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补充,加快建设多部门、跨领域、多层次的智库体系,建立智力引进分类、分级标准和相应扶持政策,重点引进营销创新、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以及政府辅助决策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需的关键智力资源。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评估等政府重要决策环节以及政策、项目、规划后评价等方面,建立专家建言、评审常态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加快培育高端人才。实施高端人才“35620”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打造一支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创业激情的企业家队伍。建立以标杆学习、创新导师和海外访学为核心的“三个100”人才成长体系,每年挖掘、研究100名本地创新标杆人才案例,开办标杆学习课程;每年为本地创新人才提供100名海内外创新导师,提升创新能力;每年资助100名创新人才参加国际会议、考察、交流等海外访学活动,开阔创新视野。

    完善人才创业环境。深化工商注册、行业许可等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优化创新创业行政服务机制,破解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人事、社保、学籍等体制障碍,为人才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不断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建设人才大厦、人才驿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才安居园、专家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切实强化“激励+保障”人才政策措施。

    培育创新人才社群。鼓励创新人才以社团、研究小组、沙龙等形式,自发创立领域聚焦或跨领域人才社群,培育创新文化。制定以创新性和影响力为核心的创新人才社群、人才领袖认定标准,采取多元化方式给予政策支持。组织创新人才领袖、人才社群深入政府部门和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开展交流活动,传播城市创新文化。

    第四节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广泛发动、市场运作、创新推动”的原则,加快构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创新科技融资服务体系,探索网络金融服务模式,促使科技与金融的高效对接。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创投引导基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加快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多方吸纳社会资本做大基金规模,大力引进天使投资机构、投资人参与运作,为创新型、初创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探索设立风险共担基金,引导银行拓展科技融资业务,试点实施轻资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支持龙头企业战略投资、并购重组创新型中小企业。

    创新科技融资体系。以产业创新信息服务中心以及三创园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建设运作为依托,联合优质投资机构共同搭建科技金融信息平台,通过科技项目跟踪、优质项目挖掘牵引投资资金,促使项目与资本良性互动。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组建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担保机构,建设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出台配套措施推动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建立投(VCPE)、保(保险、担保)、贷(银行、小贷公司)、引(政府引导)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

    稳健发展网络金融服务。利用互联网金融参与度高、协作性好、中间成本低、操作便捷的优势,鼓励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创业资金进行高效融通和精准匹配,重点支持供应链金融、众筹孵化等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第五章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一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边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建立平等公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和投资范围突破市场准入瓶颈。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提高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以“三张清单”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限,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链条向中心集中。深化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筹建晋南行政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探索推进行政审批职能和监管职能适度分离,推动行政审批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明确权力主体和权力运行流程的政府“权力清单”和权责统一、主体明确的“责任清单”,实现部门权力、责任目录化和监管网络、监管机制全覆盖。全面推进扩权强镇”改革,扩大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争取按照管理服务人口的实际规模配置行政资源,扩大自主发展空间、提高社会治理效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制定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统一有效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和运行机制,推动专业性、技术性事务向社会组织转移。健全绩效评估与管理体系,强化行政问责制。

    第二节 深化民综配套改革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市场机制、开放体制、财税体制和科技体制,增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大力引导供给侧改革。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加快企业制度和产业组织创新,以企业新机制、产业新体系激发企业活力、整合产业资源、增强竞争优势,以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引导消费升级、开拓市场空间、提升经济效益,驱动产业转型、催生新兴产业。鼓励民企参与国企战略性改组,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员工持股,培育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和科学高效的决策经营机制。加快出台企业兼并重组专项政策、建立服务平台、设立并购基金,探索建立专业化服务机制,支持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兼并重组、品牌嫁接等途径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经营主体,推动“僵尸企业”整合重组、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引导企业在产能对接、产品错位、品牌合作、营销定价、原料采购等领域建立联盟机制,整合同业、跨业优势资源,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统筹管理财政科技资金。健全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加强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建立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机制,实行专家在线评审、招投标立项、第三方效益评估等制度,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推进科技服务产品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探索“科技服务超市”运作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机制。

    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复制推广自贸区可复制改革创新经验,探索构建与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探索实施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外资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备案制。优化口岸通关服务,提高通关效率,促进查验方式、管理方式、监管体制和作业流程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完善对外投资贸易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对外投资贸易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建设“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提高企业“走出去”便利化水平。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市镇财政体制,科学划分市镇两级财权、事权,规范市镇财力分配。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推动政策激励节点往“事前引导、事中扶持”方向调整,集中财力支持重大平台、重点环节和重大项目。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公开透明的涉企收费动态目录清单,推行“按实征收”制度,实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

    第三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

    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题,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制度、能力障碍,营造成熟和谐的新型城镇化制度环境。

    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晰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构建以政府为主,个人、企业、社会三方参与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新农合参保机制,探索实施新农合省内异地双向转移接续、“钱随人走”保费补贴跨区转移办法。

    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组建国有控股“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科学运作城建项目。研究制定社会投资回报和投资权益转让管理办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社会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探索通过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资产证券化、资产股权转让以及建设项目融资租赁、PPP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运营,融通城市建设资金。探索实行与居委会脱钩、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的集体资产运营模式,建立本市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流转机制。

    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住房保障“户有所居”、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补偿机制,推动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强化用地规模控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建立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推进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探索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实施安海、金井两个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系统性地推进“发展规划统筹、行政建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公共服务社会化”等改革措施,探索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增强辅城核心镇承载经济社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能力。

     打造海前沿高地

    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侨力和人文优势,大力拓展开放新空间、激活开放新动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第一节 加强开放平台建设

    进一步强化开放平台创新、拓展开放平台功能,构建“海丝”开放平台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升格提质。积极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完善泉州出口加工区功能配套,建设“三基地、四中心”,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配送、保税商品展示、保税研发、检测维修、跨境电商等业务,打造开放型经济核心承载平台和“海丝”前沿合作平台。

    提升开放口岸能级。完善围头港功能配套,推进深水航道、大型深水码头、码头泊位及配套堆场建设,拓展物流加工区、采购中心、展示中心、物流仓储、通关服务等功能区,探索发展第三代港口。提升泉州晋江机场客货运乘能力,争取增开、加密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至“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航班,拓展国际航空货物业务。加快晋江陆地港二期建设,多元拓展国际快件、港口物流、跨境电商等业务,打造现代化内陆口岸。完善海陆空口岸的快速交通连接,加强口岸之间“大通关”合作。探索跨区域“陆地港”、“飞地港”建设。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发挥“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作用,引导海外侨资侨企以晋江为支点融入大陆“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双边企业、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产品展销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打造一批侨商合作新平台。整合对外交流联系渠道、平台及资源,建设“晋江市侨胞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与海外重点人士、重点社团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强化“情源晋江”、“海外精英故乡行”、“中国寻根之旅”等交流活动品牌,密切与海外侨亲的交互往来,增进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的根土意识,增强海外侨胞的家乡认同感。

    第二节 培育外贸竞争优势

    主动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优化外贸市场布局,提高进出口产品质量层次,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提升出口竞争力。实施贸易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竞争力较强的出口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出口额超亿美元企业达到50家。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控,逐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深化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引导企业积极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兴贸易方式,大力拓展东盟、非洲、拉美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提高外贸新兴市场比重。强化外贸风险综合应对机制,降低企业对外贸易风险

    实施进口驱动战略。鼓励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扩大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突破。加大对“海丝”沿线国家(地区)重要资源、高端消费品的进口,培育大宗商品集散地和高端消费品销售基地,提高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节 拓展国际经贸合作

    主动对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协同推进“走出去”与“引进来”,提高集聚、运用和配置全球要素的能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融入港澳、欧盟经济合作走廊建设,着力引导龙头企业“走出去”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建设研发设计中心,直接切入设计、研发、营销等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战略转变。大力拓展东盟经济合作走廊,着力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到境外设立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打造一批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对接非盟(西亚)、澳新经济合作走廊建设,着力推动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营销中心、售后服务站以及并购海外销售渠道,以“走出去”带动产品“销出去”、初级资源产品“购回来”,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

    提高“引进来”水平。开展海外晋籍侨商目标群体分析,分行业、分地域建立重点晋籍侨商资源库,大力引进侨资侨企投资晋江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力转移,重点引进世界500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加强企业“引技”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国外技术引进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与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有效对接渠道。

    第四节 深化晋台交流合作

    发挥对台独特优势,深化晋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直接往来,推动晋台交流合作上新水平。

    深化晋台产业合作。构建晋台双向贸易投资互动发展长效机制,以“园中园”形式谋划设立晋台产业合作园,积极承接台湾高端机械、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转移。推进两地企业供应链管理合作,鼓励台商在晋设立贸易、营销、物流和采购总部,引导本土企业与台商共建研发、生产和销售联合体,把晋江打造成为“海丝”主要节点城市和对台延伸合作区。积极做好《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对接准备工作,大力引进台资金融中介机构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继续支持本地企业赴台上市融资,推动晋台金融合作取得更多成果。谋划建设两岸电子商务园,依托泉州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带来的综合政策优势,推动晋江特色产品对台出口,推动台湾特色优势产品便利进入大陆市场。继续加大晋台在研发设计、综合信息处理服务、设备租赁、经济法律咨询等商务流程服务外包(BPO)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晋台服务外包发展。

    推动晋台直接往来。加强晋台港口对接合作,建立更加便捷的晋台直航运输体系,推动围头港成为对台货运枢纽港,扩大对台货运直航规模。进一步规范对台小额贸易管理和服务,推动围头港成为大陆最大的对台小额贸易货物口岸。扩大晋台青少年交流交往,设立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洪山文创园“海峡两岸创意设计中心”。

    深化晋台文化交流。加强与金门岛、台湾本岛的旅游合作,开发提升“施琅”、“龙山寺”、“五店市”等涉台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闽台侨文化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晋台文体、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探索实施“定专业、定课程、定教师”教育合作模式。推动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南音、高甲戏、掌中木偶等特色文化品牌拓展台湾市场。实施晋台乡情延续工程,继续开展乡镇对口交流和同名村交流,办好对台民俗节庆活动,扩大晋台姓氏宗亲、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交流,强化亲情乡情联系纽带。

    第七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持“环湾面海、对接泉厦”,紧扣“一主两辅、一轴两带、多点支撑”布局结构,进一步强化空间统筹、优化城乡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要素集聚度,推动城市整体走向“沿江、沿海”时代,抢占环湾城市建设制高点。

    第一节 保障城市发展空间

    围绕“框定总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空间。

    框定总量。强化“底线”思维,研究确定全市建设用地“终极规模”,通过旧村复垦、土地整理、土地开发等多种手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135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7909公顷以内。

    盘活存量。编制实施低效空间再开发规划,建设低效用地数据库,建立健全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旧厂房、旧工业区、旧居住区、旧工商住混合区等城市低效空间改造升级、功能调整,挖潜利用城乡低效用地。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激励机制,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建立重污染、低产出工业用地退出机制,严格执行依法收回闲置土地或征收土地闲置费的规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购房政策,探索公租房、商品房共有产权制度,加快房产去库存化进程。

    做优增量。探索实施土地利用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建设产业项目分类分档、公开排序、动态管理的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差别化供地制度,探索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推动产业用地向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等区域集中配置,适度提高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投资强度,规划预留中小企业过渡性孵化用地,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

    提高质量。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提高区域平均容积率,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和供地方式,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统筹城市新区各功能区用地,鼓励功能混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加强开发区用地功能改造,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推动园区功能由单一生产型向城市综合服务型转变。

    第二节 健全城乡规划体系

    围绕“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目标导向,探索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保障城乡空间有序发展。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继续完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构建由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协同”的空间规划体系。组织编制产业空间布局、商业网点布局、组团片区业态和安置房底商业态等产业发展规划,健全与城市空间规划相衔接的产业规划体系。优化村庄建设规划,推动重点村编制环境整治提升规划,编制实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完善交通、市政、消防、绿化和城市景观等各类专项规划。

    健全规划管控制度。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制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强化规划底线约束和刚性管控。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发展目标、土地指标、生态界标与空间坐标“四标协调”。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构建“五机构六环节”规划管理架构,完善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规范规划决策审批程序,强化规划动态评估,严肃查处违反规划行为,提高规划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构建由城市设计导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技术规定等组成的规划许可管控体系。

    第三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按照“一主两辅,城乡一体”的基本思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突出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度、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提升主城功能品质。加快打造主城创新活力走廊、环湾高端商务走廊、城西交通会展复合功能区、和平中路临空经济活力区等服务功能集聚区,科学布局科教文卫体、休闲养老、广场绿地、道路停车、地下管廊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配套项目,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配套,高品质提升城市承载发展、服务市民的系统功能。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形态、街区道路、灯光夜景、建筑风貌、雕塑街景、绿地水系以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维护和更新改造,高品位美化城市形象。

    加快培育辅城功能。建立晋西、晋南区域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动晋西、晋南区域规划融合一体、产业分工协作、资源互补共享,统筹布局与中心城区等高对接的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晋西、晋南辅城成为空间相对集聚、配套高位对接、功能各有侧重的战略支点,支撑晋江全域融入厦漳泉同城化发展格局。晋西辅城要着重引导安海、东石两镇空间相向发展,加快建设纵向道路,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基地、高新产业园、现代物流商贸集聚区等载体平台,提升对接融入临空经济区、自贸区的协同能力,构筑联系泉厦两市的重要产业、文化、交通“功能高地”、与厦门翔安新城竞合发展的空港新城。晋南辅城要推动各镇域路网结构有序对接,促进英林、龙湖、深沪有机融入晋南辅城发展框架加快形成核心突出、功能互补的辅城发展格局,同步规划建设滨海运动休闲走廊、围头湾跨界经贸合作区、金井科教产业集聚区、深沪海洋经济成长区等载体平台,构筑闽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撑节点”。

    实施柔性城镇化战略。采取小规模改造、存量土地盘活、道路绿化、生态隔离以及公共服务业态注入、公共设施延伸配套等综合措施,打造现代产业园区、城市功能组团与田园风光有机组合的城乡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美丽社区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美丽社区。到2020年,打造24个美丽社区示范典型,培育40个市级美丽社区。

    第四节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智慧精细”的基本思路,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进一步健全机制、创新手段,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城市从分类管理向综合治理、突击整治向长效机制转变。理顺城市管理执法机制,整合优化城市管理部门职责,厘清市、镇、村三级管理职责,打造高效的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健全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及激励奖惩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和城市服务中的应用,逐步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主动自动一体化、监督指挥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推进管办分离、管养分开,探索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有序运营。强化城市管理分类指导,科学制定环卫保洁、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维护、小广告清理、绿化养护等作业标准。

    第五节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安全高效、绿色循环低碳”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综合交通互联互通能力。构筑“市际通达、市域顺畅、市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城市交通“畅达、协调、一体”发展。实施快速路、市域干道“7+5”项目,构建骨架路网体系,重点推进中部快速路、东部快速路、西部快速路、晋光路东延伸等快速路项目,贯通厦漳泉区域战略通道,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初步构建形成市域“三环七射”城市快速路网,实现市域内外路网的通达互联及点对点、片区对片区的高效便捷连通。完善杭深线福厦段晋江火车站及周边区域集疏运路网,建设福厦客专晋江南站及周边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推进城际轨道R1线,配合建设泉州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推进中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协同推进高铁站点、客运站点和公交枢纽等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成博览片区综合客运枢纽、福厦客专综合客运枢纽和陈埭闽通客运站,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转。

    提高市政设施配套能力。完善城市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体系,建设龙湖水厂四期、内坑自来水厂等项目,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探索低冲击开发模式和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加强中心市区内沟河、滞洪区整治,提高城市蓄水、滞水和渗水能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探索建设中运量快速公交线路,到2020年,建成“一镇一枢纽”公交站场,城市公交分担率提高到20%以上,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完善步行与自行车等慢行系统、公共停车设施。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充电桩布设。完善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处理管理机制,新建深沪污水处理厂、龙湖污水泵站,加大村级污水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提高到70%。布局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中心、建筑垃圾处置场和餐厨垃圾处置站等垃圾处置处理设施,探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收集利用率提高到20%以上,建筑垃圾处置率提高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100%。加快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探索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模式,提升市政管线的输送能力和建设标准。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能源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神华、福能晋南等热电联产项目,探索建设生物质能源利用中心等新型能源设施,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建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输发用”一体化智能电网模式,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推进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到2020年新增变电容量128.4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202公里以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电网保障水平。推进燃气管网建设,推动燃气管道向晋西、晋南辅城延伸,到2020形成两气一网安全稳定供气格局市区燃气普及率提高到98%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水利保障体系,加快建设一批蓄引调水工程,重点实施雨洪资源利用示范和湖库连通、龙湖虺湖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启动金鸡闸引水通道第二工程湖库连通工程至各供水片区的供水通道建设,构建“双水源双线路”供水格局。建设一批农村规模化水厂和供水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灌区渠道配套改造、涝区治理,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完善宽带普遍服务机制,优化城域网和骨干网,推动光纤入户。构建泛在、高速、安全的无线城域网,提升城市无线宽带接入能力和覆盖范围。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无线+有线”的传感网建设,建设晋江感知网综合信息交互平台。加快政务网改造升级,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统一的政务综合办公平台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完善各类数字平台,建立数据整合机制,推动平台系统融合对接,建设“八位一体”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加快建立市民卡服务体系,推广公众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智慧民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全方位智慧民生”,构建便捷公共服务环境。加强网络安全长效化管理,提升基础信息网络和核心要害系统的安全可控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海堤、水库、山围塘等除险加固工程。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密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及地震宏观观测点,扩大地震预警信息自动接收及应急处置系统覆盖面,提高地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建设气象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综合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地质性灾害防治、森林防火、人防消防、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海洋与渔业安全、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避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八章 推动三农全面发展

    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藩篱,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第一节 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龙头,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主体整体竞争力。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至2020年,新增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

    做优现代都市型农业。实施田园风光项目,推动都市农业、高效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巩固晋南区域胡萝卜和金井渔业种苗等特色产业,提升东石镇“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扶持发展花卉种苗培育、生态旅游等林业经济项目,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引导非禁养区域内符合条件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农科教结合和农业“五新”推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深化校地合作,打造农业科技示范点,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探索推动农业产业与信息技术、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融合发展,鼓励跨行业产业组团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农产品流通产业,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培育发展一批品牌农产品。深化晋台农业合作,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拓电子商务,鼓励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建立“农户—家庭”有效链接。

    健全农业保护监管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支持保护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平台和农资监管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检测,实施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第二节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居住环境

    分类推进村庄建设。重点加强人口规模较大、区位较优越的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空心村等自然村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积极培育历史文化型、自然风光型、城郊休闲型、民俗风情型等特色村。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创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机制,统筹整合涉农政策、资金和项目,实行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资金预拨制。大力实施村庄整治规划,有序推进石结构房屋及危房改造,强化垃圾处理、道路改造和硬化、卫生改厕、村庄绿化和污染整治,培育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型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到2020年,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25个,培育市级美丽乡村60个。

    第三节 确保实现全面脱贫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实现全面脱贫。

    健全扶贫工作机制。每年确定一批市级帮扶村,坚持整村推进、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信贷倾斜支持,对低收入农户发展致富项目贷款实行贴息扶持。创新扶贫工作社会参与机制,加大对口帮扶和智力支持,每年安排一批高校毕业生开展“三支一扶”。

    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向乡村布局,带动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加大对贫困村道路、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等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夯实贫困村发展基础。

    实施精准扶贫。按照“六个精准”和“四个一批”的要求,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特困人员、居住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贫困人口,采取针对性分类政策,提升政策精准度。重点抓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确保做到精准识别、应扶尽扶。继续实施革命老区村建设三年规划,力争到“十三五”期末,老区村农村经济总收入、村集体收入增幅、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第九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引领,着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培育绿色低碳经济

    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再生利用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居民大件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回收利用,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循环化改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集中供应、废弃物集中回收、污染物集中处理体系,推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企业清洁化生产行动,落实重点行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引导企业实施石粉石渣、陶瓷废弃料、鞋服边角料、制革废料等固废循环化、资源化利用,确保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构建低出高进、优胜劣汰的产业发展良性机制。全面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先进技术,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节能监控。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厉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加快淘汰集中供热地区非电燃煤锅炉,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全市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加快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鼓励再生水、中水回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

    大力推动低碳发展。开展低碳生活全民行动,加强绿色消费宣传引导,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推进绿色工厂、绿色村(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创建活动,培养公民绿色消费的意识和行为,推动公众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办法,扩大可循环利用产品和可再生产品采购比重。搭建绿色供应链促进平台,引导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推动产业整体向“绿色”转变。

    第二节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注重污染源头防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深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大气污染监测点位建设,建立大气污染预报预警体系,实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实施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脱尘工程,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巩固陶瓷行业治理成效,推进石粉资源化再利用,严格控制工业大气污染。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露天烧烤、焚烧垃圾、餐饮油烟、道路扬尘等污染源排放整治,持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严格控制PM10PM2.5污染水平。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市域水系、15条生态水域、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逐步净化水域环境。巩固畜禽污染整治成效,推动所有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施全过程综合治理或实现生态种养。深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和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构建“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生态水网。加强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进皮革、电镀、铅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废水深度治理,严控重金属污染。

    深化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土壤污染监测能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建设用地污染防治,开展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排查,建立国家级、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开展已转产、搬迁、关闭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排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逐步推行用地土壤环境强制调查评估制度,实施建设用地土壤分类管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区域生态系统支撑能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落实“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区域开发政策,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健全主体功能区划管理机制。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严格落实用途管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生态保育功能区建设,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湿地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域的有效保护。加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规划建设,扩大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

    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山体、水源地生态修复建设,持续推进紫帽山、灵源山等重要山体林分改造,实施废弃采石矿坑生态修复工程,强化“四库一湖”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近岸近海生态建设和环境修复,保护湿地生态屏障。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推进崩岗治理、坡耕地治理、生态修复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抓好主要溪流两旁、交通干道两侧、水库和城镇周边一重山等重点区域的水土保持。加快田园风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各异的乡土文明图斑。

    加强造林绿化工作。深化“四绿”工程,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重点建设以市树市花为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功能森林斑块和以重要交通干线、重点流域两侧为依托的“绿化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碳汇能力。到2020年,新增完成植树造林绿化8万亩,可计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大环保管理格局。成立生态建设工作委员会,建立生态文明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环保工作“七大体系”。建设城市环境复合监测网络、数据共享管理中心、环境决策支持平台等智慧化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效能。探索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和资源产出率的统计方法。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的属性和特点,对水域、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监督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机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严控水、土地、海洋资源、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将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并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技术,定期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质量。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用能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探索建立湿地、海洋、水土保持、耕地及土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创新环保监管机制,实施环境网格化监管,探索推行痕迹监管模式,健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委托运行机制、“河长制”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市场准入。

    第十章 提高民生幸福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共治共享”,高标准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免费教育向学前延伸,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至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市独立幼儿园总数80%以上,形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对接“全面二孩”政策,调整扩大幼儿园、中小学建设规模。顺应新高考政策改革,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办学,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优化中小学资源配置,继续推进中小学扩容、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提升等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大财政资助力度,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定群体和特教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优化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招生政策,推行“多校划片”,保障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入学。

    加快发展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中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人才的专业,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建立智能装备、制鞋等行业实体性职教集团,建设一批共享型实训基地。加快福大晋江科教园建设,推动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专升本”,积极推动中职院校“升格提质”。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学习型家庭、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引导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晋江市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力争到2020年,城乡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比例分别达60%30%。加大市镇村三级老年学校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镇级老年学校实现全覆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制度,确保农村专任教师的市级培训率达80%以上。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监督约束长效机制,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深化“名师名校长”工程,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实施教育人才“5121”引育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教育人才,力争到2020年,新增引进100名优秀教育人才。

    推进教育机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的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将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基本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和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调整完善初中教学质量奖测算办法。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和城镇教师农村任(支)教服务等制度,促进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探索国际化学校的引进和管理保障机制,加快培育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育资源。

    第二节 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进一步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加大医疗卫生单位迁改扩建力度,新建一批特色专科区域领先的医疗联合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到2020年,力争新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3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民营医院,满足民众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建设区域人口健康及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协会组织、学科专家等高端医疗资源对接,开展跨区域远程医疗协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落实医师定期培训制度,提升卫生队伍整体水平。健全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可达性,到2020年,力争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整合市镇村三级卫生和计生资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试行医院人员编制使用备案制,探索采取“聘用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制约医护人员合理流动的体制障碍。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责权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落实院长经营自主管理权。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全面实行总额控制下的按月预付、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种复合付费方式。健全完善医患纠纷处置长效机制,依法打击“医闹”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鼓励开发补充医疗保险和健康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提升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能力。顺应国家生育政策动态调整进程,全面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职能,推动计划生育管理由控制出生人口数量向提供公优质生育服务转变转型。普及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增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强化出生缺陷的预防和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以及失独、独生子女伤残等特殊家庭各项帮扶政策。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建立更加公平、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开展社保“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实施。强化社会保险费征收,推动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外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制度,完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等多元互补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多元补充养老保险的机制。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龄事业专项经费、老年协会专项扶持经费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定额增长机制。鼓励建设综合性镇村级老年(老干部)活动中心,完善老年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市级社会福利中心、镇级敬老院、村级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推广建立集村居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和敬老院“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市镇村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0年,镇级敬老院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85%以上,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基本服务。积极发展“智能化养老”,建设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和租赁补贴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租售并举,满足城镇低收入、中低收入、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农村石结构及危旧房屋翻建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任务。打通存量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积极稳妥收储、租赁存量商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房源。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项救助资源,建设救助资源综合信息平台,推动救助方式向精准救助、分类救助和“造血式”救助转变。健全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到2020年,力争低保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水平的45%。深化“救急难”工作,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大留守妇女儿童、生活无着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的关爱保护力度。稳步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封顶线,扩大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拓宽慈善工程覆盖面、救助面,提高慈善工作水平。构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8+1”救助体系。

    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民办社会组织参与扶残助残机构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残疾人救助制度,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残疾人生活和福利保障水平

    第四节 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就业增收,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失业登记等服务机制,推动就业服务标准化和属地化。完善政府购买培训制度,引导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和校企合作模式培训,强化就业技能、职业资格培训。健全就业援助机制,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失业预警和就业应急预案机制,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优化创业服务环境。进一步强化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构建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一条龙”工作机制。组建创业导师志愿团队,加强创业培训指导服务。建设晋江市创业项目引导目录、创业项目信息公共交换平台,为创业者、创业资本提供专业对接服务。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协调增长机制,健全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劳动工资报酬的合理增长。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强化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第十一章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打响晋江文化品牌,增强城市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居民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突出文明道德风尚培育,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大力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创新推广乡规民约、家训家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传统文化、闽南文化、乡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实城市公共环境秩序管理,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和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建设的社会参与度。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公共文体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坚持文化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城镇新建居民小区、新农村建设必须按规定配足文体公共服务资源。继续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草庵公园、传媒大厦等大型文化设施、传媒设施建设,推动镇级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探索推进镇级图书馆建设,建成“一公里半径”城市图书群。全面建成数字化档案馆,推动档案资源合理配置。实施广电“互联网+”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电视台全台网建设,做大做强新媒体中心和网络广播电视台。

    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网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加快公共文化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资源社会共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挥文艺协会和文化名人资源优势,扶持创作一批具有晋江地域特色文艺作品,推动“大美晋江”惠民舞台工程等精品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向来晋务工人员直接输送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深入挖掘晋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文化内涵,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五店市、草庵等综合性交流平台,打响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发掘文化艺术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施传统村落与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行动,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实施“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加大“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力度,发展和培养一批基层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抓好《文物保护法》宣贯,增强市民文物保护意识,落实文物保护措施。继续办好自行车、沙排等重大体育赛事,大力引入高端赛事资源,打造体育文化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体育设施建设,选址建设“晋江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少体校新校区,扩大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覆盖面,满足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健身指导和体质监测,大力推广创新体育健身项目,引导更多城乡居民参与健身锻炼,力争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重提高到4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政事分开”原则,健全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企业管理体制;开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推动戏剧中心、文化中心、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吸纳各界人士参与管理。创新公共文体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体事业。

    第三节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三园一基地多节点”文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对接全省文化产业“310行动计划”,积极发展报刊服务、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创艺等文化内容产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网络传媒、广告等生产性服务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制造业,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规范文化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发展版权代理、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文化产品拍卖等中介机构,提升文化流动市场服务保障水平。健全文化产业推进机制、人才保障机制以及统计管理、政策支撑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形式、多渠道进入文化产业。大力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盘活戏剧中心、文化中心、晋江大剧院等文化场馆资源,探索组建国有控股体育赛事策划、演艺公司积极承接台湾创意产业转移,打造全国特色晋台创意设计产业合作基地。

    第四节 拓展对外文化交流

    抢抓东亚文化之都和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机遇,在更高站位、更高平台上开展对外文化宣传和文化交流,扩大城市影响力。

    建设晋江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境内外宣传媒体和境外主流媒体开展战略合作,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和日韩等东南亚邻邦的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友城缔结工作,推动南音、戏剧、书画、陶瓷等晋江特色的文化精品走向国际。继续办好鞋博会、国际自行车赛、CBA联赛晋江主场等重大赛会,扩大城市影响力。

    第十二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把依法有序、公平正义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原则,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服务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化实践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推进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侨务和对台工作,团结和凝聚各界人士,巩固统一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基层民主。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法治环境。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体制,推进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重大执法决定事前听证制度、法制审核制度和重大处罚备案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完善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相结合的集体审议制度,实行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不断扩大民主参与,支持智库发展,完善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切实保障司法公正。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法,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全面推进审批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完善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的机制。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社区矫正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第三节 加快建设诚信晋江

    健全社会信用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

    加强信用主体诚信建设。加快推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建立以重点职业人群为核心的自然人信用管理,建立健全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各类行业准入管理企业的信用监督。加快建立完善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信息和信用档案。

    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设覆盖全市的信用信息征集记录和查询应用网络体系。支持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征信系统,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社会征信系统之间信用信息的共享互补,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管理相对人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多部门、跨地区信用惩戒联动机制,建立失信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运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有序开发制度,完善信用服务机构自身信用建设和服务市场监管体制。健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和信用信息侵权责任追究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型,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

    第四节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着力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治理主体多元、服务方式多样、运行机制协调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众权益、社会平稳运行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中心、民众咨询投诉中心和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联动指挥中心效能,推动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水平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优化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和市民化积分管理优待政策,提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自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利监督为重点,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自治机制,探索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等村(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完善社区“十个一”服务设施,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进社区,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互动”,加快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力争至2020全市持证社会工作人才达800人以上,民办社工机构数量达15家以上。健全社会组织运行、监管制度体系增强社会组织承接公共管理事务的能力,推动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力争到2020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18扩大志愿者规模推动志愿者工作社会化。

    第五节 深化平安晋江建设

    依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宽民意沟通渠道,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广大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实战指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织密点、线、块、面、网五张治安防控网。夯实防控体系基层基础,持续推进“天网无缝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物联网安防小区建设拓展社会治安综合保险保障责任内容,推动三级巡防队伍专职化运作,进一步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暴恐、邪教等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群众安全感。

    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切实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等反映民意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组织反映民意的机制,重视和关注网络民意,完善社情民意收集、回应机制。全面推行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实行受理群众诉求首接首办责任制,完善初信初访办理、律师参与信访工作、信访听证、专案评审等长效工作机制,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深化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协商关系三方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落实职工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和享受社会保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指导企业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营造依法用工社会环境。加强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制、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企业和职工参与、法制保障的工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创新矛盾预防和调解机制。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使之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审批的必备环节。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构建分级监管体系。突出预防治本,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和高危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预警应急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特、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实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工程,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第三方参与安全生产服务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建设,落实食品药品监管责任。健全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药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机构。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进程,健全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制度,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管理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第六节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决策的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建立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清单和问责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第七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完善军民融合机制。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和驻晋部队建设,建立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衔接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做好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积极推动军民科研融合,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信息平台,提高军民技术转化效率。积极引进军队科研院所、大型军工开发项目。逐步建立完善军民通用物资储备机制,鼓励和引导民企参与军品建设领域。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与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改善规划实施环境、加强各类资源调控配置,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规划落实。

    第一节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要切实加强规划宣传发动、衔接分工和监督评估,建立责任明确、衔接有序、管理规范的规划运行机制,保障规划纲要有效实施。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对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目标、预期性目标和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市政府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谋划任务举措、明确进度要求、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规划纲要落实到位。

    加强规划衔接平衡。加强规划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特别是加强与约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加强规划纲要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协调,建立健全以规划纲要为依据的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实施机制,逐年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形成中长期规划逐年落实、动态实施的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汇报、通报规划执行情况,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规划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

    加强规划评估考核。健全规划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提高规划评估的准确性与广泛性。建立健全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对创新转型、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规划是全市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规划的落实也需要群策群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宣传展示工作,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集全市之力、各方之智共同落实好规划。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以项目支撑规划、以资金保障规划、以政策配套规划,加强公共资源配置调控,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建立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在创新能力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承载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等方面,持续策划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支撑规划布局落地生效、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健全招商项目全链条服务、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等工作机制,探索项目精细化管理,驱动项目实施全面提速。

    加强财政资金保障。统筹财政收支,强化税源培育,不断提升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能力。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领域、重点任务,科学编制年度预算,优化财力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创新服务、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投入。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密切联系发展实际和宏观环境变化,重点围绕促进创新创业、产业转型、人才引进、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关键领域,加强政策研究、政策储备和协调落实,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主动对接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选择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前瞻领域,探索实践先行经验,争取上级政策资源,争创发展新优势。

    附件:1、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十二五”完成情况及“十三五”预期目标表

    2晋江市“十三五”规划支撑项目表


    附件1

    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十二五”完成情况及“十三五”预期目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二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
    预计完成情况

    “十三五”预期目标

    绝对值

    年均增速
    %

    绝对值

    年均增速(%

    绝对值

    年均增速(%

    经  济  发  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652

    12.7

    1620

    11.2

    力争突破2500

    8.5左右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6

    0.7

    18.6

    0.6

    22

    2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1008

    11.1

    1083.4

    12

    1588

    8

    #工业增加值

    亿元

    ——

    ——

    1020

    12.1

    1499

    8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628

    16.2

    518

    10

    830

    10

    2

    工业总产值

    亿元

    4478

    16.5

    4086

    15.1

    6600

    9.5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亿元

    4105

    17.2

    3635

    15.8

    6000

    10

    3

    人均GDP

    97463

    12.4

    78550

    10.2

    115000

    7.9

    4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亿元

    230

    18.1

    200.29

    14.9

    268

    6

    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00

    17.2

    117.2

    21

    155

    6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66

    22

    907

    23.1

    1600

    12

    其中:工业投资

    亿元

    424

    21.5

    283

    11.6

    500

    12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598

    18.7

    503

    14.1

    810

    10

    7

    自营出口总值

    亿美元

    37.9

    11.5

    78

    28.5

    104

    6

    8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8.4(历史可比口径)

    6

    5.2(验资口径)

    ——

    6.6(验资口径)

    5

    转  型  升  级

    9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38

    ——

    32

    ——

    34

    ——

    10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

    工业产值的比重

    %

    ——

    ——

    15.6

    ——

    20

    ——

    11

    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

    产值的比重

    %

    ——

    ——

    11.8

    ——

    25

    ——

    12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

    %

    2.6

    ——

    2.6

    ——

    2.8

    ——

    13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

    ——

    3.7

    ——

    10

    22

    14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

    ——

    19

    ——

    25

    5.6

    城 市 建 设

    15

    城镇化率

    %

    65

    ——

    65

    ——

    70

    ——

    16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90

    8.4

    107

    12.3

    117

    1.8

    17

    中心城区人口

    万人

    90

    11.1

    119

    17.6

    128

    1.47

    18

    城市公交分担率

    %

    ——

    ——

    15

    ——

    20

    ——

    民 生 改 善

    1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31400

    ——

    46200

    8

    20

    恩格尔系数

    %

    ——

    ——

    34.5

    ——

    33左右

    ——

    21

    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3.65

    (户籍人口口径)

    ——

    4.56
    (户籍人口口径)

    9.8

    4.1
    (常住人口口径)

    10.7

    22

    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

    4.6

    (户籍人口口径)

    ——

    5.13
    (户籍人口口径)

    6.5

    4.88
    (常住人口口径)

    11.9

    23

    低保标准占最低工资比例

    %

    ——

    ——

    42

    ——

    45

    ——

    24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

    ——

    30

    ——

    35,力争40

    3.1以上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0.3

    ——

    0.3

    ——

    0.3

    ——

    26

    城乡社保综合覆盖率

    %

    ——

    ——

    72

    ——

    90以上

    ——

    27

    户籍人口数

    万人

    109.2

    0.57

    111.8

    ——

    116.6

    0.84

    生 态 文 明

    28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
    /万元

    五年下降17%

    下降17%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29

    万元GDP用水量

    立方米

    ——

    ——

    49

    ——

    40

    -4.1

    30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率

    %

    ——

    ——

    ——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1

    单位GDP建设用地

    公顷/亿元

    ——

    ——

    21.7

    -10.7

    15.2

    -7.4

    32

    耕地保有量

    万亩

    ——

    ——

    26.1

    ——

    26.9

    ——

    33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

    85

    ——

    85

    ——

    95

    ——

    34

    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

    %

    ——

    ——

    95

    ——

    100

    ——

    35

    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

    年均削减3.1%

    待上级核算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6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

    年均削减1.6%

    待上级核算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7

    氮氧化物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

    年均削减3.1%

    待上级核算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8

    氨氮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

    年均削减1.68%

    待上级核算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9

    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占比

    %

    ——

    ——

    95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40

    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

    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

    %

    ——

    ——

    81.6

    ——

    85

    ——

    41

    PM2.5日均浓度达标天数

    ——

    ——

    354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42

    可计算森林覆盖率

    %

    16.5

    ——

    18.5

    ——

    23

    ——

    4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11.4

    4.8

    11.37

    4.8

    13

    2.7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平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22015年常住人口为206.5万人,2020年常住人口按211万人计算。

     

    附件:2晋江市“十三五”规划支撑项目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