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1-17 17:41 浏览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1222日在晋江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晋江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王明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晋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攻坚三大任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顺利完成市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是牢记嘱托、拼搏奋进的五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的殷切嘱托,始终把晋江经验

    作为制胜法宝,充分激发全市上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成功申办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开创县级城市承办国际综合赛事先河,经受住疫情的大战大考,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突破29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长4.7%、达252.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万元提高到4.8万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四,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位列全国县域第二,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为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晋江经验新实践。

    这是坚守实业、创新赋能的五年。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心无旁骛做实业,坚定不移强创新,加快构建“4341”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前列。实体经济蓬勃发展。加快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全链条升级,多维布局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打造1个超两千亿、1个超千亿、2个超500亿、2个超300亿的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筑链成势。产值超亿元企业1165家,上市企业增至50家,2家企业入列全国民企500,规上工业产值超6900亿元,跑出年均增长600亿元的晋江速度科技创新动力澎湃。国科大、福大科教园等大院大所纷纷落地,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升格本科,三大本硕高校、九大科研平台形成多核驱动。高新企业保有量突破400,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1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6%。集聚院士工作站19个,高层次创业团队106个,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9支创投基金进驻运作,撬动80亿元社会资本。国家(鞋服和食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基本建成,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支撑坚实有力。持续开展项目攻坚主题年活动,比拼六大两新基地建设,滚动实施扩能生根、强链补链、数智技改等项目775个、完成投资600亿元,签约招商项目583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晋华、渠梁等高新项目实现量产,国际鞋纺城、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培育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5个,企业上云上平台1000家。

    这是内外兼修、为民建城的五年。我们全面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泉州环湾发展,扎实推进产城人融合,宜居宜业的质之城近悦远来,获评国家生态市、全国农村双创典型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快递示范城市。世中运筹办扎实推进,首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出彩举办。片区建设如火如荼。16个组团(片区)压茬推进,建成现代小区92个,改造老旧小区35个,投用保障性住房1.6万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9.3%城市功能提档升级。完成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391个,“152030”快速交通圈基本成型,公路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6.9倍。在泉州率先启用智慧停车系统,新增停车泊位7294个。新铺污水管网263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村村覆盖,污水日处理能力达49.5万吨。新建公园绿地74.3公顷、生态绿道48公里,30个体育场馆如期建成,九十九溪田园风光、二体中心、足球公园、南岸公园等公共空间开放迎客,市民尽享绿色休闲生活。城乡颜值持续提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铁腕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流域水质持续向好,连续五年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空气优良率连续两年达100%,群众环境获得感稳步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翻番,新增3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成3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镇、2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形成一批晋江样板

    这是改革图新、开放融通的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方位融入新发展格局,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营商环境显著提升。始终把民营企业当成自家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建成一门式行政服务大厅,政务数据实现全量汇聚,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达98.75%,市场主体突破25万户,减免企业税费188.4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28亿元,不良贷款率从4.9%降至1.5%以内,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点改革纵深推进。新增1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成为全省首批集成改革试点县,圆满完成三块地19项试点任务,多项首创成果被国家采纳。市属国企完成两轮重组,资产规模超1600亿元,培育2A级以上企业6家。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一网通办。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1.79万亩、老旧工业厂房1480亩。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国际邮件互换局落地运营,鞋纺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陆地港升格为国际港口,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5.8%,外贸出口累计增长63%。缔结国际友城2对。向金门供水超1600万吨,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走深走实。

    这是倾情民生、共享发展的五年。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民生支出441亿元,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惠民实事暖心实施。办成为民实事125件、民生微实事超千件,四帮四扶困难家庭2194户,在全省率先开展长护险试点。全市慈善组织累计捐赠14.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5万人次,荣获中国十大慈善城市,城市公益慈善政府支持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公共服务扩面提质。新增优质学位5.9万个,每千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增至3.13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增至41.1张。清华附中晋江学校、泉州五中桥南校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高端资源接续落地,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成为全国县域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安平桥、草庵摩尼光佛造像、金交椅山古窑址入列世界遗产名录,五店市、梧林传统村落成为闽南文化活样本,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福建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市。城市安全保障有力。团结全市人民同心抗疫,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化推进系列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在全国首创六守六无平安创建机制,扫黑除恶斗争顺利收官,强基促稳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53%,获评全省平安先进市。

    这是担当作为、依法行政的五年。我们牢记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只争朝夕,担当作为,说了就干、干就干成成为政府系统鲜明标识。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一般性支出压减30.29%三公经费下降52.62%。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强化审计监督、效能监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建议953件、政协提案1068件。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同时,民族宗教、统计档案、防灾减灾、老区建设、对口帮扶、老干老龄、工青妇儿、红十字、残疾人、地方志、退役军人、国防双拥、海防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困难比预想的多,成效比预想的好。我们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

    (一)稳中求进,经济彰显韧性活力。科学应对疫情冲击、能耗双控和外部环境叠加影响,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落实活动,解决企业困难290项,促成产能协作30亿元,新增企业贷款140亿元,兑现惠企资金23.67亿元,企业降本减负7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5家、限上商贸企业323家,预计规上产值增长15.2%、限上销售额增长31.5%。拓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综保区“9610”“1210”通关模式正式运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90亿元。家博会、体博会、食交会交易额超500亿元,我们用匠心创意成就晋江国货之城美誉。

    (二)聚力转型,产业加速创新升级。开展百大项目攻坚大比拼,新增策划和签约项目375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渠梁二期、胜科纳米等96个项目先后落地,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固投增长7.5%,工业投资增长10%。泳装协会与龙头企业开展品牌战略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在全省县域率先成立科创委,福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启用,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落地运营,超高端人才社区温馨投用,金融广场获评泉州金融服务集聚示范区,净增高新企业150家,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61家,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7家,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超300家,入选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强县,晋江制造出征太空,安踏入围全省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百宏成为泉州首家智能标杆工厂。

    (三)建管并举,城乡建设提质增效。统筹推进114个城乡品质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09亿元。四大新片区实施项目84个、完成投资160亿元。12条道路建成通车,聚城畅通工程梯次推进。攻坚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铺开环卫保洁、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缆线规整等16个专项行动,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推行河长制项目绩效考评,完成河道清淤整治45公里,建成4标杆河湖,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接户率达82%。植树造林5200亩,绿化矿山迹地1669亩。认定第三批市级历史建筑12栋,新增3A级旅游景区2个,晋江经验馆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入围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大埔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对口帮扶长汀、上杭取得新成效。

    (四)系统推进,集成改革拓展深化。成全市工业用地调查,启动经济开发区改革,实施2个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产业空间盘活有力破题。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130事项实现一件事集成,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小时,二手房交易立等领证,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粮企改制重组。获批省级供销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县(市)。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477亩。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五)用心用情,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7.6%22件为民实事顺利办成。新增城镇就业1.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新增优质学位1.24万个,开办学校自办食堂30个,课后延时服务全面推行。新增养老床位509个,新改建社区治丧场所5个。新增名医工作室10个,在全省县域率先推行医疗机构一码通行

    (六)兜牢底线,城市韧性有力增强。科学精准应对省内突发疫情,坚决果断分级分区管控,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快严实细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建成投用,接种疫苗422万针次。持续强化控事故、保安全工作,全面打响消防安全综合整治雷霆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育78个标杆企业、22个示范片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分别下降24.5%23.1%。严厉打击各类网络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破案率提高18.3个百分点。严格履行粮食和食品安全责任,守牢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底线。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晋江经验为引领,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实干书写担当,走过了一段勇毅拼搏的历程,交出了一份逆势奋进的答卷,取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海内外500万晋江人,是创造奇迹的英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晋直属单位、驻晋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企业界人士和来晋创业务工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晋江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标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最大的不足在于城市要素集聚力、辐射带动力还不够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仍需突破,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对标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最大的制约在于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还不够强大,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还未形成有力支撑,产业空间、能源供给等要素制约仍然明显。对标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最大的短板在于民生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还有差距,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弱项。此外,个别干部的作风能力与现代化建设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发出在新时代新征程赢得更加伟大胜利和荣光的号召。全市政府系统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融会贯通起来,一体学深悟透,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扎实推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从战略全局高度,擘画了我省今后五年发展的壮阔蓝图。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晋江经验作为战略主线,进一步凸显了我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关键地位。我们要强化奋斗有我的使命意识,扛起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面融入国家、省和泉州重大战略,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个篇章、三大战略目标和一三七发展格局,在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在奋楫争先中扛旗领跑,在闯关夺隘中争创一流。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晋江经验引领,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一三七发展格局,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GDP突破4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320亿元,品牌之都、创新高地、品质城市三张金名片基本确立,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初步建成,共建共治共享县域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开启新征程,我们要自觉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发展这一鲜明主线,坚持产城人三者深度融合,全力落实七个着力工作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奋力攻坚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三大战略目标。重点抓好6个方面工作:

    —— 全力保持经济领跑。坚持以产聚人兴城,把产业作为立市之本,突出数字化、绿色化、园区化,全面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升级、未来产业多元化探路,全面推进产业空间重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生态。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万亿,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60%以上,经济开发区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434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集聚带动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县域第一方阵。

    —— 全力打造创新高地。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平台带动示范效应大幅提升,政产学研用创深度融合,一廊两区多平台高品质科创空间基本成型,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20亿元,高新企业突破1100家,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35%,各类高层次人才超7000名,引育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博士、10000名硕士、20000名技能人才,建成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

    —— 全力创优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产业空间、环境容量、能源供给等要素制约有力破解,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主体保护更加充分有效,法治保障更加健全有力,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力争到2026年,营商环境各项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 全力构筑宜居之城。坚持以城留人促产,强化城市服务产业发展、保障美好生活的定位,全面融入泉州一湾两翼三带发展格局,以新城建理念,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强功能、提品质,兴业态、聚人气。力争到2026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2%,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先导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城市格局加速成型,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有力落实,城市要素集聚力、发展承载力显著增强,实现城市能级和城乡品质双提升。

    —— 全力推进共同富裕。聚焦群众更高品质生活,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升。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益慈善全面发展,美好生活更有品质,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晋江,为产业发展、城市繁荣注入源源活水。力争到2026年,新增优质学位5万个,每千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提高到4.2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提高到45.5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万元以上。

    —— 全力促进平安祥和。全面应用全域网格+数字治理新模式,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共建共治共享县域治理格局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三、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一三七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出口商品总额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8个方面工作:

    (一)提升产业能级,保持经济领跑优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建“4341”现代产业体系。

    1、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扎实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转型,制定陶瓷、泳装等行业技术标准,加强功能性材料、智能化分拣包装、高性能陶瓷等新技术新材料研究攻关,实施强链补链项目108个、年度投资93亿元,重点推进百宏涤纶工业丝、华宇织造等12个超10亿元重大项目,落地绿色智能印染、面料后整理加工企业15家以上,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扎实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子基金,对接落地10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开工建设颖华、中探针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渠梁二期P1工程、胜科纳米等5个项目,探索设立集成电路职业学校,加快建设邻里中心、芯动家园人才公寓,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园提质增效,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内存生产基地、封装测试基地;巩固智能装备产业优势,围绕机器人上下游、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机械部件、纺织制鞋机械等领域,重点推进上工申贝、东风井关动力、海纳智能化成套设备等15个高端项目,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医疗健康产业,重点推进医疗器械微工业园等4个项目。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计划,组建明星梯队企业培育库,筹建品牌授权中心,新增规上企业超400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5家,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

    2、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打造全省县域数字化应用第一城。开展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行动,组建产业大脑运营公司,举办首届数字经济峰会,组织数字化公益诊断、学习培训20场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80个,建设35G智慧工厂,新增4家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企业,培育5个泉州数字化车间。集聚5家信息系统服务商,引进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3家省级应用标杆企业,推动4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80%以上。

    3、塑造高质量产业空间。坚持优空间、增效益,强链条、促变革,树标杆、作示范,以资源要素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裂变升级。推进7个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带动每个专业园实施标准化项目1个以上,规上企业入园率提升到30%以上,打造泉州示范样板。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改革,统筹一区多专业园空间布局,试点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实行差别化资源配置机制,全力推动五个增效,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上企业亩均产值增长8%以上、亩均税收增长5%以上。推动洪山文创园提质增效,打造文创产业聚集新区。适时启动青莲工业区改造。深化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出台建设用地全流程监管机制,推进三年双万计划,每个镇域至少实施1宗老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打造东石、英林、永和3个连片改造示范项目,盘活老旧工业厂房2500亩以上,清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3000亩以上。

    4、提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专业化升级,加速产业价值链两端攀升,打造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立中心市区重点楼宇数据库,引进专业运营商,植入现代商务、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等业态,打造一批亿元专业楼宇。加快鞋纺城、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向综合平台升级,实施智慧物流、空港物流项目14个,推动动车站开通货运站场功能,积极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效运营国际会展中心,加快展会资源集聚,做大会展经济。创新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产品,设立期货交割仓库,新增上市挂牌企业5家以上,晋金私募汇规模超100亿元,供应链金融超80亿元,政策性担保业务总额突破10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13%以上,争创全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试点县(市)。

    5、比拼攻坚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统筹新老基建,以高效益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分级调度、要素保障机制,加快五个一批项目梯次转化,实施重点项目889个、完成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储备项目400个,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坚持全员大招商,完善招商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发力科技招商、央企招商、基金招商,签约项目130个以上、总投资650亿元以上,超10亿元项目20个以上。实施国企第三轮整合重组,推进实体化运作项目114个,年度总营收突破100亿元,新增2A+企业1家。

    (二)激发创新动力,汇聚强劲发展动能。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1系统布局科创版图。深度融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加一廊两区多平台落子布点。以世纪大道为主轴,串联金融广场、洪山文创园、三创园等载体,大力培育科技金融、科创孵化、技术经纪、研发设计等新业态,加快打造混合型创新创业活力走廊。开工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做强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支持三创园创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适时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快打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的科创新区。提速建设福大科教园二期,深化福大晋江微电子研究院运作,落地福大微电子学院,加快打造金井产教融合区。健全科研平台评估管理机制,促成中轻科研板块整体落户,实施技术服务和产学研项目100个以上,新增3泉州级以上双创载体,推动科创平台市场化运营、科创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打造科创产业策源地。

    2、壮大创新主体群落。开展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办好青年企业家混沌创新班,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深入推进规上企业三个覆盖工程,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25%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增至95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深入推进高新企业倍增工程,高新企业保有量突破500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超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15家。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创建绿色鞋服、休闲食品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推进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行动,完善政策+平台+项目+环境引才育才体系,引育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企业研发人才600名以上,培训技术经纪人300人次以上,选任科技特派员100名以上。实施技能晋江行动,支持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学院扩容建设,探索设立综合性技能人才配置中心,培养产业急需技能人才。健全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探索布局人才飞地,造优人才活跃社群,广聚英才而用之。

    4、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市科创委统筹作用,健全政策精准引导、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实施晋商资本鲑鱼工程,组建产业创投母基金,扩大高企贷、科技贷、信易贷惠及面,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80亿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七个一体系,办好海峡杯系列创新赛事,启用中关村中试熟化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专利导航、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引进技术转移机构3家,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登记技术合同2亿元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以上。

    (三)拓展潜力空间,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立足晋江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突出做好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体育经济、文旅经济等文章,深挖发展潜力,拓展增长空间。

    1、壮大海洋经济。开展海洋经济三年行动,大力实施“1341”计划,加快金井一级渔港、东石白沙二级渔港、深沪中心渔港改扩建工程,开展全国渔获物定点上岸基地试点,争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深化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试点建设海上牧场培育国家级水产良种(鲍鱼)示范基地,大力拓展远洋捕捞、冷链物流、通关转运、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渔业产业链,发展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纤维纺织材料等新兴业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

    2、培育绿色经济。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5个,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企业8家,加快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升级。实施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创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深化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试点,推动环境容量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配置。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公用工程、装配式建筑等率先采用绿色建材,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75%以上。

    3、做强体育经济。按照简约、安全、出彩要求,高水平举办世中运,提升体育城市国际影响力。发挥赛事效应,强化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引进一批国际品牌赛事、国内高端赛事,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办好第十四届市运动会,全力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引导企业顺应体育康养、智能穿戴、全民健身等消费新需求,加强体育制造业细分领域产品研发,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打造名其实的体育之城。

    4、繁荣文旅经济。完善文创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拍摄晋江籍作家创作的《皮囊》同名电影,大力招引影视项目落地,培育剧本孵化、影视出版等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统筹有序开发3处世遗点文创资源,开工灵溪谷、安平古镇文旅区等旅游项目,支持磁灶窑址申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五店市创国家旅游休闲街区、梧林传统村落创建4A级旅游景区,加快九十九溪田园风光、紫湖郊野公园建设,拓展晋江经验馆红色旅游效应,整合提升围头湾滨海旅游风景线,策划推出一批世遗游、工业游、红色游、乡村游、滨海游等精品路线,乘势发展夜游、民宿、演艺等文旅业态,打造一批特色消费街区、网红打卡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深化改革赋能,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生态思维、系统观念,全面深化集成改革试点,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让企业看得清、算得清,在晋江安心创业、放手发展。

    1打造高效政务生态。坚持以制度改革牵引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链条优化提升审批服务。推行行政服务大厅6S标准化管理,在全省县域率先实现无实体证照办事、率先开展10个行业一业一码改革试点,新增100个高频事项掌上办,推出100个信用承诺审批改革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满意。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再落实、长走流程等活动,健全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当好无事不扰、随叫随到的店小二

    2、完善优质投资生态。优化政策资金直达机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措施。推进产业信贷增户扩面,争取设立全国纺织鞋服供应链信易贷服务平台,稳妥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新增贷款160亿元以上,首贷户比提升到40%以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下。组建职教产业协作联盟,启动建设晋中职校、经开区产教融合基地,搬迁扩容晋兴职校,设立异地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搭建初中应届毕业生从入学、毕业到就业的无障碍快车道,破解结构性缺工难题。开工建设2220千伏、4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输变电容量78.2万千伏安,启动热电联产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安东园及周边地区供热管网,全面提升供电供热保障水平。

    3、营造公平法治生态。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强县战略,高效运作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搭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当好企业创新的坚强后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联合惩戒。推进免罚清单试点,完善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机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营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企业法人1.3万家。

    (五)融入内外循环,拓宽开放发展格局。发挥双向开放优势,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区域合作和全球竞争。

    1、厚植内循环优势。立足民生消费品制造业优势,抢抓新国货”“新国潮机遇,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晋江造市场占有率。紧抓消费扩容提质机遇,大力培育电商平台,推动电商总部回归,扩大优质产品线上销售。引进山姆会员店,打造高端商业综合体,引领城市消费升级。持续开展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培育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重点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争创省级示范步行街、省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2、做优高质效平台。抢抓福建自贸区扩区机遇,复制推广自贸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开发区叠加综保区功能优势,发展保税加工、研发、物流等保税+”经济。加快机场扩容提质,建设航空物流园,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货邮吞吐量增长12%以上。扩大跨境电商出口,做强Lazada、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平台功能优势,国际及港澳快递业务量增长10%以上。实现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全省通关一体化,建设围头港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场所,市场采购贸易额达220亿元以上。积极对接RCEP新规则,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加速拓展海丝沿线市场。

    3、密切海内外交流。发挥在外晋江人优势,开展海外晋籍青年精英故乡行等活动,加强回乡寻根、投资兴业等服务工作,增强海外乡亲的祖地根脉归属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引导推动侨商回归、侨智回乡、侨资回流。深化晋台融合发展,开工建设金门供水应急保障工程,支持台湾青年来晋就业创业,拓展晋台产业对接合作。团结港澳乡亲,探索港澳青年交流新模式。抢抓闽澳并船出海契机,以侨为桥助力企业挺进葡语国家市场。深化国际友城合作,持续拓展海外朋友圈。

    (六)坚持城乡统筹,用心建设大美晋江。坚持国际视野、长远眼光,以新城建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产业植入、业态提升、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深化产城人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品质之城

    1、加速城市有机更新。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启动全域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优化四区一走廊等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站位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泉州海丝新区建设,加速拥湾连铁、聚核强心,高标准规划建设晋江经验先导区,高水平开发晋东新区、紫帽片区、高铁新区、科创新区,推进鞋纺城二期、晋江南连接线等118个重点项目,回迁8个安置房小区,加快晋江南岸核心板块功能开发,塑造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新中心。坚持留改拆并举,实施池峰路南延伸、安海北环-龙山寺等片区改造,启动英林城镇更新及旧村改造工程,打造阳光片区微更新示范样板,提升45个老旧小区,让宜居生活触手可及。

    2、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建成福厦客专晋江段。提速推进城畅通工程,加快一重环湾西滨段、刺桐大桥南节点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世纪大道南延伸、联华大道北延伸一期、智造大道龙湖段等9个交通项目,建成二重环湾、东部快速路一期等7条高铁集散通道,打通3条断头路,加密优化4条公交线路,完善快慢结合的综合交通体系。新建12005G基站,实现城乡主要区域5G信号全覆盖。实施4个防洪排涝工程,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0公里以上,持续增强城市海绵功能。新增公园绿地21公顷,完善一山一水福道系统,推动市域绿道互联互通,把最美景观、亲水岸线留给广大市民。

    3、强化城市精细管理。统筹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推进城市管理一屏统览、一网统管整治10个交通易堵点、10个事故多发点,新增1000个智慧停车位,提升市域通行效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2.0版,严厉打击两违行为,狠抓架空缆线、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顽症治理。修编全市环境卫生规划,制定户外广告设置导则,规范社区物业管理,让城市更干净、更有序。

    4、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1134”计划,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实施45个村级增收项目,建成20个乡村共享驿站、19跨村联建项目、10个新型供销为农服务网点,实现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60万元。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新增高标准农田1900亩,争创国家现代农业(胡萝卜)产业园、国家田园综合体。深化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完成30个村庄规划修编,开百企兴百村、乡贤促振兴活动和燕归巢人才反哺计划,打造乡贤反哺溪边样板创成6个标杆示范村、5条泉州级示范线、3个整镇推进示范镇,实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梯次推进。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示范,提高村规民约执行力,建设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打造乡村治理晋江样板倾斜支持革命老区村振兴发展,高质量做好长汀、上杭对口帮扶工作。

    5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大工程,构建大气、水、土壤智能管控一张图框架。强化露天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东山、草洪塘、溪边3个水库环库截污工程。启动尾水排海工程海域段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3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接户率提高到85%以上。实施河湖长制项目95个,建成投用南港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缺塘溪生态活水工程。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化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植树造林4000亩以上。完成泉州湾蓝色海湾综合治理。启动第二轮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排查整治,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增危废年处置能力20万吨。

    (七)聚焦共同富裕,提高群众生活品质。高质量办好22为民实事、100件民生微实事,用心创造品质生活,稳稳托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促进高质量稳岗就业。深化推进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和四项收入提升行动,推动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低收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培训、帮扶和托底安置。搭建新零工线上平台,建设5个实体零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以上,助力多渠道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35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2、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四帮四扶”200户困难家庭,开展残疾人康复和帮扶工程,兜紧兜牢保障底线。启用晋江慈善馆,举办国际慈善论坛,鼓励企业投身公益事业,支持慈善机构开展解困、助学、助听、复明、安居等慈善活动,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提升6个镇级敬老院、100个农村幸福院,探索物业+养老”“智慧+养老模式,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施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工程,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适宜、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第三轮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工程,扩大中心市区和陈埭、池店等重点区域教育供给。实施76个教育项目,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开办清华附中晋江学校高中部等4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保持85%以上。总结推广集团化办学经验,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精准对接高考改革,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深化百千教育人才引育计划,加大教师增补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改建38个学生心理辅导室,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建设高水平健康晋江。实施20个医疗卫生项目,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紧密型医共体高效运作。支持市医院创建三甲综合医院,挂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启动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支持第二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深化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合作,建立覆盖广泛的复旦系医疗服务网络。支持中医院改扩建,深化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地合作,推动镇域中医馆全覆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落实三孩配套政策,培育10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普惠性示范点,新增托600个。建成医码通二期工程,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码通行,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更舒心。

    5、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让城市文明蔚然成风完善非遗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履职制度,加强世界遗产点系统性保护,修缮文保单位12处,让城市文脉绵延流淌。投用非遗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建设晋江文献馆,布设5个闽南传统文化体验点、3个视障文化阅读室,培育一批小精美特新型文化空间,提升百场公益性精品演出,让文化生活更有品位。

    (八)突出治理提效,打造安全韧性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1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强化人物环境同防、闭环管控,加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建成市级健康驿站二期工程,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实施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三公(工)一大融合协同机制,构建科学精准、快速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2、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大数据智能化综合指挥中心,打造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治理平台。健全网格+警格”“网格+部门职能应用治理机制,深化市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基层治理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稳妥推进新型社区设置调整。深化省级近邻服务试点,建设市级社工总站,培育6五社联动示范社区、10晋邻汇邻里中心,打造10个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创新运用信访评理方式,扎实推进治重化积专项工作,深化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投用反恐防暴训练基地一期项目,强化禁毒、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3、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启用市级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构建城市安全基础防治、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体系。充分运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雷霆行动,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房屋安全、渔业安全等重点领域整治,完成80%以上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数持续下降。落实粮食和食品安全责任制,建设食安晋江智慧监管平台一期工程,坚决治理餐桌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四、全面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

     

    使命如磐,重担在肩。全市政府系统必须始终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强化勇当主力领军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全方位建设人民满意的新型服务型政府。

    (一)建设善学善治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倡导多学习少应酬的风气,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落实力、穿透力。坚持以善学善治,克服本领恐慌,运用系统思维,着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提升精细治理能力,全面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建设市民信赖政府。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企、取信于民。坚决惩治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刁难勒卡等作风效能问题,高效办好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聚焦均数以下,履好兜底保障之责,尽好帮扶救助之力,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让民生关切温暖人心。

    (三)建设法治阳光政府。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入实施普法,促进全民知法守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优化市长专线、便民服务热线办理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建设新型数字政府。健全政务数据统筹机制,整合政府各领域服务系统,实现跨部门数据高效联动。用好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广泛融入政府治理各领域,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秉承用户思维,最大限度减时限、减流程、减证明,让市民畅享便捷服务。

    (五)建设清廉高效政府。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全覆盖监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传递的温度,守牢的底线。厉行节约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坚持干部服务群众、政府服务企业、机关服务一线,优质做好每件事,高效干好每一天,用成果说话,以实绩交卷。

    各位代表!晋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晋江经验是我们最宝贵的制胜法宝,爱拼敢赢是我们最鲜明的精神特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勇毅前行,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晋江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2112月 印



    附注

    P1)三大战略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国际化战略。

    P1)三大任务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推进高质量赶超、办好重大赛事。

    P2“4341”现代产业体系鞋服、纺织、建材、食品4大传统优势产业;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3大新兴产业;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研发创意、金融服务4大现代服务业;探索布局未来产业。

    P3)六大两新基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人机交互产业基地、智慧物流产业基地、新型高端面料产业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P3)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P3“152030”快速交通圈全市15分钟上高速、中心城区至各镇(街道)20分钟可达、各镇(街道)间30分钟连通。

    P4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P4)四帮四扶帮就业、帮就医、帮就学、帮安居、扶贫困、扶老幼、扶伤残、扶志气。

    P5六守六无平安创建守诚无失信、守德无纠纷、守约无陋俗、守规无事故、守法无案件、守廉无贪腐。

    P5)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P5)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P5)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P5)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P6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P6)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促生产、促消费、促项目建设、促外经贸发展、促旅游、保基本、防风险、控疫情。

    P6)能耗双控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P69610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一般出口业务的海关监管代码,适用于企业对个人出口,具有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等优势。

    P61210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保税备货(进口)的海关监管代码,电商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消费者需求,预先从国外集中采购大量商品,进口并存储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根据网上订单以跨境电商直购零售进口方式申报后直接出区配送。

    P7一件事集成整合“一件事”涉及的多项关联审批服务事项,围绕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口出”。

    P10)一个篇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P10)三大战略目标: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打造共同富裕县域范例

    P10一三七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发展这一鲜明主线,坚持产城人三者深度融合,全力落实七个着力工作主抓手

    P1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P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P15五个增效整合增效、盘活增效、倒逼增效、提容增效、重组增效。

    P15三年双万计划三年时间盘活1万亩老旧工业厂房、1万亩闲置工业用地。

    P17规上企业三个覆盖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

    P18)晋商资本鲑鱼工程积极发展晋江创投产业,鼓励、推动海内外晋江商人和本土“企二代”“创二代”将产业资金回流晋江,开展资本运作,支持我市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P18科技成果转化七个一体系:建立一个科技大市场、设立一批成果转化基金、发展一批科技金融产品、实施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一批中试基地、引进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打造一支经纪人队伍。

    P181341计划:以创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城市为目标,发展海洋捕捞、海洋生物制品、滨海休闲旅游3大支柱产业,围绕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安海湾4大湾区联动发展,争取到2025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超1000亿元。

    P20行政服务大厅6S标准化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等6方面内容。

    P20一业一码改革将市场准入后的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个审批链条,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一键导航、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窗出件”,生成综合二维码,可在晋江市域内互认互信,实现“一码亮证”。

    P21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P22四区一走廊晋东新区、高铁新区、紫帽片区、科创新区、世纪大道创新活力走廊。

    P23乡村建设“1134”计划以打造乡村振兴“晋江样板”为核心,培育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到2025年村社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

    P24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城镇职工薪酬增长计划、农村居民多元创收计划、高级人才激励计划、困难群体收入保障计划。

    P24四项收入提升行动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

    P25百千教育人才引育计划2025年,重点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教育人才100名以上、优秀青年教育人才1000名以上。

    P25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P27三公(工)一大融合协同机制以公安部门牵头,公卫、工信和大数据部门融合协同机制。

    P27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

    P27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