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两朝顾命定策亚勋”曾公亮(1)
时间:2023-07-03 10:18 浏览量:
      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号乐正,晋江人,北宋中叶政治舞台上一位颇有建树的政治家。生于真宗咸平二年(999年),25岁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3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时“帝临哭,辍朝三日,并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御笔亲书:“两朝顾命,定策亚勋。”宋神宗曾赞扬说:“公亮谨畏周密,内外无间言,受遗辅政,有始有卒,可方汉张安世。”可见曾公亮在北宋政坛上身居要位,政治影响很大。

    公亮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时就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宋仁宗刚即位,公亮其父派他奉表进京祝贺仁宗登基,仁宗授其大理评事。但他立志从正途入仕,不愿斜封,即婉辞,不久后,他考上第五名进士。

    曾公亮前后为官47年,从地方官到宰相,都致力革弊兴利,为实现强兵富国的理想而毕生奋斗。

    宋王朝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施行兵将分离政策,结果产生“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和“守内虚外”的严重结果。加之宋王朝统治者为了控制兵权,所选将帅,都是些资历浅、无能力、易于驾驭的文官,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曾公亮在庆历年间提出“择将帅”以加强武备的主张,并得以实施。

    曾公亮不仅提出改革“将兵分离”、“将帅无权”的统兵定制,并且提出裁减“冗兵”的改革。北宋拥有上百万职业兵,他们终身“饱食坐安以嬉”,每年耗费北宋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这是造成“积贫积弱”的要害。曾公亮指出“国家经用不给者,非有他焉,由冗兵之所耗食也”。他主张用数年功夫,“籍现兵之数,专用信臣,精加选择……练为精卒,付之善将”,而后“使之捍边,是用精良之少,而代疲冗之兵,安得不足也”。

    (来源:晋江史志2008.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