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06-11-08 17:15 浏览量: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晋政文[2006]190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市“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符合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纲要》,全力推进《纲要》的贯彻实施,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   
                                                                                                                          晋江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十二日

    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我市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找准定位,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总体布局,对于推进海峡西岸中部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纲要》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年度计划、专项规划、政策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保证《纲要》顺利实施,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与任务如期完成。

    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立足“三个提高”、实现“三强”、争创“三先”、建设“三城”的总体目标,致力突破“四大障碍”、推进“四个集中”,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打开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在基数较高的前提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42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1.9%,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103.1%,约占全省1/14;财政总收入38.65亿元,年均递增24.3%,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184.3%;三次产业比例为2.7:65.4:31. 9。县域经济实力继续领衔全省“十强县”榜首,2004年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3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5位,2003年入选“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农业保持平稳发展,2005年农业总产值20亿元,年均递增1.5%,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97.1%。工业化进程加快,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936.0亿元,年均递增14.7%,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141.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76.4%。产业集群优势日益明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先后获11个“国字号”区域品牌、40枚“国字号”企业品牌、187项省级品牌,有45种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2家企业在国内证券主板市场上市。商贸流通日趋活跃,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亿元,年均递增9.4%,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102.1%。区域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房地产、金融、旅游、会展、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行业长足发展。信息化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建成电子政务软硬件平台。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4亿元,年均递增26.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6亿元,完成“十五”目标的271.7%,投资规模比“九五”扩大1.5倍,创下历次五年计划新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世纪大道等5条骨干道路,形成以高速公路、省道、快速通道为骨架的“三纵六横”骨干公路网络和“三个层次”农村路网,公路通车里程1625.8公里,公路密度以每百平方公里294公里的通车里程名列全国前茅;晋江机场货邮、旅客吞吐量逐年递增,进入全国干线机场行列;围头、深沪万吨级码头相继投运,深沪港区成为国家开放口岸,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984.0万吨,其中集装箱20万标箱;建成垃圾发电厂一期、热电厂、晋江500kv输变电工程和2个220kv、11个110kv输变电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电力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完成市域供水一期工程建设,新、扩建自来水厂10座,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7.4万吨;通讯业适度超前发展,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总数59.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8.31万户,通讯水平进入全国领先地位。
    (三)城市建设力度加大。2005年,城市规划区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44%。完成市域概念性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城市交通、供水、排水、绿化、卫生、照明、燃气等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五纵三横”城市道路网络基本形成,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22.6平方米。建成总长165公里的市区供水管网和13.55公里的燃气主干管网,自来水普及率99.4%,燃气普及率95.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8%;相继建成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功能化住宅小区,完成旧城一期、双沟区域二期改造,基本完成泉安路两侧立面综合改造。
    (四)外向经济稳步提升。五年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269个,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营350个,投资总额40.3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1.82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量占泉州1/2,占全省1/10;外商实际到资15.16亿美元,完成“十五”目标的168.4%;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245万美元,满誉、联泰、沃尔玛、来雅等国际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对外贸易成效显著,2005年,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32.1亿美元,年均递增14.7%,完成“十五”预期目标的121.1%;实现自营出口6.5亿美元,年均递增42.6%。国际合作空间不断拓展,新增企业境外分支机构22个,建成匈牙利亚洲中心“中国鞋都晋江街”。
    (五)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发展实现由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转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25元,年均递增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8.34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控制在102.2%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9.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继续提标扩面,成立市慈善总会,建成市老年人活动中心,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实施“治山、治水、治废、治气、治声、治路、治村”七大系列整治活动,城市环境质量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2003年城市环境功能区定量考核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推进九十九溪防洪排涝整治、小流域治理,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城镇园林绿化全面铺开,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31.2%提高到2005年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18平方米增加到8.12平方米。
    (六)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科教强市步伐加快,“十五”期间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用1035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称誉;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5年高考上线率85.38%,首批通过福建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被列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市”。文体事业持续繁荣,先后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戏剧之乡”称誉。广电事业不断发展,改版晋江侨乡频道,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改造,2005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超14.5万户,入户率73.97%。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建立预防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长效机制,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健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二类’先进县(市)”目标,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称誉,2005年底户籍人口总数103.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66‰,比计生控制目标低3.34个千分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七)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创建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成立市级单位会计核算中心、行政审批中心,规范全市奖金津(补)贴制度,调整市对镇(街道)财政体制,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差额选举,组织科级以下干部交流轮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自来水公司、加排盐场等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初步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停征农业税,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现农民零负担。
    总之,经过“十五”时期发展,我市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转型升级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逐步壮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建设由单纯注重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快速增长阶段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稳步增长阶段,经济发展逐步向上中等发达水平迈进,社会发展开始转向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全面进步阶段,居民生活实现从小康型向宽裕型小康转化,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充分肯定“十五”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不快,社会劳动生产率偏低;经济增长速度受发展空间限制,资金、能源、土地和人力资源等要素资源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二元结构仍比较明显,区域发展尚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完善,群众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诚信意识仍然不强,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等。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面临的环境

    综合分析国内外和周边发展形势,“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既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
    (一)有利因素
    1、从外部看:
    (1)国际环境。“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入世正面效应逐步显现,中国与东盟等周边区域合作关系进一步改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有利于我市更好地与外部实现要素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借助整合外部资源,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2)国内环境。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以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增长周期,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实施,有利于促进内需扩张,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战略全面铺开,各级出台实施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省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赋予部分优惠政策,有利于拓展民营经济作为空间,激活晋江雄厚民间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新增长点和生财点,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从内部看:晋江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我市地处闽南金三角,位于闽东南沿海海岸线中点,北临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接经济特区厦门,均为较发达的经济区域,与上述两地车程均在两小时内,有利于接受两大城市幅射,实现经济互联共荣;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金门仅5.6海里,可凭借海峡西岸区位优势,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密切对台经贸往来,构建更为广阔的对外开放平台。
    (2)侨台优势。“十户人家九户侨”是我市最富特色的人文现象,现有晋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00多万人,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影响力较强的政要、名人、富豪,海外乡亲有较强的热心家乡建设事业传统,引进侨港澳台资金、技术的潜力十分巨大。
    (3)文化优势。长期以来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交文化相互撞击、融合,造就了晋江民营企业家敢闯与进取、重商与务实、创业与开拓、兼容与开放、拼搏与敢赢以及善于感知时变、精于把握商机、勇于为人之先等人文特质,促使晋江在资源禀赋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这种特有的人文个性将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文明成果、优秀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成为支撑晋江新一轮创业的主要动力。
    (4)民营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草根工业”起步,发挥侨台优势,坚持市场取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闯出了一条“三为主一共同”的道路。目前全市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超过80%,成为晋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国家确认非公经济地位,赋予了我市民营经济更为充足的发展势头和活力,有利于民营经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支撑我市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
    (5)海洋经济优势。我市濒临东南沿海,全市海岸线长110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拥有港口、码头1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2个,深水码头的开发潜力巨大,集装箱运输前景广阔,海洋渔业初具规模,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建设“海上晋江”基础扎实。
    (6)产业集群优势。目前晋江已汇聚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伞具、玩具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各特色产业上下游配套和中介服务都比较完善,形成了良好产业生态环境,有利于企业获取发展中所必需的技术、市场要素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7)基础设施优势。投资超百亿元构建的供水、供电、通信、道路和市政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为我市未来发展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腹地。首先,市科技工业园区、泉州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等一批产业载体建设,为我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其次,我市已形成覆盖各个村居的公路网,市域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位居全国前列,随着沿海大通道、泉三高速、福厦铁路、沿海铁路等交通动脉的相继建成贯通,将为密切我市与周边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创造有利条件;第三,lng电厂、热电厂、垃圾发电厂、500kv输变电工程和一批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以及市域供水工程相继建成投产,有利于缓解用电难、用水难问题;第四,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旧城改造、强镇建设等工作的持续推进,将有力带动城市规模和消费群体扩张,促进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变革,扩大消费需求空间。
    (二)不利因素
    1、从外部看:
    (1)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世界性房地产泡沫、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自然灾害,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以欧美为首发达国家实施的“特保”、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外向型企业运行成本提高,运行风险增大。
    (2)国家宏观环境影响。制造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走高、国家出口政策调整,给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的我市外贸造成不利影响;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导致内陆各省向我市输出劳工数量减少,加上社会人口老龄化,适龄劳动力下降,未来五年用工形势不容乐观。
    (3)区域竞争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市周边地区相继以低廉的土地价格、优惠的经济补偿措施面向我市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较大吸引力,外部对我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来自周边地区“虹吸”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
    2、从内部看:
    (1)资源瓶颈。生产要素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从土地资源看,我市人口密度高,人均土地少,同时受耕地保护区限制,用地难问题日益突出;从电力资源看,受超高压电网建设滞后因素制约,电力资源仍将面临着“进不来、落不下、用不上”困难;从水资源看,我市属严重贫水区,市域用水主要靠引用晋江流域客水及石壁水库原水,存在干旱年份境外引水难以保证弊端;从原辅材料资源看,经济发展所需原辅材料主要依靠市外购进,易受资源紧张时供给不足影响;从人力资源看,科技、教育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发展高新产业所需人才严重紧缺,影响未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环境瓶颈。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环境压力上升,生态环境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环境承载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重道远。
    (3)体制瓶颈。经济管理权限有限,本级财力可支配空间不大,制约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仍不平衡,镇域之间差距、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明显;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以人为本观念,全面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总体部署,紧盯“111662”奋斗目标,把握“一城两镇三组团”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强化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品位,繁荣特色文化,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升晋江综合竞争力和环境吸引力,努力打造民富市强、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基本方针
    ——加快城市化。坚持中心城市建设和城镇发展并举、拓展城市空间与推进旧城改造并重、扩大城市经营与统筹城市管理并进模式,充分挖掘滨海侨乡、品牌之都等特色文化内涵,优化城市配套环境,发展城市服务业,引导人口向中心市区集聚,提升中等城市建设内涵,带动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构筑有利于经济社会跃升发展的支撑平台。
    ——提升工业化。坚持以制造业经济为主导,在实施项目带动中培植发展亮点,在破解发展障碍中增强发展后劲,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提升发展内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工业产业体系。
    ——加速市场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提高诚实守信意识,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经济活动契约化、信用化、法制化,保障经营主体市场地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推动生态化。立足于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与治理并重思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限生产要素资源,重视环保设施建设,加大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力度,限制发展耗电、耗水、污染型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促进和谐化。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更加注重拓宽社会就业渠道,更加注重人民身体健康,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安定稳定,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762亿元,年均增长12.5%,力争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4.9%;
    ——财政总收入90亿元,年均增长18.4%,力争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9%;
    ——农业总产值22.1亿元,年均增长2.0%;
    ——工业总产值1916亿元,年均增长15 .4%;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64.3: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9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0%;
    ——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67.4亿美元,年均增长1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年均增长12.0%;
    ——城市化水平55.0%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年均增长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年均增长5.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0%以内;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年末人口总数1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以内。

    四、发展定位与战略布局

    (一)发展定位
    ——现代化制造基地。发挥地处海峡西岸中部区位优势和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品牌资源等比较优势,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契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发展进入注重提升内涵和质量效益的集约型阶段,把晋江建成海峡西岸中部现代化制造基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运行效益,促进纺织服装、制鞋、建陶、食品、伞具、玩具等传统制造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依托泉州出口加工区、市科技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等载体支撑,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导向,接受福厦机械产业、闽东南沿海电子基地辐射,借助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推动,培育发展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等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能满足本地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需求的机械装备业,发展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
    ——商贸中心。依托传统制造业的强大市场需求,紧扣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变革实际,把握总部商务区、会展中心、旧城改造、强镇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契机,努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的商业环境,构建布局合理、富有闽南特色的城市商贸体系,形成有利于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城市综合配套环境,促进物流、电子商务、信息、金融保险、会展、中介服务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推动商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带动镇、村商贸业繁荣,把晋江建设成为富有闽南特色的海峡西岸中部商贸中心。
    ——滨海港口城市。充分挖掘海洋、交通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突出绿色生态、现代人文、滨海宜居内涵,坚持以港城互动拓展空间,以产业发展聚集人气,努力推动城市、产业、港口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构建现代宜居与滨海风貌相互交融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把晋江建设成为海峡西岸滨海宜居城市、港口型城市。加强海洋资源生态保护,重视园林绿化投入,规划改造滨海景观,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改善人居环境;坚持以港兴城、港城联动,突出航空港、深水港和信息港的区域性中心地位,加快港口建设与配套,逐步形成完善的港口产业群体、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备成型的港口经济体系,不断提高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战略布局
    “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呼应并主动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建设大局,立足晋江地理状况和现有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城两镇三组团”规划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
    1、跨越式建设中等城市。按照“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发展定位要求,坚持把全市陆域649平方公里、110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构思,不断完善立体交通、供水排水、生态园林、电力燃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通过整合发展资源,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手段,完善城市管理手段,加快城市管理改革步伐,构建功能完善、产业重点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组团联系紧密、滨海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
    2、发挥强镇带动作用
    ——陈埭经济重镇。依托陈埭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把握晋江大桥、沿海大通道贯通契机,按照规划先行、产业立镇、工贸并进、协调发展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梯次推进,建设晋江市城东区、全国一流工贸强镇和世界休闲运动鞋制造基地。实施产业生态环境重建,加强产业技术革新,重视“中国鞋都”区域品牌和“国字号”企业品牌资源运营,鼓励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优化延伸鞋业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规划建设鞋业产业园,提升以“中国鞋业城”为龙头的鞋业原辅材料市场规模品位,建设鞋业技术研发中心、品牌经营中心和物流中心;实施人居环境重整,建设“三纵五横”道路网络,加快供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建设,整治镇域水系沟渠;盘活现有镇村存量土地,综合改造“城中村”,建设职工公寓、职工子弟学校,培育发展第三产业。
    ——安海文化古镇。充分发挥文化古镇深厚底蕴和名镇、名企、名桥、名寺、名校等优势,挖掘经济、城建、文化、人才等潜力,综合考虑区位、资源、人口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潜力等因素,秉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全力打造产业聚集的工业重镇、物流发达的商贸集镇、资源雄厚的教育强镇、人文丰富的旅游名镇、环境优美的人居城镇,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的现代强镇。按照一个“城”的规模和标准,大力实施镇区改旧建新,合理布局工业区、商贸区、文化区和居住区,引导镇区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人口向中心镇区集中、住宅向居住小区集中、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构建文化繁荣、工贸发达、现代宜居的新区;扶持纸制品、机械制造、玩具、建材、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培育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流通企业和民生产品、原辅材料等专业市场;改造提升旅游景点,打响旅游品牌。
    ——特色产业镇。采取积极措施,发挥“国字号”称誉特色产业镇区域品牌资源优势,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各镇(街道)既突出个性,又相互学习、联袂互动、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带动中等城市建设。集中力量做好区域产业品牌的包装推介,丰富区域产品的品牌文化内涵,增强消费者对区域产品的认知感和认同感;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思路,修编完善各个特色镇区域规划,鼓励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性领域建设、经营,构建与产业品牌相辉映、与中等城市布局相衔接的城镇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以商招商”效应,大力吸引一批与特色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制造类、贸易类企业落户,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合力。
    3、合理规划三大组团布局
    ——做优中心市区组团。涵盖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5个街道办事处,陈埭、池店、西滨、紫帽4镇以及灵源街道、磁灶镇的部分辖区。充分发挥政治文化中心、服务业相对发达优势,突出商贸特色,以中心市区为重点,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要求,尽快形成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等四大核心区块,带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步完善、人气持续提升、商贸更趋活跃。新城区要以行政中心、企业总部商务区建设为突破,加快新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现代城市服务;旧城区要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优化人居环境;高教区要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科教结合、多方筹资、分期推进”的原则,加快高校的创办、引进。会展中心区要以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广告、装饰、设计、酒店等会展配套服务业引进,完善会展服务产业链;以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为契机,依托泉州市区幅射,合理规划池店镇区域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等第三产业,美化晋江北大门。
    ——做强产业经济组团。涵盖安海、东石、永和、内坑4镇以及灵源街道、磁灶镇的大部分辖区。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聚集程度高、生产能力强的优势,以市科技工业园区为核心,按照“拓展和聚集”的要求,统筹资源,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连片发展,吸引关联产业和关联企业跟进,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新兴产业,打造国际化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地,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基地的核心区域。五里板块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产业和食品、纺织服装、鞋业等优势产业;安东板块定位为现代化港口工贸综合经济区,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业、伞具、纺织、玩具等产业;晋西板块要在做大建陶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整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接纳其他镇(街道)产业扩张,同时要促使泉州出口加工区加快建设、发挥效益;以福厦高速铁路晋江火车站站址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物流、仓储、运输等产业,建设货物集散中心。
    ——做美滨海宜居组团。涵盖英林、龙湖、深沪、金井等4镇。以沿海大通道和海岸线为主要依托,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产业互动”的要求,以港口开发和深水泊位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引导城市向江面海拓展,全面提升沿海一线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一规划沿海大通道两侧用地,严格控制沿海大通道两侧土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人文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台贸易,建设海峡西岸重要的台商投资区和对台贸易区;以建设深沪湾滨海旅游度假区为重点,依托110公里天然海岸线,突出滨海概念,突出“侨文化、海之韵、生态型”主题,大力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建设海峡西岸旅游渡假中心。

    五、农业与农村工作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新农村发展步伐。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推进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培育建设精品村;通过创新投入、经营、管理方式,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建设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散”问题,不断提高宽裕型小康建设总体水平; 加快推进以改造“城中村”为重点的改旧建新工作,合理配置使用土地资源,不断增强镇区的中心集聚能力和辐射力;搞活农村商贸流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繁荣农村市场;贯彻落实《中共晋江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决定》,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健全集体经济良性发展机制和村级组织运作保障机制,提高村级组织整体合力;加强对老革命基点村、经济欠发达村及不适应村的帮扶,落实整顿转化措施,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组建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劳动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实施劳动力转移和安置就业试点工作,帮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本地企业转移;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增加可持续收入来源,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农民维权执法;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推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二)农业。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继续稳定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到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1亿元(当年价,下同),年均递增2.0%。
    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重点扶持以优质水稻为主的粮食良种工程,发展出口特色蔬菜基地,培育水果、花卉、食用菌种植基地和规模场户,推动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农业;继续优化畜禽生产,扩大出口草食性动物养殖比例,重点抓好千头猪、万羽禽以上及较具规模的其他畜禽场户无污染养殖;加快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动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生态型、观光型、创汇型农业,重点做大做优20个市级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特色农业村镇,切实调优农业种养结构。力争到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8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产值占农业产值90%以上。
    2、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从培育龙头、建设基地、活化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强扶大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水产、水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发展仓储、商超配送等物流方式,积极培育“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规模,重点推进晋南、晋中农地区土地依法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换。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5%以上,发展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产值5000万元—1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5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12家,泉州市级30家。
    3、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六千”水利工程抓好九十九溪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晋东平原排涝工程、晋江市小流域整治工程和水库、海堤除险加固, 整修配套改造山美灌区、石壁水库灌区、晋南、仕头电灌站,大力发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旱片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水利示范园区,到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92.6%,保灌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3.2%。
    4、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继续实施“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丰收计划”,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效降耗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促使先进科技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市、镇、村农技推广网络,加快整合优化“三农”信息服务网络,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认真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全面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加大检疫性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力度;完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

    六、工业与建筑业

    (一)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抓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将晋江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中部现代化制造基地,加快实现从“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的战略性跨跃。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制鞋、陶瓷建材、食品、玩具、伞具等传统制造业,增强产业抵御和化解风险能力,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纺织服装业。要立足服装加工以休闲男装为主和拥有较多国内外知名男装品牌的产业特征,以提高产业关联度、企业协作度及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强化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将晋江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休闲男装制造基地。化纤业要主动承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辐射,开发温度变色纤维、光变色纤维、无味纤维、保温蓄热纤维、除臭纤维等新一代高科技纤维,提高纤维差别化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纺织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高纺织工艺水平,采用新材料,开发防静电抗紫外线、抗菌、芳香族等功能面料,提高高档面料比重,增强区域性自我配套能力;染整业要围绕“控制总量、提高质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研制配方,强化染整工艺技术特别是后整理技术研究,提高染整质量,增强高档面料染整加工能力;服装业要加大国内外市场研究力度,及时把握服装产品流行趋势和销售热点,大力推广应用cad系统、发展服装设计业、培育专业化模特队伍,在产品开发和品牌展示上不断推陈出新,尤其要整合产业内部优势资源,提高名牌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贴牌加工协作水平,走“一牌多品 、品牌联动”的发展道路。
    制鞋业。要充分发挥“中国鞋都”的区域品牌优势,进一步丰富鞋都内涵,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把晋江建设成为国际鞋业名都。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发展鞋业机械装备、人造合成革、鞋用化工材料等生产性项目,填补鞋业产业链空白点,提升鞋业产业集约化水平;加强鞋业检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鞋样设计、鞋材研发、形象策划等公共服务机构,深度开发功能型、专业型、时尚型鞋类产品,挖掘产品层级和升值潜力空间;推行虚拟经营、定单外包和配套外派,提高专业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水平;鼓励自营出口,发展国外直销基地、展示中心,抢占国外产品终端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晋江在国际鞋业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陶瓷建材业。要立足巩固国内知名建陶生产基地的基础地位,以陶瓷产品结构调整、石材精深加工为重点,推广节能、高效、低污的窑炉技术和陶瓷后加工技术,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高效利用。鼓励发展防污、防菌、透气、透水等功能陶瓷、特种陶瓷,提高中、高档产品在陶瓷产业中所占比重。加快陶瓷业老工业基地改造,限制、淘汰高物耗、重污染的小型陶瓷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控股等方式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建设统一的陶瓷原料、釉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供应专业化、标准化、商业化和产业化配套水平。规范石材业开采秩序,应用先进装备和技术改造石材开采和加工工艺,大力开发异型、大规格、超薄型、复合板等石材产品,发展石粉、碎石综合利用,提高石材产品附加值和石材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市场创新,在巩固和发展既有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市场。
    食品业。要以建设“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巩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为重心,大力研发和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开发功能性、休闲性食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推广应用超高压处理、超微粉碎、真空处理、冻结浓缩、超高温瞬时杀菌等食品生产新工艺,发展清洁生产,扩大haccp等食品卫生、安全认证覆盖面,提高食品深加工、精加工水平,以质量、口味和品种抢占国内外食品市场制高点;要顺应国内外休闲食品消费潮流,突出低脂、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等保健特色,走绿色、营养、新奇发展路子,培育和延伸消费群体。
    玩具业。要重点加强市场营销、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和分工协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克服产品单一弱势,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研制开发趣味性、新颖性智力玩具产品。支持规模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倡导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等领域实行分工合作,构建工序明确、优势互补的玩具生产格局,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
    制伞业。要立足打造“国际伞都”的战略目标,从产业配套完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和产品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发展钢板、钢槽、玻璃纤维等伞材加工配套项目,填补伞业产业链空白点。加强伞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研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产品档次和生产效率,在产品用途上突出实用性、装饰性、功能性,在产品款式上突出美观大方、新颖别致、高雅时尚,形成涵盖童伞、学生伞、情侣伞、老年伞、旅游伞、特种伞、工艺礼品伞等品种齐全、功能多样的产品系列。
    2、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围绕调整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机械装备业。依托传统制造业的强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印染、制鞋、包装印刷、食品、陶瓷、石材、精密模具等机械装备业,逐步形成与本地传统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装备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工程机械、五金加工、铸造成型等传统机械制造产业。承接泉州汽车城和福、厦机械产业辐射,发展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等机械产业。
    新型材料业。结合传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培育引进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人造合成革等石化中下游项目,研究发展化工材料、食品添加剂、天然色素、功能陶瓷、稀土材料、建筑装饰涂料和特种涂料等新型材料产品。
    生物制药业。加强与国内外医疗科研机构和大中型生物制药企业的合作,重点引进拥有自主产权生物制药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化项目中试和产业化扶持力度。依托现有制药企业,研究开发疫苗、酶诊断试剂、活性蛋白、多肽类药物和以肿瘤药物为重点的靶向药物、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借鉴国际天然药物发展经验,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加快中成药研究开发。
    电子信息业。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加大高科技电子信息类项目招引力度,促成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落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优势,大力发展数字视听、家用电器、通讯终端设备、显示器以及新型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逐步提高产业比重。
    环保节能业。积极引进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生产项目,发展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装备,培育环保技术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服装鞋材边角料、电镀污水、漂染污水等废弃物再生利用以及低成本可降解塑料生产、变频无功补偿等环保、节能技术项目。
    3、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集聚优势,着力整合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提高和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做强产业龙头。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运作一批、后续谋划一批思路,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成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省、市重点工业项目落地生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落实兑现产业集群相关政策措施,促进资源向核心企业、龙头企业集聚。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50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比例85%以上。
    发挥品牌带动效应。组织实施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发展规划和配套扶持政策,大力推进质量、计量、标准化、环保、卫生、社会责任等体系认证认可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多元化营销策略,通过产品包装推介、外出参展、终端市场布设等手段,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品级和品位,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性、国际性知名品牌,以品牌为龙头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到2010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0枚、中国名牌产品20件,争创中国世界名牌产品有所突破。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核心企业实施“强强联合”,鼓励核心企业重组改造,联合兼并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缺失项目,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自主配套能力。今后五年,要努力争取纺织服装业形成从纺织制衣机械装备、化纤、织造、后整理加工到成衣的产业链,争取制鞋业形成从鞋机装备、鞋业原辅材料到成品鞋的产业链,争取食品业形成从食品机械、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添加剂到食品产成品的产业链,争取制伞业形成从五金制品、伞布到成品伞的产业链。
    加快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制度、管理等内在机制的改革创新,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传统家庭式产权不清状况,探索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新路子,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鼓励优势企业通过租赁、并购等形式,盘活停产关闭企业存量资产,实行低成本扩张;在改革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重组资产、上市融资,打造证券市场“晋江板块”,到2010年,培育上市公司10家。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立足晋江产业发展实际,将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有机结合起来,在继续通过引进和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缩短与国内外同行技术差距的同时,以创建技术研发中心为抓手,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组织力量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生产装备产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晋江博士后工作站、专家活动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借助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外部力量,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基础性技术研究,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到2010年,培育国家级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建立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设立专利申请资助基金,健全专利中介服务网络,加强专利知识宣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抢占技术高地;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运用,加强以信息网络为重点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广现代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办公自动化(oa)等管理系统。
    4、优化载体空间布局。加快市科技工业园区五里板块东进、南拓和安东板块西挺、南扩步伐,做大泉州出口加工区规模,培育晋西陶瓷、晋东鞋业、深沪内衣、永和石业、东石伞业、安海玩具文具等特色产业基地,整合产业发展载体,引导新办企业、增资扩营企业向市、镇两级工业基地集中。到2010年,市、镇两级工业基地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75%以上;出台实施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政策措施,鼓励规模企业、村级集体组织和其他主体建设标准厂房,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建设标准厂房,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标准厂房从事生产,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促使一批具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在本地集中发展。
    5、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鼓励有关机构、大专院校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提高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和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外、小而优”发展道路,发展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在产业链的形成中获取发展机会;引导、推动中小企业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筑业。整合高资质、高等级建筑施工企业资源,大力推进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分包及劳务承包企业为补充的大中小企业互为协作、综合性企业与专业性企业相互配套的建筑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民营建筑企业制度、管理创新,鼓励民营建筑企业实施联合重组,重点扶持一批股份制建筑企业集团,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佳、管理好的建筑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富有晋江特色以及“专精新特”建筑专业化企业,提升建筑资质等级;加大建筑市场秩序整顿,营造公开、公正、公平、有序的建筑业市场环境;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鼓励各类工程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积极推广先进工程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完善建筑工程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鼓励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提升建筑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建立建筑业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

    七、服务业

    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容量、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以市区和集镇为重点,努力扩大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培育形成新经济增长源。到201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9亿元,年均增长14.0%。
    (一)商贸业。立足于与产业发展配套、与城市建设同步原则,调整优化商业发展布局,构建以市区为核心、辐射全市各镇(街道)的商业体系。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与传统产业相配套的鞋业、服装、食品品牌街,培育形成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电子通讯产品、装修装饰、休闲娱乐、服饰、小商品专业街;依托企业总部商务区、会展中心建设,带动酒店、餐饮、交通、通讯、中介和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发展;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规划扶持连锁超市、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融市,培育商贸新型业态;大力推进区域市场体系建设,做大福埔机动车、曾井果蔬、华洲水产品等一批民生产品商贸市场,整合优化陈埭鞋材市场布局,扩大中国鞋业城、罗山食品市场、磁灶天工陶瓷建材城、永和石材市场等市场影响,抓好安海玩具文具、东石伞业等市场建设,积极吸引一批与传统产业密切联系的原辅材料销售商落户晋江,提升产业自主配套能力。
    (二)物流业。依托立体交通网络优势,规划建设货运枢纽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泉州保税物流区、五里综合型物流中心、围头、深沪港口型物流中心、火车站物流中心和磁灶大功山物流轻工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生产性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品包装、整理、配送等物流业务从生产经营中有效剥离出来,发展壮大物流配送业。
    (三)会展业。以国际会展中心为载体,以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为龙头,以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目标,主动加强与国际知名展览机构和国家有关行业中介联系,充分借助晋江产业集群优势,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形式,组织举办以机械装备、原辅材料展示为重点的全国性、国际性专业展洽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开拓展览资源,打造全国性、国际性展览品牌,把会展市场蛋糕进一步做大,增强晋江辐射力和影响力;延伸国际会展中心服务功能,围绕市场需求经常性举办企业订货会、文化娱乐、轻型体育比赛、商务政务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中介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经济信息、管理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各类市场中介服务业;按照“重点新建一批、培育壮大一批、改制合并一批”思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专业性经济协会改革与发展工作,优化调整行业中介布局结构,构建有利于我市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体系。
    (五)信息业。以建设晋江“信息港”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出特色”的实施原则,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政府信息化带动社会信息化,以社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到2010年,建成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和公众服务平台,建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建成覆盖主导产业、应用广泛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六)金融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吸引中信、交通、发展等银行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完善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有效促进资金融通;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大力引进证券、期货、信托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信用保证保险、存款保险、出口保险等新型保险业务,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七)旅游业。重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突出地域特色,以滨海休闲游为主体,努力发展文化风情旅游、工业旅游和购物旅游。整合衙口沙滩滨海度假中心、施琅纪念中心、“石景乐园”大众文化娱乐主题园、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深沪烟墩山和海洋渔业民俗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水上游乐、科学考察、休闲度假、民俗风情观赏等滨海旅游;整合安海龙山文化、磁灶金交椅山古窑址和东石郑成功史迹、古檗山庄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物古迹旅游;整合紫帽山、灵源山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山体风光度假旅游;重视旅游交通及旅游工艺品等配套产业发展,完善和改进现有酒店设施条件,引进一批星级酒店和个性化餐饮企业,整合开发工业购物游资源,规划建设老字号品牌街、闽南风味小吃饮食文化街、旅游景点购物街。
    (八)交通运输业。合理规划公路客、货站场,大力发展快速客运,鼓励发展汽车旅游客运,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运输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和改善客货运输条件与服务水平。到2010年,全市客运量3168万人次,货运量350万吨;增加公交站点,完善市内公交与对外交通枢纽接驳,积极发展农村公交客运,提高农村客运普及率,实现村村通公交,提高市民出行便利。到2010年,建成20条公交线路,市区居民公交出行占总出行量40%,市区公交线网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
    (九)房地产业。建立房地产预警预报和产权交易信息发布系统,增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房地产市场规范管理,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在继续抓好一批功能化、高档化精品小区和一批拆迁安置住房项目建设同时,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房地产项目,鼓励建设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适合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廉价房及出租公寓住房;严格执行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销售合同备案制度,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积极发展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和房产租赁市场,规范房产中介服务。
    (十)社区服务业。紧扣中等城市发展需求,整合现有城市中介服务资源,以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为方向,加快建设规模化、信息化、市场化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家政、维修、护理、托幼、养老、保安、环卫等各项便民服务,尽快形成社会共同参与、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社区服务体系;立足社会老龄化实际,大力推进老年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良好、服务配套的综合性老年服务机构,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体系。

    八、海洋经济

    充分利用110公里海岸线优势,大力推进“海上晋江”建设,逐步形成海岸带、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渔业。完善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及配套设施建设,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鼓励发展围网、刺钓渔业作业,开拓远洋渔业领域,推进国际渔业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鼓励发展名优高效海洋品种无公害养殖,巩固对虾、紫菜、海带、花蛤、吊养牡蛎等传统优势品种养殖,大力开发鲷科鱼类、虾蟹类等名特优新品种养殖,积极推广高产高效集约化对虾、鲍鱼繁育与养殖,培育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和优势水产品产业带;重点扶持中上层鱼类、低值鱼虾贝类、海洋生物制品以及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海洋产品深加工业,做大以华洲水产品市场为龙头的城镇渔业市场体系;突出“精品渔业”和“休闲渔业”,发展重点水域和城镇郊区垂钓娱乐项目,鼓励发展观赏鱼养殖业,探索筹建海鲜品尝一条街。到2010年,水产品产量17万吨以上。
    (二)海洋运输业。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合理利用有限岸线资源,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各得其所”原则,高标准制订港口发展规划,拓宽港口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快泊位、堆场等港口设施建设,拓宽围头湾、安海湾航道,改造提升进港道路规格,提高港湾通航能力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完善口岸联检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港区口岸等级;扶持做大一批海洋运输企业,重点支持发展集装箱运输,带动船舶维修、临港物流、临港工业等产业发展;到2010年,港口吞吐量13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以上,围头、深沪两大港区成为区域性中转港口,并开辟国际航线。
    (三)科技兴海。依靠高新技术引领海洋经济跨跃式发展,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加快海产品生态养殖业发展,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向高科技、生态型现代海洋产业转化,发展生态型蓝色产业;应用高新科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医药保健、海洋矿产等产业,发展海洋科研技术推广服务和海洋信息服务,推广实施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利用、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标志认证,扶持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haccp、欧盟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四)海洋资源保护。调整和控制海洋开发强度,严格保护海岸线、海洋旅游、滨海矿产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及时修整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到“十一五”期末,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加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严禁在保护区内从事采砂、砍伐和放牧等活动。

    九、中等城市建设

    按照“规划大手笔、建设大气魄、承接大泉州、品位大提升”思路,立足现代化制造基地、商贸中心、滨海港口城市定位,围绕“一城两镇三组团”发展布局,统筹整合城市资源,做大做优做强中等城市,打造品位晋江。
    (一)城市规划。建立以控制性规划为核心的规划体系,重点抓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市域三大组团分区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到2010年,中心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90%,市域城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60%,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中心市区人口60万人,城市化水平55%以上,基本形成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城市规模。
    (二)城市建设。依据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遵循适度超前、系统配套和环境保护三个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构筑我市新一轮发展平台。
    1、中心市区建设。完成旧城改造二期工程、世纪公园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湖光西路、石鼓路两侧区域和莲屿路口至机场区域、洪宅安区域综合改造,实施世纪大道两侧综合改造,推动企业总部商务区、会展中心、泉州桥南片区、行政中心和一批精品商住项目建设,构建亮点叠现、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抓好市区主干路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到2010年,市区干路网密度4.01公里/平方公里;完善城市供水系统,改进处理工艺,提高水质和给水系统供水能力,重点新建东山水厂,扩建市区自来水厂日供水25万吨,调整和完善市区给水管网,建设给水加压泵站,实现联网供水。整合现有管网资源,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建设城市排水、排污系统,加快市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步伐,建设晋东排污工程。到2010年,城镇规划控制区平均日污水处理量17.5万立方米/日。
    2、现代社区建设。加快基层管理和服务职能向社区转化进程,大力推行社区自治,推进社区户籍制度改革,深化社区建设内涵;推动城市管理和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以社区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管理机制;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分批推动陈埭、西滨两镇村(居)向社区转化,提高城市社区覆盖率;整合现有街区、零散房地产楼盘和居民住宅楼,合理划分社区服务范围,引进知名物业管理机构,建设有利于专业化物业管理的新社区;以中心城市现有社区为重点,深入推进道德、科教、文体、法律、环保、卫生、涉台教育“七进社区”活动,着力构建文明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建一批示范型社区,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格局,力争社区建设达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四年高水平、五年现代化目标。
    3、基础设施建设
    立体交通。完善交通网络骨架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化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连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省级干线公路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重点保障沿海大通道(不包括白沙大桥)、快速通道、灵源山隧道贯通。到2010年,新建高等级公路10条99.8公里,完成县道提级公路8条28.458公里,完成农村未达标公路64条130公里;机场建设方面,按照机场飞行区4e级空港标准,改造扩建晋江机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万人次需求;申报设立空港口岸,力争尽早开辟港澳、东南亚国家(地区)航线及国际航班。
    能源保障。全力推进输变电工程、电网以及lng发电厂、晋江热电厂建设,着力解决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到2010年,新建、扩建15—20个输变电工程,建成lng发电厂,建成标准达n—1以上的供电网络,中心市区主要道路电网实现电缆化,供电可靠率99.96%以上,达到国内大中城市水平;以实施福建省液化天然气工程(lng)为契机,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原则,加快城市燃气储配站及管网建设,全面推行市区管道供气。到2010年,中心市区居民燃气普及率90.0%。
    供水保障。加快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建设,建成供水二期工程,实现日供原水105万吨,规划建设市域第二供水工程,基本上缓解我市供水紧张状况;抓好内坑、紫帽两个镇级供水工程和村级饮水工程建设,扩建镇级自来水厂。到2010年,自来水普及率90%。
    网络通讯。优化通讯网络建设,加快网络转型,建成电信综合信息服务网络,提供光纤接入,宽带数据等高带宽、高质量的信息化接入业务;在完善移动通讯gsm网基础上,同步发展3g网。到2010年,本地网交换机总容量10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60%,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60部,互联网用户30万户。
    4、园林环卫建设
    园林绿化。加快绿色通道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重点建设泉厦高速公路、324国道以及其他交通要道两侧一重山范围和环城道路景观林,形成带、网、片、点结合和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完备的绿色长廊;建设森林公园、江滨公园,加快市民广场、市政广场、公共绿地、园林小区建设,发展一批“园林式乡镇”和“园林式村庄”,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加快灵源山、紫帽山、罗裳山等重点山体和龙湖、九十九溪、晋江防洪堤岸等重点水域绿化进程。到2010年,市区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森林覆盖率17.7%,中心市区和安海、陈埭等重点镇建成区平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5%左右,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最佳人居环境奖”。
    环卫建设。根据市区环境卫生现状及现代化城市的环卫要求,加快环卫设施投入,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增建垃圾转运站,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系统,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的环境卫生目标。到2010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
    (三)城市管理。加大城建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对包括个人建房用地在内的中心市区、重点城镇规划控制区一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在中心市区和重点城镇规划控制区新建、翻建、改建、扩建私人住宅;大力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引导旧城区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集中,盘活旧城区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产业化经营,采取bot经营形式实施市政大型建设项目,采取拍卖户外广告、公交候车亭、道路、桥梁使用权或冠名权形式经营城市,采取转让建设项目管理权形式经营城市绿化景点,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十、对外开放

    抓住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契机,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技术交流,充分运用国内外晋江籍乡亲资源,加大外引内联力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层次和水平,在大开放中谋求大发展,打造活力晋江。
    (一)利用外资。加强外资投向引导,依托现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进一批与我市传统制造业相配套、具有较强产业带动力的机械装备、石化中下游龙头项目;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有利时机,加大服务贸易业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依托企业总部商务区等载体,积极争取国内外大型企业到晋江设立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信息中心或营运机构,带动一批关联企业入驻,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实施“回归工程”,以真情呼唤回归,以环境吸引回归,以服务感召回归,吸引一批国内外晋江籍企业家到我市投资创业;建立技术密集型项目招商协作机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营,整合资源要素,实现低成本扩张。到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年均增长5.6%。“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3.0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抓住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对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等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的有利契机,建立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导向,全面提升与东盟、港澳的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重视建设国际商品主要集散地晋江街,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经贸展洽活动,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国外设立办事机构和商业网点,构建对外贸易平台;促成一批终端产品生产企业与国际大型商贸企业实现联姻,借助国际大型商贸企业遍及全球的营销网络,拓宽产品市场空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企业开发个性化产品,积极引用国际标准、技术法规,提升出口商品档次和竞争力;完善落实鼓励进出口政策,扶持企业开展自营出口,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产品出口,支持进口与我市经济发展需求相配套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扶持做大一批外贸骨干企业,引导企业走多元化出口道路,在巩固亚洲、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非洲、中东、南美、东盟等区域市场;强化外贸监测预警,密切跟踪把握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国家出口政策调整对我市商品出口影响,尽快建立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协作机制,鼓励发展货代、船代、报关行等出口服务机构,建立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完善出口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工程建设,构建高效完善的口岸联检体系,优化出口通关环境。到2010年,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67.4亿美元,年均递增16.0%,“十一五”期间累计全社会商品出口总值259.28亿美元。
    (三)侨港澳台工作。深入开展海外侨情调研,密切与华人华侨尤其是华人华侨新生代、海外重点社团、知名人士联系交流,强化重点侨资企业跟踪服务,依法维护侨(台)眷合法权益,增强侨亲对故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调动侨亲回乡投资积极性。利用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契机,全面提升与港澳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鼓励港澳地区的金融、物流、贸易、旅游、中介服务等机构到晋江设点执业,引入港澳经营管理经验改造提升服务业;充分借助香港区位优势,支持有条件企业赴港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在香港设立营销、运营中心;利用香港世界贸易中心的优势,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强化对台经贸合作,逐步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紧密合作和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与交流体系;充分利用台湾产业调整有利契机,主动吸纳台湾企业外移资金、技术、设备与人才,促进我市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台农业合作,引进台湾的农作物、禽畜、水产优良品种、先进生产工艺、栽培养殖加工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管理方法,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开发水平;积极开展对台农业科技交流、研讨和培训活动,引进、推广台湾先进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农产品营销经验,实现晋台农业生产要素、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的优势互补;认真做好向金门供水各项准备工作;组织艺术、体育团体赴台演出,加强晋江与台湾民间民俗交流,吸引台湾宗亲社团来晋寻根访祖。
    (四)对外协作。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境外原辅材料、劳动力等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出口,扩大劳务输出领域;联合对外工程承包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性建设项目招投标,拓展国际市场。

    十一、社会事业发展

    (一)科技事业。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丰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内涵,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一个开放的、可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的知识体系,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营造一个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创新环境;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建设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工程、高素质人才教育和培养工程等科技六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普软硬件配套,大力开展科普进学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农村、科普进企业活动。到2010年,科技三项费用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3%以上,r&d占gdp比重2.5%以上,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形成“创新型城市”雏形。
    (二)教育事业。以整合拓展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布局规划、改善教育结构为主线,以巩固“双高普九”成果、高水平普及学前三年与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并与晋江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积极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等较为合理的教育体系。到2010年,3至5周岁学前儿童入园率92% 以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省定“教育强市”要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以上,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 左右,每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650人,从业人口(25-64周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
    (三)文体事业。巩固全国文化、体育、文物保护先进市的创建成果,传承和弘扬高甲、木偶等民族民间传统文艺,努力创作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和地方特色于一体、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精品,深入开展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完善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图书馆、文化中心及广场、体育中心训练馆建设进度,规划建设高甲戏剧团、木偶剧团、少体校场馆设施,完善镇(街道)、村、社区配套文体设施;健全城乡文化信息网络,加快构建市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印刷包装和文化娱乐市场管理;完善广电传输网络建设,以侨乡频道、晋江人民广播电台为载体,拓展广播电视阵地,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节目。到2010年,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化,有线电视普及率80%以上;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大力推进文物调查、征集,做好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推动晋江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建设城市标志性档案馆,强化档案资源开放开发力度,促进档案馆室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程度。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比例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
    (四)卫生事业。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全民卫生防病意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拓展卫生事业投融资渠道,建立起适应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创卫长效机制,普及卫生知识,强化防病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完善“120”急救网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紧急救援中心软硬件配套,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等五大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艾滋病、禽流感、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控制能力;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迁建妇幼保健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划建设市医院晋南分院,争取陈埭卫生院升格为“二级综合医院”,加快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一镇一院”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多层次健康需求,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0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泉州地区上游水平,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4人,每千人拥有病床数2.33张,全市人均期望寿命75岁。

    十二、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综合治理、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健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三为主”方针,突出整治出生性别比失调,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打击非法收养行为,加大查处出生瞒漏报力度;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四项奖励制度”和“五大工程”;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实现“巩固二类,争创一类,实现优质”目标,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10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重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加快开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建立固体废物综合高效利用系统;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产业生态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研发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强制淘汰制度,禁止投建、生产、进口和销售达不到最低能耗标准的项目和产品,禁止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公共建筑施工,禁止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民用建筑销售、使用,关、停、并、转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采用技术手段促进节能降耗,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清洁生产企业,培育资源节约型产业集群;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生态旅游基地;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一是土地资源。实行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严禁土地抛荒和毁田烧砖,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尽力缩小耕地占补平衡差距;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标准厂房集中,引导城乡居民向现代社区集中,促进城镇建设朝集约化方向发展;优先保证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项目用地;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二是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增强全体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调动全社会节水积极性。三是矿产资源。合理规划采石场地布局,严禁在禁采区设置新采石场(点),严禁在晋江流域干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和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危害区、滨海风沙敏感区等区域采石、采沙。
    (四)综合整治城乡环境。一是治理工业污染。巩固提升“一控双达标”成果,进一步加大陶瓷业污染专项治理、职业危害作业专项治理、石材业污染专项治理力度,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建设晋江华懋电镀集控区二期工程,改造安海可慕制革集控区集中供热系统。二是治理水污染。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动态管理,严格排污口监管;组织市域小流域、安平桥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组织河道清淤除杂,拆除河岸违章搭盖建筑;加快建设晋江市污水处理厂、泉荣远东污水处理厂、东海垵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和配套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晋南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到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0.0%以上,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三是治理大气污染。创建和巩固市区烟尘控制区,大力整治废气超标排放或废气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重点污染企业,强化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督管理,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到2010年,城镇规划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其中罗裳山风景区、紫帽山风景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四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全面治理“白色污染”,严格控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塑料袋、农用薄膜等塑料制品;组织开展禽畜养殖业污染治理。到“十一五”末期,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5.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100.0%。五是治理噪声污染。加大交通噪声、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治理力度,创建环境噪声达标区。到2010年,城市二类区噪声环境质量指标昼间、夜间分别控制在60分贝、50分贝以下,城市三类区分别控制在65分贝、55分贝以下,城市四类区分别控制在70分贝、55分贝以下。
    (五)培育发展生态产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清洁生产支持系统,制定行业清洁生产指南,推广清洁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树立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环境清洁优美、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生产企业;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基地,引导入区企业按集中布局、集中控制要求,建立废物回收利用系统,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工业链。

    十三、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全力打造和谐晋江,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一)社会保障。构建适应晋江市经济发展水平、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和建设法制化,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险方面,要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鼓励和指导有条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除数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积极稳妥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到2010年,全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0%;延伸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扩大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社会救济方面,在全市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落实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城乡贫困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社会优抚方面,落实抚恤补助标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统一在职在乡抚恤政策,落实同等残情同等待遇;统一城乡义务兵优待抚恤标准,实行转业士官和义务兵以自谋职业为主的安置政策。社会福利方面,建设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市育婴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在全市镇(街道)、村(居)建成“爱心慈善捐助中心”网络,支持市慈善总会和各种公益性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等慈善活动,持续推进“解困、助行、助学、复明、社会福利”五大慈善工程,强化弱势群体社会救济力度。至2010年,每万人社会福利床位达15张以上,50%以上镇(街道)、村(居)建有老年人福利设施;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福利事业,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二)劳动就业。加强就业再就业指导、服务,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网络;优化创业投资环境,鼓励城乡群众尤其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完善就业激励机制和援助制度,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包容意识;督促企业依法用工,引导企业善待员工;逐步消除户籍管理等制度性障碍,放宽有居住场所和合法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户籍限制;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鼓励企业参加基本养老、工伤、生育社会保险,注重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发挥劳动仲裁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三)社会信用。加强公民诚实守信道德教育,强化政府、企业、个人信用意识,加强“窗口”行业诚信、高效、优质服务,树立“诚信晋江”形象;以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诚信政府”为目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取信于民;立足“统一规划、联合行动、重点突破”原则,按照“政府推动、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信用资源,引进培育社会化信用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企业信用身份制度、企业信用激励奖惩机制,建设企业、公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到2010年,行业测评满意度85%以上,个人、企业、政府的信用意识都有明显提高。
    (四)社会稳定。以建设“平安晋江”为抓手,以实现“一升一降”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发挥110、122、119“三台合一”系统的作用,提高快速发应能力;依托民众投诉中心,完善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集中解决群体性事件隐患和信访突出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公共安全的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合格镇(街道)创建活动,建立全市安全生产信息数据资源库和安全监管网络平台,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粮食应急协作体系、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建设,确保粮价异常波动时市场粮食不脱销、不断档;建立食品市场销售准入制度,完善流通领域食品检测体系,抓好定点屠宰工作,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和分等定级,营造安全有序食品消费环境。
    (五)国防建设。贯彻“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要求,抓好国动委平时与战时指挥机制转换工作,开展规范化民兵营建设达标活动,抓紧人防工程和人武部大楼建设,深化“双拥”和支前工作,努力形成适应国防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协调发展的国防动员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工作,重点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

    十四、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创造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文化氛围和一流的社会风气,建设侨乡文明城市。
    (一)党的组织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增强工作预见性、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各级党委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践锻炼,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勤政廉政、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完善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有关惩治和预防腐败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产权交易等制度,完善绩效考评和奖惩措施,深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视和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系,深入细致地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与港澳台、海外侨胞和社团联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群众参与讨论、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加强村(居)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推行村务决策民主听证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和程序;加强村务监督,推动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化、经常化,提高村级组织决策透明度,实现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居);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行使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三)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执法有保障、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建设对人民负责政府;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深化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实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市人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夯实法制建设基础,营造依法办事良好氛围;加强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法律中介管理,提高法律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法律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工作,组织社区、村镇法律咨询活动,加强基层法制教育。
    (四)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和“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精神,激发人们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事业激情;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并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远景规划;建设学习型社会,分层次提高市民可持续就业、发展能力;注重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强化城市道德和市民诚信、公共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五)精神文明建设。精心培育城市精神资产,不断增强城市精神魅力,积极培养市民的晋江情结和群体合作精神;着力构建文明社区管理服务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文明社区示范点;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文化市场和社会治安六项管理水平,倡导“志愿”服务,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按照“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乡村促城镇、城乡互动、整体推进”创建思路,进一步丰富创建文明村镇内涵,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引导市场主体落实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反对封建迷信和倡导婚喜事新办简办等工作力度,引导村(居)制定执行移风易俗村规民约,遏制封建宗族势力抬头,严厉打击“六合彩”等违法活动,努力破除落后陈规陋习;加大《晋江市民文明公约》、《晋江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和《晋江市民道德守则》的宣传、落实力度,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十五、保障措施

    实现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关键需要强有力的配套措施保障。今后五年,要加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惯例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依托政策导向作用,保障今后五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
    ——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建设电子政务工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
    ——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生成机制。加快建立以规划为龙头的项目生成机制,认真研究我市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空白点和社会消费需求点,定期策划储备一批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招商项目,借助省“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贸洽会等平台,加快项目的对接和成果转化进程,着力提高重点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比重。
    ——项目管理机制。落实项目带动“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和建设单位业绩目标责任制及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强化市重点项目办公室管理职能,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化解项目建设障碍,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及时,推进有力;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论证制、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等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保证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
    ——项目投融资机制。依托政府财政信用,高效运用银行信贷资金;建立政银企三方会商机制,积极向银行推荐优质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积极推动项目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项目用地机制。注重用地投资回报率,出台实施企业用地规模与产值、税收挂钩办法,严格执行项目用地投资强度有关规定,鼓励工业项目增加容积率;加大项目用地清理力度,依法收回闲置土地,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实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置换办法,降低工业项目用地成本;积极向上级争取用地指标。
    (三)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保障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改进民营企业服务和监管手段,强化民营企业减负力度,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现代服务、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体制改革。
    ——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立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落实兑现鼓励出口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协调化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激励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风险投资工作机制,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创新积极性。
    ——大力推进研发创新、质量检测、标准对接、产品展示、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制定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市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组织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落实兑现发展产业集群各项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控制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生产方式,防止粗放型项目建设和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
    (五)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密切区域经济交流协作,坚决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大力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行政部门所属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步伐,培育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中介服务产业。
    ——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深化土地、水、电等紧缺资源价格改革和管理,完善商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六)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引进。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专家活动中心的建设力度,强化人才市场和“侨乡人才网”的聚才功能,吸引更多人才到晋江创业;依托市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人才储备库,沟通人才供需渠道;立足于“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原则,充分发挥市人才交流中心配置人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委托招聘、网络招聘、试行“猎头”式服务和组团赴外省、市联合招聘等形式,积极吸纳各类人才来晋江工作。
    ——人才培训。依托“晋江财智论坛”和“晋江市企业家学习俱乐部”等学习培训载体,全面启动“五百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和“三千名企业专业人才再学习工程”;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行业性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人才使用。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人才资本观、人才储备观和人才合作观,让劳动、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
    ——人才环境。完善人才优惠政策,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多元化奖励机制;完善机关、事业、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加大人事仲裁和劳动保障执法力度,维护人才合法权益。
    (七)促进平衡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制定帮扶老革命基点村、经济欠发达村及不适应村政策措施,落实帮扶专项资金,实行市领导、市直各单位挂钩定点帮扶制度。
    ——完善和落实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和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工的政策措施,着力化解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难题。
    (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力度,提高基金征缴率。
    ——增加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增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激发社会互助活力。
    (九)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遵循放开、搞活、扶植、引导方针,加快社会事业市场化进程,大力培育社会事业要素市场,推动有条件的社会事业单位由福利型、事业型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化。
    ——逐步把由政府投资的公共社会事业设施以公开招标方式,委托社会力量组织建设和管理。
    ——突破社会事业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管理体制,实施社会事业统筹管理。
    (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调整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性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重点放在公共事业发展、社会公共需求保障等领域。
    ——健全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建立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逐步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收费收入与执法主体利益彻底脱钩。
    ——健全政府非税性收入预算,健全政府债务监督预警体系,落实严格的项目债务责任制和政府偿债安全制度,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上级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项目投资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业主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调控体系,完善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监管。
    (十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逐步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现代产权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方式,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
    ——推行“政府所有、授权管理经营”模式,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公有资产。
    ——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健全适应国有经济特点的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监督体系,促进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的规范经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十六、组织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这一主题,把握“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内涵,弘扬“雷厉风行抓工作,一心一意为人民”作风,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发展氛围,激发全市人民创业激情,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而努力奋斗。
    (一)营造有利于规划顺利实施的良好环境。综合运用计划、财税、价格、金融等手段,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体制环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与不足,善于学外地之长、创晋江之新,营造发展创新力;充分理顺部门之间、市镇(街道)之间关系,科学统筹安排工作,形成各方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团结奋进格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发展向心力;坚持用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工作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和决策部署上来。
    (二)制定有利于规划顺利实施的科学办法。做好总体规划与部门规划、专项规划的科学衔接,增强总体规划对全市经济宏观指导作用;围绕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办法,适时启动部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具影响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坚持把总体规划作为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蓝图,以规划作为确定重大项目依据,以规划作为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依据,以规划作为制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依据,努力提高规划权威性;细化分解“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分年度合理制定短期发展计划,逐步推进规划实施。
    (三)建立有利于规划顺利实施的监督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对规划既定思路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加强总体规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开展规划实施年度检查,并及时向人大、政协通报,向社会公布,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力量监督。
    (四)完善有利于规划顺利实施的评估修订机制。在总结“十五”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经验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及时组织人员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因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问题导致规划目标任务无法顺利推进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