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青教授来晋诊疗 助力高龄患者重获行走自由
时间:2022-02-26 10:43 浏览量:

        晋江新闻网2月26日讯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骨质疏松重,骨头脆,一旦摔倒就有可能发生骨折。而其中比较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被骨科医生形象地称作“临终骨折”,意思是如果骨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老人就有可能走到生命的终点。

      2月26日上午,上海市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长青教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江市医院)开展门诊诊疗工作后,来到手术室,带领骨科团队为88岁骨折的陈奶奶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回到病房。

      在入院前的一个月,88岁的市民陈奶奶在行走时不慎摔了一跤,当即感到左髋部疼痛不止,倒地不起,没想到这一摔,陈奶奶就没再站起来。陈奶奶摔倒后精神尚佳,认为髋部的疼痛只是摔伤疼痛,卧床休息就好了,病情由此被忽视。直到过了一个多月,陈奶奶的疼痛并未减轻,遂即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江市医院)求诊。

      经全面检查后,陈奶奶确诊为“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髋关节周围骨折,这类骨折通常被喻为老年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但陈奶奶作为一位高龄的老人,身体基础条件差、心肺功能欠佳,且当初摔伤后没有及时就诊,股骨骨折已成为陈旧伤,手术风险非常大。

      高龄老人骨折手术风险大,应该保守治疗,是许多人的传统观念。“手术不受年龄制约。”张长青教授说,老年人只要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条件,在受伤骨折后应及时手术,抓住受伤骨折后手术的“黄金24小时”。同时,对于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来说,如果采取保守治疗,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不仅要面对比如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众多的并发症,还要承担、断骨可能无法愈合的风险。

      据晋江市医院骨科副主任郑勇强介绍,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方式进行治疗,但考虑该病例外伤至今已1月余,如果采用髓内钉固定,内固定则无法提供足够稳定,有可能患者无法早期下地行走。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可实现病人早期下地活动,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张长青教授考虑患者高龄,不适合长期卧床,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张长青教授共为5名患者成功进行了骨科手术,其中有2名为高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目前患者皆感觉良好。

      据了解,张长青教授已多次来晋,在晋江传授诊疗技术、新方法和骨科手术宝贵经验的同时,夯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江市医院)的骨科疾病的理论基础,助力晋江市诊疗服务质的飞跃。

      (晋江新闻网记者_唐诗莹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