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旅函〔2024〕95号关于晋江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4-06-11 10:59 浏览量:

    沈荣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近年来,晋江市高度重视本土优秀文化传承教育,以“一校一品”为抓手,积极推动学校将南音、闽南童谣、剪纸、武狮、灯谜、嗦啰嗹等优秀文化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努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2023年积极开展南音、木偶、高甲等非遗进校园活动28场次。持续开展百场戏剧精品进基层演出,2023年演出131场。20236月正式开放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小课堂3场次,非遗小课堂进党建+邻里中心30场次。

    二是提升线上文化服务。2023年晋江市开展全市乡村非遗资源普查及调研,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及展示体验项目,启动非遗数据库项目建设工作,利用“数字+”赋能非遗消费新业态,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20231026日在安平桥成功举办安平桥之青年知行活动,以利郎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保护措施妥善的基础上,围绕“安平桥”IP开展工文旅商深度融合,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超1000万人次,利郎微信指数同比增长5549.45%,活动全面提升安平桥的精神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整合数字资源,推出“悦读节雅集资源推广系列活动,辅以AR互动、智慧阅读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市民读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2023年,线上自建和外采数字资源访问量335.66万次,下载量26.16万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12.9万人次。

    三是实施非遗融合工程。一是非遗+研学。依托以晋江市非遗馆、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传统手工面线(后坑)、庐山国佛雕传习所、传统手工面线传习所等阵地,开展黑金推沥金画、木版年画、佛雕、灵源万应茶、手工面线等非遗研学活动20场次,打造“磁灶窑”、潘山庙宇木雕等各具特色的非遗研学基地,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非遗宣传展示和坚定文化自信。二是非遗+景区。推进非遗融合景区。组织南音、高甲、木偶等非遗项目常态化进景区沉浸式演出,2023年已演出逾400场次。五店市将非遗文化融入街区研学课程,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走进五店市,探索闽南非遗”研学课程,设置了包括木偶、高甲戏、泉州花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非遗项目,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三是“非遗+活动”。组织非遗市集参加晋江市2023年文化体育旅游节、“世遗泉州有个磁灶窑”文旅嘉年华、“大美晋江古早味进古城”活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等5场重要赛事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市非遗文化资源。四是非遗+旅游。打造非遗项目体验化,并融入“大美晋江”深度游、“亲子研学”陪伴游、“海丝人文”体验游等5条精品旅游路线,促进非遗项目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和服务业有机融合。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采纳您的有关建议,继续推动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推进闽南文化生态方面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及展示体验项目,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利用“数字+”赋能非遗消费新业态,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附件:关于第61号提案答复意见办理清单

     

    主要领导:蔡惠琼

    分管领导:施清凉

    经办人员:尤张雷

    联系电话:68096312

     

     

    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611  

     

     

     

    附件

    关于第61号提案答复意见办理清单

     

    沈荣贵委员:

       61号《关于加强我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建议一

    建设结构完整的闽南文化教育体系。

    已完成事项

    近年来,晋江市高度重视本土优秀文化传承教育,以一校一品为抓手,积极推动学校将南音、闽南童谣、剪纸、武狮、灯谜、嗦啰嗹等优秀文化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努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2023年积极开展南音、木偶、高甲等非遗进校园活动28场次。持续开展百场戏剧精品进基层演出,2023年演出131场。20236月正式开放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小课堂3场次,非遗小课堂进党建+邻里中心30场次。

    已开展事项(开展中)

     

    无法落实事项

    高校与中小学等教育单位的研究成果是否有部分互通、在传统的中小学闽南文化教育培育中,是否能够跟上最新的调研成果、能否与其他高校的教育知识接轨,是建设结构完整的闽南文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

    原因

    晋江市教育局赞同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闽南教育体系,但鉴于高校的主管部门并非晋江市教育局,我局将积极反馈该意见建议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建议二

    利用5G+特点引导传承与传播

    已完成事项

    2023年晋江市开展全市乡村非遗资源普查及调研,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及展示体验项目,启动非遗数据库项目建设工作,利用数字+赋能非遗消费新业态,实现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20231026日在安平桥成功举办安平桥之青年知行活动,以利郎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保护措施妥善的基础上,围绕安平桥IP开展工文旅商深度融合,活动直播观看人数超1000万人次,利郎微信指数同比增长5549.45%,活动全面提升安平桥的精神价值与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整合数字资源,推出悦读节雅集资源推广系列活动,辅以AR互动、智慧阅读等,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市民读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2023年,线上自建和外采数字资源访问量335.66万次,下载量26.16万次,微信公众号关注量12.9万人次。

    已开展事项(开展中)

     

    无法落实事项

     

    原因

     

    建议三

    完善政府机构对闽南文化传承的扶持。

    已完成事项

    一是非遗+研学。依托以晋江市非遗馆、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传统手工面线(后坑)、庐山国佛雕传习所、传统手工面线传习所等阵地,开展黑金推·沥金画、木版年画、佛雕、灵源万应茶、手工面线等非遗研学活动20场次,打造磁灶窑、潘山庙宇木雕等各具特色的非遗研学基地,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与研学旅行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非遗宣传展示和坚定文化自信。二是非遗+景区。推进非遗融合景区。组织南音、高甲、木偶等非遗项目常态化进景区沉浸式演出,2023年已演出逾400场次。五店市将非遗文化融入街区研学课程,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走进五店市,探索闽南非遗研学课程,设置了包括木偶、高甲戏、泉州花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非遗项目,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三是非遗+活动组织非遗市集参加晋江市2023年文化体育旅游节、世遗泉州有个磁灶窑文旅嘉年华、大美晋江古早味进古城活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等5场重要赛事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市非遗文化资源。四是非遗+旅游。打造非遗项目体验化,并融入大美晋江深度游、亲子研学陪伴游、海丝人文体验游等5条精品旅游路线,促进非遗项目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和服务业有机融合。

    已开展事项(开展中)

     

    无法落实事项

     

    原因

     

    补充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