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二章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当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
第十三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晋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是晋江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关键时期。
根据《中共晋江市委关于制定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实施《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晋江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战略导向、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愿景,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新型城镇化、国际化“三大战略”,全力攻坚高质量赶超、重大赛事筹办、更高水平全面小康“三大任务”,大力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奋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综合施策、定向发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净增近千亿、突破26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4%,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四,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居全国县域第二。转型升级坚实突围,六大“两新”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晋华集成电路、渠梁电子、国际会展中心、顺丰创新产业园等一大批产业强链补链项目、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现代服务业平台项目相继落地布局、释放效益;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全链条全流程升级,高新产业集群基本成型成势,现代服务业持续提质扩量,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33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翻两番、增加至251家,规上工业企业导入精益管理模式、应用智能化自动化装备的比例分别提高至40%和50%,三产增加值占比提升至38.9%,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中国电商百佳县”等称号。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形成三大本硕高校、九大高水平研发平台的创新版图,全链条优化人才生态,新增“港湾项目”等创业团队104个、高层次人才5352名,院士工作站增加到19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至10.42件,区域创新创业指数位列全国县级市第四,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二)城乡建设翻开新篇章。开创全国县级城市承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的先河,统筹推进“办赛事”与“办城市”,城市品味和内涵明显提升,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成功申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出彩举办首届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等系列高级别赛事,成为全国首个拥有男女职篮顶级联赛的县级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建成“多规合一”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市域空间“一张图”管理架构,六大新增长区建设全面铺开,一大批现代小区、市政配套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拓展至1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8.7%,“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功能配套日臻完善,基本建成“152030”快速交通圈、15分钟文化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晋江南岸生态公园、崎山公园、二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公园绿地、体育设施建成开放,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晋江段、福厦客专泉州南站、泉厦漳城际轨道R1线等交通动脉先后启动建设或建成通车,公交线路增加到55条,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超95%,5G信号实现市区、重点镇区连片覆盖。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实施城市管理“双提升”行动,建成城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平台,深入推进“两违”、小区物业、建筑工地、渣土车等专项治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现中心市区主干道“智慧停车”全覆盖,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三)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坚持“城里乡村一个样、新老晋江人一个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77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4万元。社会保障兜底有力,精准帮扶 2194 户家庭脱贫解困,实现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建成覆盖全民的社保城市,入选“中国幸福百县”前十,荣获“中国爱心城市”“中国十大慈善城市”等称号。高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加速落地布局,新增学位60597个、床位数3864张,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到77.98%,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提高到3.95张和3.75名,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提高至35.2张。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培育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72个,全市村均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社,荣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拓展项目。社会和谐安定有序,全面推行基层议事协商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三级巡防体系、“雪亮工程”、综治险全覆盖,刑事立案数保持逐年下降、破案率位列全省前茅,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33%,获评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走向深入,风险防控、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全力争创发展新优势。“晋江经验”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成为中央“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赋予了“晋江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改革更加系统集成,经济体制、新型城镇化、国企实体化等改革不断深化,圆满完成 19 项重点领域改革任务,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5项,获批全省首批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农村土地三项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经验亮相全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成“一门式”行政服务大厅、“互联网+政务服务”市镇村三级一体平台,所有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16.7%,“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提升至98.6%,企业成本负担持续降低,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内外开放持续拓展,建立精准招商全链条工作机制,先后签约重大项目超50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超70亿元;台港澳侨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级惠台政策有效落实,向金门供水突破千万吨;新增国际友城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4个,泉州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合保税区,陆地港升格为国际港口,国际鞋纺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成为全国首批“一带一路”便捷通道,国际邮件互换局落地建成,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双循环发展通道更加畅通高效。
(五)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坚持厚植生态底色,全行业整治、全流域治理、全市域绿化,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新建污水管网303公里、农村污水管道4160公里,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35万吨/日,近海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83.3%,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植树造林 6.6 万亩,臭氧浓度升高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到24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53%,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占比达到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99%,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万元GDP用水量、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55%、33.3%和25.5%。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更加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河长制”“湖长制”“路长制”全面推行,建成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
“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的交融期,同时也是晋江发展阶段由“以产带城聚人”向“以城聚人促产”转型迈进的关键期,内外环境将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盛行,整体进入动荡变革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非经济因素冲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是历史潮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群体性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将加速涌现。这些将为晋江依托自身先进制造业优势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同时也将给晋江对外贸易拓展、高端资源引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带来重大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最鲜明的主题和导向。但与此同时,全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将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晋江要深刻把握国内发展阶段转变的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努力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在平稳运行中提质增效。
从区域形势看——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福建省将深化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海丝核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快构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新局面,发展动力将加快转换,发展基础更加扎实。泉州将聚焦实施“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举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加突出。这些将为晋江全面融入泉州环湾和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构筑环湾节点枢纽、产业科创中心带来重大机遇,但也将面临产业竞合关系更加复杂、虹吸与辐射相互交织影响等重大挑战。
从内部形势看——晋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将面临四大优势和四大挑战:
四大优势:一是“晋江经验”引领优势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对“晋江经验”再次予以充分肯定,为“十四五”时期晋江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将给晋江破解体制瓶颈、壮大民营企业、完善治理体系带来更多重大推力、先行机遇和试验平台。二是城市发展区位优势形成。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都将晋江纳入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扩建、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晋江段、福厦客专泉州南站、泉厦漳城际轨道R1线等交通设施的布局建设,将极大改善晋江的交通区位条件,给晋江深化区域协同、融入环湾建设、发展高端业态带来历史性契机。三是优势主导产业先发优势明显。中央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有利于晋江依托实体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家队伍素质突出、300万侨胞网络分布广泛等优势,持续扩大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布局,构筑联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供应链管理节点。四是新兴产业后发优势厚植。“十三五”以来,晋江先后布局六大新增长区、六大“两新”产业基地等功能载体,聚集了福大科教产业园、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上海六院区域医疗中心等名校大院,搭建了国际会展中心、国际鞋纺城、二体中心等重要平台,并将举办世中运等重大赛事,这些功能平台载体将在“十四五”时期充分释放效益,引爆产业新业态、转型新动能。
四大挑战:一是城市节点功能不强。城市布局仍不够紧凑,全域未能布局多式联运和园区组合的节点极核,主城首位度不高,辅城难以集聚成势,导致区域集聚辐射功能不强、城镇发展同构化,城市平台支撑带动力不足。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传统产业整体上仍没有摆脱产品“三多三少”的现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层级偏低,研发支出强度、发明专利产出、高端人才集聚、产业孵化转化等存在明显短板,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任重道远。三是资源要素瓶颈突出。土地建设用地空间明显不足,“用工荒”“招工难”与高端人才紧缺并存,财税持续快速增收难度加大,对重大项目落地、新兴业态培育形成一定制约。四是城市管理服务存在短板。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社会治理机制有待整合,宜居环境品质还有差距,人口市民化、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等压力依然很大,影响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晋江面临的困难、挑战将显著增加,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整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高质量谋划推动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开启晋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要坚持“晋江经验”引领,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闽西南协同发展大格局谋划晋江发展,紧扣“开放创新突破重围、聚核筑链再创优势”发展主线,大力推进“两融合、两并进”(推进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相融合,民营经济与国际资本、国有资本相融合;推进优势主导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进,产业与城乡、生态、文化等领域并进),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努力实现“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共同富裕县域范例”三个走前列。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晋江经验”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晋台融合发展,坚持全域系统治理观念,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担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领军,当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典范、中小城市建设样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晋江要继续坚持“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的总体功能定位,全力构筑“品牌之都、创新高地、品质城市”三大功能矩阵:
品牌之都。聚焦晋江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主体,持续推进全链条全流程升级,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垂直整合、跨界融合和渠道拓展,引导企业通过“五个创新”提升产品价值,努力打造具备现代治理结构和自主可控的企业主体集群,构建全国知名品牌集群。
创新高地。主动契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培育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群、集聚高能级科研设施、招引新型研发组织和高端人才,加速构筑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创新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推动晋江从产业制造中心转向产业科创中心。
品质城市。全面对接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和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布局,优先向北全面融入泉州环湾,向南主动对接厦门,推进主城强心、辅城聚合,高标准对标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构筑多式联运、产业科创、流量经济等组合的枢纽节点,实现城市集聚功能、品质能级、经济密度的格局性突破,打造区域发展高能核。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晋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晋江经验”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入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晋台融合发展、全域系统治理等基本原则,必须用好“晋江经验”宝贵财富,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必须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必须驰而不息提升城市品质,必须心无旁骛坚守实业根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突围、开放赋能、聚合提升、改革突破、品质引领、民生优先六大战略,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
创新突围——强链条+智能造。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升级数字链、配置资金链、部署服务链、谋划替代链、拓展柔性链、契合人才链,打造最强产业集群、最优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强优势主导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上线上云、互联互通,大力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开放赋能——国际化+同城化。坚持以开放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拓展和投资布局,借助侨胞资源发展“晋江人经济”,加速融入国际大循环。把握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机遇,主动对接闽西南、融入泉州环湾,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动能转换,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聚合提升——筑节点+搭平台。加强各类新增长区域、交通干线站点、重大产业平台的整合融合,构建空铁公港联运的综合节点枢纽,整体提升晋江城市区位优势和功能集聚优势。大力集聚建设重大科研设施、创新综合体、未来科技空间、品牌峰会论坛等高能级平台,完善创新创业载体支撑,聚合形成区域创新生态优势。
改革突破——建机制+强治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全链改革、滚动突破,强化资源高效统筹和科学配置,有效盘活“人钱地技”等存量资源,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将提升县域治理能级作为改革主轴,着力构建形成德治、法治、智治和自治相结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品质引领——精益性+品质化。坚持“减量发展”,加强城市更新、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大幅提升存量土地产出效益,努力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加强城市国际化标准对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大联动治理、生态大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多维度整合,全力做强晋江主城、聚合两大辅城,整体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民生优先——补短板+促均衡。坚持把民生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导向,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让发展更有温度、百姓幸福更有质感。全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市政配套、社会福利等资源整合,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保障机制,促进发展更加均衡。
展望2035年,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全面建成,品牌之都、创新高地、品质城市三张“金名片”全面确立,经济实力、城市能级、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实体经济体系全面形成,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合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形成引领国内外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成为全国产业科技的创新节点、创新资源集聚配置的区域枢纽。“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市核心功能转向技术创新、品牌驱动和区域金融商贸物流中心等生产服务职能,成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与文化交流窗口、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建成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市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智慧晋江、平安晋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争取到2025年,发展动能和发展框架取得格局性重大突破,县域综合实力争取实现赶超晋位,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制度体系、生态体系、治理体系和民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试验取得积极成效,成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力领军。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格局进一步完善,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率先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行业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和国际品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20%。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县(市)、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形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各类创新人才活力充分涌现,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8亿元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超500家、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
——城市高能级跃升。“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城市空间架构基本形成,六大新增长区全面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趋完善,体育城市功能更加凸显,主城首位度、辅城集合度和城市智能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辐射带动力、要素集聚力显著增强,初步成为闽西南和泉州环湾高能核枢纽节点。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70%,5G网络用户普及率提高到90%。
——民生高品质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充分满足,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以内,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万元。多层次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突出短板明显改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7%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5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56平方米,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达到6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到79.63岁以上。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市民素质全面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生态高颜值打造。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市域国土空间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确立,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占比保持在97%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达到100%。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连绵带建设连线成面,基本形成蓝绿交织、疏密有度、山城海共融的城市空间格局。
——改革开放高层次拓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构建形成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相适应、与晋江发展阶段相协调的机制体制,争取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试验区建设,打造县域集成改革“晋江样本”。高水平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内外开放渠道更加高效,“晋江人经济”加速集聚,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0亿元,五年利用外资超过80亿元。国际交往能力明显提升,对全球新型高级要素的凝聚力、配置力和融合力显著提高。
——县域治理高效能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强基促稳”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县域治理格局初步建成。社会大局保持安定有序,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第三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打造产业科创高地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打造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坚持系统布局、外引内提,聚焦“一廊两区”建设,构筑多元创新平台体系。
谋划建设高能级高新区。以“一廊两区”为核心,持续打造一批创新水平高、辐射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科创平台,整合串联高铁新区、经济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等载体,力争打造国家级高新区。世纪大道“双创”活力走廊以三创园、洪山文创园、经济开发区五里园等为支撑,整合优化两侧空间业态,策划建设品牌CBD,大力培育科创孵化、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等新业态,打造混合型创新创业活力走廊,同步延伸对接南安,拼图共建泉厦科技创新走廊。科创新区以三创园、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为载体,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聚形成产业前沿技术创新、转移中试、孵化加速、人才培养等功能,全力打造成为全省“中关村”。福大科教产业园依托现有教学资源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在集成电路、食品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构建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示范区和先导区。
建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谋划建设晋江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枢纽和技术研发外包管理中心。强化高校院所创新“策源地”作用,建强三大本硕高校、九大高水平研发(检测)平台,深化校(院)企合作、产研融合,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同频共振。优化公共科研平台运行机制,健全科研人员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以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平台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按照“平台+企业”运作理念剥离脱钩、独立运营。拓展大院大所创新版图,围绕产业需求持续引进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争取获批一批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
嫁接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整合设立科创委员会,统筹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创新力量协同联动,支持跨区域、跨学科、跨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共建创新载体,构建多层次、跨区域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鼓励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创新研发中心,就地吸引国内外技术团队和孵化项目入驻。探索在科创新区设立国际化科学社区和虚拟实验室,吸引外籍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设计大师和品牌策划大师、市场渠道推广机构,建设国际性时尚设计和品牌运营中心。
坚持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梯度化培育高科技企业集群。
构建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切实兑现落实各项科技惠企政策,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的企业,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编制实施晋江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研发攻关计划,探索“揭榜挂帅”新型攻关组织方式,面向全市创新主体征集技术研发攻关需求,择优遴选、凝练技术攻关项目,攻克掌握一批硬核产业技术。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和发明专利“三个覆盖”工程,支持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各类企业技术中心,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自主品牌企业技术研究院,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开放场景、发布需求、内部创业虚拟法人等方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鼓励产业链相关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关项目、共享科研成果,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
培育科创企业集群梯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链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知识产权库实现“多库联动”,在政策扶持、科技立项、科创金融保障等方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开展科创领军企业“定点招引”行动,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壮大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梯队。
紧扣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引育用留储”全链条人才生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一流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发展动力。
加快集聚双创型领军人才。编制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图谱和人才地图,持续实施海峡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项目、海外“晋商”“晋籍学子”回归工程,力争5年内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50个、认定优秀人才2000名。依托国字号科研平台、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招智引才联盟,建设产业技术虚拟实验室平台和加速器,构建全市引才聚才平台的“资源池”“项目池”“人才池”,引进具有一批引领性、标志性的顶尖人才(团队)。实施“临凤筑巢”,探索建立国内国外“人才飞地”实体,支持在晋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就地吸引一批优秀人才。
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压舱石”作用,深化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办好创新领航班,打造一支爱国爱乡、创新力强、具备前瞻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完善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机制,拓展“以企业家培育企业家”模式内涵,弘扬抱团精神,织牢“祖厝情结”,帮助民营企业家实现事业新老交接和有序传承。主动讲好民营企业故事和企业家故事,传承和弘扬晋江优秀企业家精神。
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大学生菁英“引航工程”、产业升级“启航工程”和博士助力产业创新升级“远航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晋江“工匠”计划,建立重点产业技术人才清单制度,引导企业建立一批产教融合实践基地,采取订单式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实施职业经理人素质提升工程,发展和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体系。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优化“1+N”人才政策体系,探索人才指标前置纳入涉企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直通车机制,畅通人才流动发展渠道。拓宽企业人才自主评价试点范围,引导鼓励企业采取“人才合伙制”、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成等股权期权激励方式,吸引聚集一批创新型人才,持续激发用人主体活力。全链条打造人才服务链,精耕“一港一窗口一网络一公司一节日一卡一热线”人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超)高端人才社区、国际科学家社区等配套设施,推进人才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全链条提升人才服务专业化、便利化水平。探索建设人才大数据平台,完善集成服务体系,提升人才工作信息化服务水平。强化“人才之家(社区)”的阵地功能和作用,提升活跃度和黏性度,持续造优“人才朋友圈”。
坚持“政产学研金介”一体化发展,有效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研机构、项目、人才评价体系,扩大科研自主权。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协作,建立健全“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完善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建立创新支持评价体系、容错试错机制和风险保障制度。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机制改革,实行市级科技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重点支持研发众包、云设计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扩大承担单位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建强科技工作者队伍,加强市镇协同联动,优化提升科技政务服务。加强创新扶持政策宣传和引导,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搭建科创金融平台,加强科技、科创金融创新,探索“投资+孵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设立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投资基金,打造从天使投资到产业投资的股权投资链,系统构建覆盖初创、成长和成熟的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投、专利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扩大“科创贷”“助保贷”业务规模,推广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引导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科技信贷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保险服务,建立完善科技保险保费补助机制,重点支持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支持和推动高科技企业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培育和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登陆“科创板”。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实施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领航计划,激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大专利创造力度,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推动专利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知识产权交易、评估、咨询、投融资、保险、维权等功能的运营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探索设立专利池共享机制和相互授权机制。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功能,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建设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融合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保险、风险补偿等机制,探索设立知识产权银行,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
健全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落实“百城百园”行动,全面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六个一”体系建设,打造最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做强海峡科技大市场,建立推广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制度,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和职业技术经理人团队入驻,构建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推动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扩散,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吸纳和应用能力。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研究院+产业园+产业基金”的科技成果发现、扶持和转化机制。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发布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积极扩大“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集成电路“创新之芯”等赛事影响力,设立专项创投引导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机制,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化能力强的创业项目落地晋江。建立成果转化多元化投入支持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到2025年,力争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合同金额累计突破2.5亿元。
构筑全链条孵化体系。以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产业创新链条布局,提供从项目孵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全周期创业服务。依托科创新区、福大科教产业园、三创园、洪山文创园等园区院校,打造一批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探索设立多功能一体的新型孵化器,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健全孵化器加速器运行管理机制,引导孵化加速机构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孵化+创投”“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等孵化模式,实行“科技服务集成商+专业机构”加速服务模式。探索设立微工业园、特色园区,引导孵化器—加速器毕业企业入园开展规模化中试—制造。鼓励龙头企业和领军型企业建设开放式车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研发资源及上下游产业资源开放共享。
第四章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4341”植根型现代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
充分发挥优势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集群效应,深入实施全链条、全流程升级行动,全面提高鞋服、纺织、建材、食品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搬不走的产业优势。到2025年,力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规模超6000亿元。
鞋服产业。推动制鞋和服装两大行业整合,打造世界鞋服生产基地和中国鞋服流行趋势策源地。重点开发先进弹性体、吸湿排汗、记忆面料等功能性材料,补齐制鞋产业EVA材料、丁苯树脂等空白,发展智能穿戴鞋服、功能防护鞋服、军用鞋服等新产品。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品牌、研发设计和营销渠道等供应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收购,强化国际品牌形象塑造,建设品牌工业园吸引集聚一批上下游OEM、ODM“精品工厂”,逐步打造若干世界级大企业集团。搭建鞋服国际设计发布平台、鞋服标准数据库平台、产学研常态化对接平台、鞋服供应链平台,推进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批量定制、快时尚等生产运营模式创新。策划世界鞋服品牌峰会,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高端品牌,谋划建设国际品牌园区,构建全球鞋服产业协作体系。到2025年,力争鞋服行业产值规模超3000亿元。
纺织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重点向高性能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高端卫生用品材料、绿色染整、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化生产及批量化应用领域发力,打造国内外领先的高端纺织生产基地和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国字号平台、高校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发,集中攻克色差、色光、色牢度和后整理等技术难关,在防寒、记忆、防水透气、防辐射、超细纤维领域开发应用更多的功能面料。加快推进中纺院莱赛尔绿色纤维、百宏差别化纤维等项目建设,发挥龙头项目协同带动效应,推动绿色纤维、功能性纤维、特种纤维、纳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打造新型高端面料产业基地。聚焦医用纺织品、交通运输纺织品、安全防护纺织品、航空航天纺织品、新能源纺织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加强对接境内外高端技术资源,研发推出一批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到2025年,力争纺织行业产值规模超1200亿元。
建材产业。加快向环保、多元、智能方向发展,延伸发展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构件等领域,构建绿色低碳建材产业集群。支持陶瓷企业开展国际化品牌并购,补齐补强原材料加工、瓷土制造、色釉料等短板,打造原材料加工—坯土制造—色釉料生产—机械模具制造—物料配送产业链,同时引导企业加大薄板、大板、岩板等建陶产品创新力度,发展大型化、薄型化陶瓷砖以及太阳能陶板、多孔瓷板等转型升级产品,巩固提升建材陶瓷行业。支持发展以石粉、陶瓷废料、工业固废、矿山尾矿、江河湖泥、建筑垃圾等为原料的再生利用项目,大力引进绿色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材料项目,培育发展新型建材行业。加强装配式建筑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广钢筋混凝土预制、钢结构预制和全钢结构全装配式建筑等模式,大力引进若干大型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培育做大装配式建筑构件行业。到2025年,力争建材行业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
食品产业。深入融合安全、营养、多样、时尚、便利等元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休闲食品之都。巩固提升糖果、烘焙、膨化、果冻和渔业深加工等产品市场份额,支持企业布局发展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食品、养生食品、航空食品、代餐食品、户外用食品、医用食品、特殊群体食品、军需专用食品等新产品。策划建设食品原辅材料交易专区以及白糖、面粉等食品大宗原料仓储基地,搭建EBS供应链平台、食品检测平台、安全溯源体系,优化行业全链条生态。支持食品龙头企业开展强强联合,推动一批成长型食品企业改造提升,盘活优化存量产能。到2025年,力争食品行业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
第二节 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
主动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医疗健康等领域,强化龙头项目带动作用,推动新兴产业上下游全链条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超23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要围绕全产业链布局,依托晋华、渠梁电子等重大项目和集成电路产业园“三园一区”空间载体,构建“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配套及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打造全球重要的内存产业生产基地;同步延伸发展5G射频、大数据、信息服务、人工智能、视频应用、金融科技、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物联网等应用终端产品。新型基础设施要有序推进5G建设,支持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产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以及终端应用产品等领域率先开展5G试点示范应用,推进一批5G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项目,建设一批5G技术创新中心。软件信息服务业要加快工业软件及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引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服务项目。到2025年,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产值规模超1000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聚焦产业机械、工程机械及车辆配件、机械基础配套等领域,建设全国产业机械强市、福建高端装备产业基地。产业机械要对接导入中科院、华中科大、哈工大等平台技术成果资源,支持纺织、制鞋、卫品、建材、食品等产业机械企业提升“再创新”能力,力争在招引高端喷气织机、经编机、喷水织机、鞋业智能成型线、陶瓷智能生产线上实现突破。工程机械及车辆配件要依托现有的“四轮一带”(驱动轮、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产业基础,全力引进发动机、高端液压件、减速器(变速机)等核心零部件项目。机械基础配套要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扩园升级,布局机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机械检测服务平台和行业共享加工公共服务平台、高端共享下料中心,引进集聚一批精密铸造、精密机械模具、热处理、激光切割、精密机加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智能装备行业产值规模超800亿元。
医疗健康产业。医疗器械要抢抓晋江与上海六院合作共建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契机,策划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聚焦国内外知名的医疗器械、康复治疗企业,招引发展医疗器械、智能康复销售、制造项目,同时积极对接中国通用集团医疗板块资源,争取一批在孵项目在晋江转化落地。卫生用品要巩固提升卫生巾、婴幼儿纸尿裤等传统产品,同时引导企业拓展丰富应急医疗物资、养老护理、女性护理等产品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力争医疗健康行业产值规模超500亿元。
第三节 品质化提升现代服务业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全力打造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研发创意、金融服务等四大现代服务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0%。
商贸物流产业。突出大市场、大商贸、大物流,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通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打造商贸物流重要集聚基地。专业市场要推动国际鞋纺城、豪新食品城、五金机电城、海峡石化等专业市场做大做强,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创新专业市场运营模式,探索成立原材料供应链交易中心或结算中心,谋划建立钢材贸易市场、快递集聚核心区,深化拓展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培育一批百亿级交易额的专业市场群。电子商务要发挥泉州综保区、陆地港、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际邮件互换局等载体功能,建设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平台和企业海外仓,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业态。楼宇经济要谋划建设世纪大道品牌CBD,依托滨江商务区和国际会展中心,强化商务楼宇招商运营,培育发展侨商总部经济和楼宇办公经济。会展经济要以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运营为抓手,以互联网思维策划提升鞋博会、食博会、汽车展等传统展会办展水平,积极拓展新品体验、科技成果交易等特色展会,配套发展广告设计、策划创意、场馆装修等服务业态,打响区域性、展贸一体会展经济品牌。现代物流产业要立足制造业优势,依托空港—海港—陆港组合优势,大力提升航空货运和铁路货运、海港运输能级,构建陆海空多式联运体系,同时推进实施现代化智慧物流产业基地项目,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空港物流和网络货运等,打造闽西南商贸物流重要集聚基地。临空产业要依托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保税区,构筑区港一体化运营和专业性货运枢纽,探索组建晋江航空公司和航空物流城,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飞机维修、通用航空、微电子制造、软件外包等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临空产业体系。
文体旅游产业。充分挖掘重大赛事效应、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通文体旅游产业链条,打造一批特色文体旅游品牌。文旅产业要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挖掘晋江多元文化丰富内涵,有机整合区域资源,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海丝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业态;加快梧林传统村落、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等项目建设,对标建设新一批A级旅游景区;聚焦五店市“文化旅游集聚区”、文化中心“文化消费圈”、晋南滨海“特色旅游风景道”、紫帽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区域,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功能完善的文旅产业聚集区;争取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打造文化博览交易中心、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争创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体育健康产业要发挥世中运、国际大体联足球赛、男女职业篮球联赛等重大赛事带动效应,大力引进培育国际IP体育赛事、职业运动俱乐部、体育培训基地,提升体育赛事、场馆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赛事经营、发展体育产业,规划建设省级体育产业园及健康小镇,培育赛事运营、体育服务、专业培训、健康管理等业态。
研发创意产业。依托科创载体、特色专业园区,大力引进各类高能级平台机构,发展以“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为特征的研发创意产业。研发设计要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培育集聚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建立涵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国字号科研机构、高校分支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力争每个优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各配套不少于2个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整合优势产学研资源,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拓展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支持制造企业开放研发设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外包业务,筹划建设众包研发设计平台,构建协同发展的研发设计生态。创意产业要引导创意产业园区结合区域业态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引进优质创意设计核心团队,延伸发展产品制作、配套服务、衍生产品、品牌服务等后端环节,培育做大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时尚传播、数字传媒业态。
金融服务产业。紧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提升发展”两条主线,积极推进各级金融创新试点,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力争重点金融发展指标实现全面跃升。积极推进科创金融平台建设,争取省级科创金融示范区试点,做大做强“晋金私募汇”,鼓励有条件的侨胞资本、民间资本、境内外资本创设与主导产业相关的投资基金,依托金融广场和基金小镇吸引各类VC/PE等机构入驻。加强招引具备市场化风控能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基于交易平台、结算平台、融资担保平台、交易征信平台、风控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的“闭环”系统,构建产业供应链金融支撑体系。加大普惠金融创新和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在晋金融分支机构加大向总部申请投放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力度,争取在晋江开展行内创新业务、产品试点。积极引导金融后台服务机构落地晋江,争取辖内银行机构升格和延伸,推动本地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做大做强。
第四节 探索孕育未来产业发展机会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风口,建立未来产业选择机制、孵化体系,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布局发展未来产业体系。探索实施未来产业探路计划,建立健全未来产业选择机制、培育程序,大力发展具有引领策源作用和指数级增长潜力的创新型经济。加强对石墨烯、海洋生物、生命科学、精准医疗、灵巧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基础研发、前沿布局、人才储备和平台建设,集成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支持产业发展,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成果和新兴产品,打造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业态结构。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实体经济赋能升级为导向,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线上服务等智慧型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布局应用,大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服务项目,推进一批5G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项目,建设一批5G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关键环节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自主开发和应用,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探索组建晋江数字港,建设晋江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公司,推进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本土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支持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鼓励企业盘活空余云平台、开发工具、车间厂房等闲置资源,实现供应链稳定和生产资料共享。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建设,推动离散型、流程型、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行维护、网络协同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应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与协同创新。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夯实军民融合产业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军民融合步伐,构建完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加快推进人机交互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一批“军转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速培育一批“民参军”“军转民”示范企业。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双拥共建工作体系,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地军民团结,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八联冠”。
第五节 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提质升级与拓展建设并举,多元化建设和提升产业园区基地,加强产业发展空间保障。
提质升级“一区多园”。加强“一区多园”统筹建设管理,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建设自贸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先行区,推动晋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整体提高园区发展能级。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与属地镇街的管理服务权责机制,建立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BCD分类管理标准及对应产业等差政策、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园区发展活力。优化园区业态配比,以三创园为主体,加快整合、改造、提升周边园区产业空间,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积极构筑研发—中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推动园区业态升级、高端发展。推进园区数字平台、工业云平台和数字供应链建设,形成平台、孵化器、核心企业一体的开放空间,打造“数字园区”。探索引入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加快引进各类功能性机构,优化园区服务软环境。
拓展建设“两新”产业基地。聚焦六大“两新”产业基地,推广实施“基地—专班—链条—园区”建设模式,全产业链开展策划、招商、建设,打造一批新基建、新经济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要完善“三园一区”总体布局,打造海西地区特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圈、全球重要的内存生产基地、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要加快构建形成“一区一院一所一园一基地”格局,建设集人才培育、科技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在全国全省领先的现代化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人机交互产业基地要聚焦机器人、无人机(船)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军警训练器材、后勤装备,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两用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全国军警后勤装备产业基地。智慧物流产业基地要加快培育快递物流、仓储配送、网络货运、冷链物流、空港物流、医药物流等业态,打造多业态聚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物流基地。新型高端面料产业园要围绕绿色生态环保面料、卫生材料、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延伸布局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等下游关联配套,建设国内领先的新型高端面料产业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要积极对接拓展优势资源,打造以骨科医疗器械为主的医用装备销售、制造、研发产业集群。
培育发展总部平台基地。聚焦晋东片区、晋中片区等区域,探索构筑总部平台产业园,鼓励本土企业总部回归入驻,吸引国内外晋商侨胞企业总部、快消品企业总部及其研发、采购、销售、物流等功能性总部集聚,鼓励发展第二总部、微总部等新总部形态。鼓励龙头企业收购境外资源、优质资产、优势品牌和营销网络,打造一批跨国集团总部。支持业态模式新、发展潜力好的成长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品牌、专利、标准、管理等输出,升格成为总部企业。
第六节 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力
着眼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大力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整合协作,全面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探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培育引进一批高水平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提高在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力和竞争力。聚焦安全自主可控,开展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进口替代攻坚行动,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提升产业链韧性。持续引导企业开展“五个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研发设计、总部平台、品牌运营等高端环节转型升级,发展服务型制造,延伸拓展价值链高端环节,打造若干个知名品牌矩阵和供应管理体系。
强化产业链整合协作。鼓励龙头企业就地“留根扩能”,支持龙头企业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开展产业链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展企业梯队培育行动,建立明星梯队企业培育库,引导一批中小企业对标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头部企业后备梯队。实施产业链“链主制”,设立产业链专项基金,鼓励链主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的垂直整合、兼并收购、产能对接,联合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共建战略联盟、组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关项目、共享科研成果,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纵深发展,构筑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共同体。
坚持城市带着产业走、产业城市联动走,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和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布局,注重系统规划、品质建设、精细管理,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强做优城市平台,打造区域发展重要节点城市、更有特色更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第一节 构筑“主辅湾带”新格局
按照“北融南接、拥湾向海、聚核筑点、组团发展”导向,构建“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空间新格局,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
构筑“主辅湾带”联动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期间,按照“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空间布局结构引领城市发展:
——“一主”。即晋江主城。具体包括高铁新区、科创新区、经济开发区及以北区域,统合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6个街道以及池店、陈埭、西滨、永和、内坑、紫帽、磁灶7个镇,重点提升集聚度和首位度,打造成为晋江核心功能承载体和新经济增长极。
——“两辅”。即晋西辅城、晋南辅城。晋西辅城包括安海、东石等2个镇和内坑镇南部地区,晋南辅城包括英林、龙湖、金井、深沪等4个镇。两大辅城要加快实施规划对接、布局调整、资源一体利用等发展战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城市管理等与主城无缝对接,强化对主城集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双湾”。即环泉州湾、环围头湾。环泉州湾区域包括池店、陈埭、西滨、新塘等4个镇域沿晋江南岸地区,重点向北融入泉州主城区。环围头湾区域包括东石、英林、金井等3个镇域沿海地区,重点向南承接厦门地区辐射。
“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城市空间布局
——“双带”。即南北科技商务复合带、滨海文旅休闲发展带。南北科技商务复合带重点依托世纪大道“双创”活力走廊,构筑贯穿全域南北的城市发展主带。滨海文旅休闲发展带重点依托龙湖、深沪、金井、英林等沿海大通道两侧优越的滨海人文、岸线、海港资源,构筑链接东南黄金海岸线的城市发展副带。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晋江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高铁新区、科创新区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综合交通、地下空间、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构建覆盖市镇两级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体系。优化村庄建设规划,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建设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数字晋江”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国土“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规划一张图系统等平台资源。到2025年,争取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和国土空间统一用途管制。
突出环湾向湾、核心聚集,统筹谋划中心市区和晋东、晋中、西北等片区建设,全面提升主城的首位度、辐射力和带动力。
中心市区。以青阳、罗山、梅岭、灵源、西园等街道为依托,整合世纪大道“双创”活力走廊等载体,集聚商务办公、商贸会展、金融服务、创新研发等功能要素和科教文卫体优质资源,全力提升中心城区发展品质和服务功能。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计划,推进工业小区整合改造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大高端住宅、国际化社区建设力度,科学布局市政配套设施,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加强城市规划管控和美学设计,组织实施一批街区改造、建筑改建、灯光夜景、雕塑街景、绿地水系、人文景观等工程,高品位提升中心城区形象。以万达、SM、宝龙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为重点,打造市级商圈—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等多层次商业设施体系,支持线上赋能实体商圈,提高中心城区商圈发展能级。
晋东片区。以陈埭镇、池店镇、西滨镇和新塘街道部分地区为重点,充分发挥滨江商务区、国际鞋纺城、二体中心等载体平台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物贸总部、特色金融、数智服务、研发设计、体育健康等产业,全力打造成为晋江全域的供应链管理中心、资源要素配置中枢、产业投融资窗口和专业服务商基地。高标准实施片区规划建设,系统布局建设跨江通道、区间道路、慢行系统,全面推进临江临湾景观通道、运动廊道、湿地绿带建设,适时启动海尾—仙石片区改造,推动形成区域形象。全面融入现代化、国际化元素,加快布局一批智慧化、绿色化新型基础设施,统筹招引和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化服务设施和高端商业综合体,营造宜业、宜居、宜学、宜医、宜融的“类海外”区域城市环境。有序开发建设高端商务楼宇,强化滨江商务区楼宇招商,加快聚集一批跨境贸易、保税研发、物贸结算、产业金融、投资交易、时尚设计、管理咨询、总部经济、数智经济等机构,打造国际化商务功能平台。
晋中片区。以新塘、罗山、灵源街道和永和镇为重点,整合经济开发区、科创新区、高铁新区、航空物流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重要载体,缝合主城和辅城功能,融通商务和科创业态,打造集金融、商务、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商务高地。加快建设科创新区,放大三创园、草庵文旅街区等载体集聚效应,构建“产业支撑、创新策源、公共生活、科技金融”等功能和“孵化加速、人才公寓”等服务,打造科技商务城和现代化新区。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与机场、陆地港、货运站的空铁港联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物流商贸、电子商务、微电子制造、研发设计等业态,培育购物消费、商业办公、娱乐休闲等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枢纽片区。
西北片区。以紫帽、磁灶、内坑镇为重点,整合双高道口集聚区、综保区等载体平台,打造闽西南地区的供应链节点、快递集聚核心区和教育康养“后花园”。发挥动车、高校、高速、陆地港等集聚优势,放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效应,加快顺丰创新产业园、晋江动车货运站、安踏全球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全面布局产业智慧供应链、绿色物流仓配、多式联运智能调度、生鲜冷链仓储、跨境贸易、进出口保税物流等功能,协同构筑区域性人流、物流、资金流节点,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基地。立足泉州南大门地理优势和紫帽山生态资源优势,放大清华附中晋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牵引效应,加快完善配套服务、汇集人气商气,推进紫帽山4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集综合旅游、教育研学、运动康养、高端商贸的生态养心小镇、高端康养胜地。
统筹推动晋西、晋南辅城规划融合一体、产业分工协作、资源互补共享,构建形成空间相对集聚、配套高位对接、功能各有侧重的战略支点,支撑晋江全域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和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
晋西辅城。立足临空功能组团定位,主动向南对接厦门、南安,打造成为泉厦合作平台、空港产业配套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半导体产业特色集聚区。主动融入泉州南翼新城建设,加强与南安区间道路互联互通,引导安海、东石两镇和内坑南部空间相向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功能,支持安海镇打造泉州“南翼新城”核心区、东石镇打造现代环湾滨海新城,增强对接融入临空经济区的协同能力。大力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拓园提质、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落地建设,加快布局一批临空产业基地,联动南安石井组团打造泉州芯谷、空港综合服务中心。
晋南辅城。立足科教文旅功能定位,整合英林、龙湖、金井、深沪四镇,打造闽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体育健康+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城、重大战略预留地。推动各镇域路网结构有序对接,城镇建设向心集聚,突出特色镇群建设,支持金井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海丝人才梦想小镇”品牌、“福建省滨海休闲度假福地”品牌,英林镇打造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品牌,龙湖镇打造“产城乡”融合发展新型织造名镇品牌,深沪镇打造“海丝风情小镇”“中国内衣名镇”品牌,加快形成核心突出、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滨海运动休闲走廊、福大科教产业园、新型高端面料产业园、英林泳装时尚小镇、深沪渔港经济区等载体平台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教育培训、纺织服装、运动休闲、海洋经济等产业。
第四节 打造“双湾双带”
统筹优化市域发展空间组织,充分依托主要交通干道、岸线资源打造功能发展轴线,强化市域内联外接功能,推动晋江全域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和泉州“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布局。
全面融入环泉州湾。加强规划协同,呼应北岸城市新区功能布局,立足“大泉州都市区核心圈经济中心”定位,整体谋划晋江南岸发展。推动交通协同,加密晋江南岸与泉州市区的交通衔接,推进一重环湾西滨段、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加快东海通道、东部快速通道、城际轨道R1线建设,提高环湾路网通达度。推进产业协同,依托滨江商务区、二体中心、国际鞋纺城等特色载体,发展物贸结算、供应链金融、体育健康、高端商务、酒店文娱等现代服务业,与晋江北岸产业形成互补联动发展格局。加强机制协同,探索建立晋江南北两岸联合开发工作机制,统一品牌运作、政策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分享。
全面对接环围头湾。协同推进泉州南翼整合,按照智慧新区规划建设标准,推动晋西、晋南辅城与南安贯通融合,谋划在安海—东石—英林—金井沿线设立地区单元中心和公共服务主轴,将南部主要城镇沿路沿海融合成为绵延城镇带。协同推进泉厦同城,加强与厦门的交通互联、产业共谋、生态共育、机制共建,共建泉厦科创走廊、临空经济区。协同推进两岸融合,筑牢金门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共建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
串联构建南北科技商务复合带。全面对接福厦泉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布局,组合世纪大道、福厦客专、泉厦漳城际轨道R1线、泉厦漳城市联盟路等交通干线,规划建设相关接驳支线、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串联主城、晋西辅城和高铁新区、科创新区等,共同构建“总部基地+楼宇经济+空铁枢纽+科创新区”多核叠加、南北流动的科技商务复合发展带。
整合形成滨海文旅休闲发展带。依托晋东南沿海大通道两侧优越的滨海人文、岸线、海港资源,整合推进衙口滨海休闲旅游区、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金井金沙湾景区、月亮湾景区、塘东村、湖尾海鲜、福全古城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布局完善体育休闲、生态旅游、商业住宿等功能设施,打造“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功能组合的滨海文旅休闲发展带。
大力实施功能配套提档升级计划,持续完善各类城市设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研究制定城市建设导则,加强世纪大道走廊、高铁新区、晋东新区、科创新区等重点片区的城市风貌规划和建筑设计,营造现代化、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加强城镇地区的屋顶形式、立面色彩等管控,形成多样有序的城镇第五立面。创新城市微空间更新模式,通过“节点式”“菜单式”“个性化”改造,建设一批具有特色风貌的美丽宜居街区。加大对近现代革命文化遗址、风貌建筑、工业遗存、名人故居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保留城市文化基因。
建设数字智慧城市。建设晋江“城市大脑”,整合利用交通、警务、应急指挥、消防、安监、环保、市政、产业运行等领域数据,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枢平台。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推进5G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5G商用部署,加速高速光纤网络全域覆盖,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能源联网、水务建设、应急管理、医疗教育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5G示范应用项目。完善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机制,推进市级协同办公大平台建设。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扩容改造,协同加密国内外空中航线,拓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建设东南亚航空枢纽。完善泉州晋江国际机场集疏运系统,加快莲溪路、鞋都路改造,规划建设和平路高架路、文景路东延伸和联华大道北延伸项目。推进福厦客专泉州南站集疏道路建设,建成高铁核心区及高铁片区配套市政道路、晋江南高速出口连接线延伸段,形成高铁新区快速交通圈。加快推进晋长高速公路项目,构建“两横一纵二连”高速公路网络。协同推进福厦客专及泉州南站、泉厦漳城际轨道R1线建设,打造轨道快速交通圈。持续完善“152030”快速交通圈,改造侨晖路市政配套工程,建成二重环湾快速路、东部快速通道一期、X371线(深东线)东石段工程,启动西部快速通道一期、东部快速通道二期建设,基本建成内外畅通的快速路网体系。完善中心城区“窄路密网”和慢行系统,建设城市步道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打通内部微循环道路。发展智能公交系统和中运量公交网络,完善公交枢纽站、车辆停保场及配套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确保城区常规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市政设施配套。加强能源保障供应,推进LNG应急储备中心、美丽乡村天然气工程、高端面料园配套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完善能源替代保供体系;实行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开展一流新型城镇配电网建设,新建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高配电网格标准接线水平和供电可靠率;加快布局建设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完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推进城市公共照明建设管养市场化运营改革,升级建设智能化灯控系统。推进城市垃圾收运系统改造提升、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持续推进“厕所革命”,优化公厕布局,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公园绿地建设范围,大力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全面贯通“一山一水”慢行系统,扩大城市公园绿地覆盖面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4.06%、绿地率提高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3平方米。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晋江中部、南部供输水主线路,构建双水源、双线路供水格局。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居民供水“同网、同价、同服务”。推进重要河流水系生态补水工程,打通河湖水系连通通道,保障河流水系生态需水。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构建雨水径流区域一体化的内涝防治体系。提升水利设施管养维护水平,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管养维护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提升数字城管平台,拓展融合各类资源,实现城市管理大数据一张图。分类制定城市立面改造指导性标准,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部门、镇街、社区(村)责任清单、管理规范,全力整治占道经营、临时搭建、共享单车乱停放、工程车辆“滴洒漏”等城市管理难题。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加快消除历史存量,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长。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实现工地围挡美观化、现场监控智能化、文明施工常态化,有效控制工地扬尘污染。完善主要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机制,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精细化水平。完善提升环卫考评机制,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均衡发展。优化执法队伍人员力量配置和专业结构,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标准体系。
坚持“以赛兴城、以赛促产、以赛惠民”,全力办好重大赛事、培育赛事经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以体育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彰显城市形象。
打造体育赛事之都。全力抓好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等系列赛事筹办举办,全面提升赛事组织和综合保障能力,确保赛事办得出彩、赢得喝彩。加强体育赛事战略规划,以“晋江赛事”为主题,精耕重大赛事品牌,构建与晋江体育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体系。扩大本土原创赛事影响力,积极打造晋江自主IP和地方特色新赛事。优化职业赛事发展环境,打造职业体育赛事高地。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参与赛事经营,导入国际化赛事、职业运动俱乐部、体育培训基地,以更加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体育赛事经济。
发挥赛事综合效应。围绕重大赛事举办,持续推进环境治理、综合交通、城市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16个城市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发挥重大赛事对国际形象的提升作用,加强体育城市形象推介,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统筹世中运、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世界沙排、CBA联赛、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资源,做强一批专项赛事IP,做足“体育+”文章,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专业培训、养生康体、运动医学等赛事经济,激活体育消费。高效运营赛后资源,加强场馆综合开放利用,让赛事资源更多惠及群众。
深化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培养终身运动习惯,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持续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加强新建住宅小区户外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推进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打造百姓身边的健身组织和10分钟健身圈。加强体育场馆管理运营,加大中小型全民健身场馆的政策扶持力度,探索成立体育场馆管理协会,推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创新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建立和完善训练人才网络,争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第六章 拓展内外开放合作,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产业、城市、人文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海丝核心区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深化晋台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深度对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全方位加快布局对接、协同融合,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中提升比较优势。
促进交通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点对点直通”和城际铁路“串点成线连通”的叠加效应,协同高标准建设福厦客专、泉厦漳城际轨道R1线,完善“两横一纵二连”高速公路网络体系,打造轨道快速交通圈,为闽西南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进泉州跨海通道建设,打通与厦门、泉州、石狮、南安等毗邻地区以及晋江市内毗邻街镇之间的“断头路”。
促进产业协同布局。探索建立区域成本分担和财税、产值、投资分成机制,共建“飞地产业”园区,推进集成电路、军民融合、纺织鞋服、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产业集群。支持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资质、认证互认,争取落实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双向聘任等制度。探索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政策,支持本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利用厦门等地科研院校的实验室和检验检测设备仪器资源。倡导建立闽西南公共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数据中心、品牌标准联盟,争取部分区域性平台落地晋江。
促进服务同城共享。主动对接泉州、厦门优质资源,通过名院建分院、名校办分校、校际联盟、委托管理等方式,争取在医联体、集团办学、赛事联动、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取得实质突破。依托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争取拓展电子证照在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应用,实现更多跨区域事项“全程网办”。强化闽西南应急救援合作,健全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和联合指挥、应急资源共享等机制。
第二节 提高内需供给体系适配性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实施品牌提升计划。推进晋江区域品牌建设,引导各产业集群实现标准协调、创新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健全品牌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品牌培育成熟度评价机制。开启“新国货”“新国牌”“新国潮”运动,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推动品牌高端化、年轻化、时尚化,进一步优化消费体验,提升品牌形象。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实施知名品牌并购、发展设计服务外包等,提升晋江品牌集群知名度。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重构品牌创新和产品创新链条。制定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指南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企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提供指引。探索内外贸一体化体制,完善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政策,促进企业内外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生产,提升晋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培育多元消费业态。紧抓消费升级契机,大力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文旅休闲、健康养老、家政幼托、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鼓励发展体验经济、首发经济、时尚经济、免退税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布局智能消费、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网络消费市场,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加强消费供给,布局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都市商圈和高端商业综合体,以“一街区一主题”引导世茂御龙湾酒吧街、阳光路时尚步行街等商业街区特色化发展,支持SM、宝龙等商业综合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多元化提升夜间消费模式,支持老字号品牌建设和社区电子商务发展,形成一批有晋江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点位。持续改善城乡消费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改造,完善优质农产品进城渠道,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市场拓展。
加强有效投资支撑。深入实施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大力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力度,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编制晋江新一轮重大功能项目投资计划,系统化策划一批引领性、根植性、功能性、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入规列盘,夯实项目发展后劲。深化“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和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速。完善重点项目建设激励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抓项目、促发展氛围。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提高贸易通关便利度、发展“晋江人经济”,促进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发挥保税区牵引作用。支持泉州综保区发挥特殊政策功能优势,加强保税区以及周边地区公共空间、产业园区、国际社区建设,带动开放优势增强、产业创新转型、城市功能升级。全面复制福建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创新经验,争取将泉州综保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列入福建自贸区扩区规划。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保税加工制造中心、保税研发设计中心、保税物流分拨中心、保税检测维修中心和保税销售服务中心,发展“保税+”经济。依托泉州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平台,放大综保区政策效应,拓展LAZADA电商平台分拨中心服务功能,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及保税出口业务,探索“先入区退税、后出口”的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引导外贸和实体企业合理布局建设海外仓,打造全产业链跨境电商生态圈。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综保区开展进出口检验认证服务。积极稳妥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推动跨境物流企业加强平台化管理和资源整合,提升国际转运、仓储配送、出口集拼等服务,增强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快递物流的全链条国际竞争力。
完善跨境贸易通关服务。依托陆地港、泉州国际邮件互换局,整合海、陆、空、铁、邮通路资源,推动海港、陆地港、综保区、机场口岸对接联运、联动发展,升级跨境贸易通关服务体系。拓展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行关、港、贸、税、金一体化运作。深化与厦门口岸通关合作,积极参与泉厦漳跨关通关一体化建设,争取实行邮(快)件“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关检合作。落实跨境贸易降费提速改革,推动货代、报关、运输、检疫处理和仓储企业收费功能与“单一窗口”深度融合,实现口岸服务收费的“一站式”办理和查询。探索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直连模式,建立海关、税务、外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一点接入”综合服务。
大力发展“晋江人经济”。加强新时代侨务工作,实施“引侨聚心”“连侨聚情”“汇侨聚力”“培侨聚魂”“护侨聚爱”五大工程,最大限度凝聚海外侨胞力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海丝”先行区建设布局,加强与海外侨团侨亲联谊联络,深化与侨胞侨亲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机遇。完善“以侨为桥”国际化信息网络和商业网络,联合建设一批海外联络服务中心,推动本土企业、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开展侨团引路、侨商回归、侨智回家、侨资回流行动,鼓励引导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医疗健康、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内加工贸易基地,打造“世界晋江人家园”总部,培育形成“晋江人经济”集群。
立足外部环境新变化,全力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拓展对外投资空间。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的有利契机,加强与日韩、东盟、澳新等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探索共建境外创新孵化基地、并购产业合作园和供应链中心,构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链式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全球战略布局,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基地,打造晋江民营企业全球经营网络。
提高外资利用质量。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实施引资引技引智“三引结合”,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业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统筹推动利用外资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鼓励外商投资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导外资投向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提高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水平。
争创外贸发展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持续发力“五个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红利,深入研究对接政策条款,积极拓展多元市场,深耕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加大拉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发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效应,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海外建仓、线上参展等外销渠道,发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等业务,加快融入境外零售体系。争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立区域进口分销分拨中心和销售中心,形成“买海丝、买全球、卖全省、卖全国”的进口产品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关键技术、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适应消费升级需要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更好发挥进口贸易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坚持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持续探索深化对台各领域交流合作,打造对台融合发展先行区。
深化经济领域融合。争取设立海峡两岸合作交流试验区,在新兴产业合作、跨境金融合作、资本合作参股、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实践。精准吸引台湾半导体、精密制造等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落实对台扩大开放政策,推进晋台农业、新兴服务业等产业深度对接。
深化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大力提升对台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晋台客货运直航发展壮大。健全落实向金门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发挥向金门供水工程在两岸关系上的长期辐射效应。
深化社会领域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探索设立晋台大学生民间交流活动日,成立晋台青年大学生交流服务中心,促进两地青年深度交流。放大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作用,为来晋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提供服务。坚持“非禁即享”,探索在基本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落实落细“同等待遇”,支持台胞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提高在晋台胞社会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台湾晋江商会发展,依法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
深化文化领域融合。持续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晋江(金井·围头)七夕返亲节、闽台晋江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民间文化交流特色活动,探索乡镇、村社、协会、宫庙交流合作新模式,扩大晋台“民间信仰、宗族宗亲、传统文化、青年交流”四大交流品牌影响力,打造晋台文化合作示范基地。
第七章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强系统集成改革、协同高效改革,加快突破要素瓶颈制约、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资源高效统筹和科学配置。
以“晋江经验”为指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打造更多改革样板,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传承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坚持将“晋江经验”作为晋江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持续用好“晋江经验”这一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充分运用各级科研力量,与时俱进,深入挖掘新时期“晋江经验”的指导意义,不断彰显“晋江经验”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指导意义。立足丰富“晋江经验”新内涵,围绕高质量发展超越、实体经济转型、集成改革、双循环发展等领域,全方位开展新探索、新实践,形成更多的“晋江样本”“晋江方案”。
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围绕争当全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超越主力领军使命担当,借鉴先进地区现代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结合晋江自身基础和条件,争取开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现代化、民主法治现代化、文化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路线蓝图、制度体系、重大项目,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建设“晋江经验”,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示范借鉴。
深化县域集成体制改革。充分用好试点、政策、资源叠加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全链改革、滚动突破,全方位推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力破解制约县域发展的要素瓶颈、体制障碍,力争在“工改工”、营商环境、国资国企、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创造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形成县域集成改革“晋江样本”。
以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为契机,瞄准国际公认先进水平,对标中央顶层设计,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全力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坚持能放则放、能减则减、能少则少,持续推进“材料瘦身”“减证便民”,健全容缺审批、免费帮办代办等服务机制,打造审批环节最少、服务质量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政务服务。大力提升市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功能和服务规范,推行“一件事”套餐服务,广泛应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全面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最大限度实现办事“无纸化”。健全市镇村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一网通办”“跨域通办”。优化掌上办事服务,在“i晋江”上实现所有便民事项“掌上办”。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台账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等改革。探索“一业一证”改革,率先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和综合监管制度。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立差评和投诉问题调查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推进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建设。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探索打通审批、监管、执法三大环节,构筑“审管执信”一体化闭环平台,形成监管合力。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规范依法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流程标准、考评体系,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创业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规范提升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赋予行业协会、商会调研组织、技术培训、科研成果鉴定、选优评优等方面权限,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纽带作用和自律作用。
营造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市场准入条件,杜绝变相审批、隐性审批。严格执行决策目录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决策法定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产权保护与服务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加强跨区域打击仿冒和制假售假等行为,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坚持民企国企共同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充分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弘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坚持当好“三种角色”,落实“四到”服务理念,健全制度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畅通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渠道,完善企业诉求收集、处理、反馈制度,深化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制度,完善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心无旁骛专注实业,推动民营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破解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壁垒,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按上级部署有序放宽市场转入,实现公平竞争,让民营企业易准入、快准入、真准入。系统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职称评定、奖项申报、福利保障等规定,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提升质量、品牌、财务、营销管理水平。
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巩固提升国企实体化经营成果,理顺政府性投资项目结算程序和回报机制,持续将存量城市公共资产资源以托管、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整合注入国企,推动国企参与园区(片区)开发经营和承接公共事业公共服务,提高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要资源、公共服务等领域,为科技平台营造、未来产业培育等重要领域赋能。深化国企产权改革,引入大型央企、国企、民企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质核心业务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拓展股权融资渠道,引导优质国有企业挂牌上市,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健全国资监管机制体系,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全市涉水资源整合重组。
第四节 放大资源使用效益
聚焦投融资平台、土地盘活利用等重点领域,大力创新城市运营运作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现有金融资源、国企资源和土地资源,探索组建类似金融控股集团形式,统筹打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逐步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投资主体和经营实体。探索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公募试点,将产生稳定收益的特色园区、仓储物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项目证券化打包上市,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契约化机制,推进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项目企业化运作,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完善地方财税体制。加强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与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的协调衔接,发挥财政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作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稳步推行零基预算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规范政府举债机制,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
塑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围绕打造资源要素增值城市的目标,强力推进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实施“五年双万”计划(五年盘活1万亩老旧工业厂房、1万亩闲置工业用地),建立健全高品质产业空间腾挪安置机制,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规模,逐步建立健全新型产业用地“M0”、工业项目“标准地”、土地年租等制度,完善多层次的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持续推动产业园区优化整合、提容增效,对工业企业实施全要素评价、全过程跟踪、差别化对待,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精细化常态管理;加大出让产业用地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批后监管机制,全面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土地,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及时有效利用;支持符合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企业通过改扩建、技改等增容提效方法,提高存量空间利用效率;鼓励低效用地企业采取自主改造、政府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收储、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加快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同步统筹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紧盯市镇村三级工业园区以及原石材集中区、停产陶瓷集中区等成片低效用地区域,加快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加强低效地块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倒逼落后产能退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主题产业园。推动晋江国有企业、平台公司以土地回购、合作开发、使用权作价入股等模式参与盘活,探索“土地入股”“以地换房”“工业物业产权和工业用地分割转让”等市场化利益平衡机制,全力盘活存量土地。
加大招商引资统筹力度,突出专业化招商、精准化招商,全力提升招商实效。
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围绕壮大产业优势、补齐产业短板,聚焦本土企业增资扩营和上下游配套延伸、发展“晋江人经济”、发挥科研教育平台效应,建立精准招商目录、侨商侨智信息库、投资考察路线图、平台载体导引图和产业用地供应图,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重点招引一批行业500强、独角兽企业、“双高”企业、科研机构、技术团队、载体平台等高端要素项目。加强与知名招商服务机构和平台企业、头部基金等密切合作,探索开展联合招商。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原则,谋划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布局反向飞地,打造晋江离地产业园,就地吸引高端要素资源。
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策划、对接、落地、考核全链条招商工作机制,推动全民招商、全域招商,构建“大招商”格局。建立招商引资顾问团和晋江招商合伙人制度,推动招商引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加强招商方向与空间规划的统筹衔接,搭建项目信息数据化、空间载体可视化、资源撮合自动化、项目管理流程化的招商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招商项目落地成功率。
健全招商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招商考核办法,优化招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预期目标、专班联动、推动落实等核心指标考核,探索建立招商人员积分考核制度,构建层层抓落实的招商激励机制和责任体系。完善招商引资准入体系,加强项目招引事前绩效评估,确保引进项目契合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导向。建立完善项目落地实效评估标准,强化业态、规模、产值、税收、就业等项目事后绩效评估。
第八章 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晋江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夯实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推动农业特色化、品牌化、全链条化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
做强特色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推进质量兴农,突出打造“五大特色产业”,优化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打响“衙口花生”“晋江胡萝卜”“晋江紫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产业。到2025年,新建15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两品一标”和“国际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数量超过40个。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提升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全市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以上、泉州市级60家以上。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田园风光拓展区各大片区,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民宿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品质。到2025年,休闲农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5亿元。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加强生猪市场供应保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收储加工能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7%以上。推进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以市场竞争方式购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机制。做强做优一批庄稼医院、农资超市,探索推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全过程涉农服务,持续提升供销为农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以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集成要素资源、加大政策支持,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加强远洋渔业培育,进一步完善渔港服务体系,完成智慧渔港、深沪中心渔港扩建、东石白沙二级渔港、金井围头一级渔港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发展海上大型冷冻运输船建造、远洋捕捞船智能化改造、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等项目,推动远洋捕捞量和渔获物上岸量稳步增长。大力优化海水养殖业,发展高效集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巩固绿盘鲍、坛紫菜、对虾等优势水产种苗业,争取扩大市场占有率。持续引导企业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积极突破紫菜、鲍鱼、大宗鱼类等水产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品牌、做大做强,重点开发特色、安全、营养、方便的多样化绿色健康食品和休闲食品,打造海洋健康休闲食品集群。完善渔业冷冻冷藏、物流配送、商贸交易等渔业配套服务功能,支持专业化水产电商平台、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延伸发展新型业态。支持和引导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向海洋生物领域延伸,开发海洋新资源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海洋生物防污涂料、新型海洋纤维纺织材料等产品,推动海洋生物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休闲渔业布局,充分发挥渔村、渔业、渔文化等基础优势,打造一批渔人码头、最美渔村、休闲渔庄,建设集休闲垂钓、渔村度假、海边观光游乐、餐饮食宿、水上运动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经济带。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整合深沪湾、围头湾、围头战地文化村、海底古森林遗迹、龙湖衙口沙滩、施琅将军庙、东石寨等滨海旅游资源,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基地。
打造渔港经济区。立足深沪产业特色、港口优势、城镇风貌和文化底蕴,加快推进深沪疏港通道、海洋生态科技园、海丝文化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深沪远洋渔业通关作业区设施,提升深沪国家中心渔港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水产冷库、水产批发市场和水产品网上交易市场,打造集渔业捕捞、精深加工、船舶修造、冷链物流、休闲渔业、美食文化于一体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遵循人居环境补短板、风貌建设强特色、社会治理提水平的思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建设一批具有晋江特色、闽南风貌的美丽乡村,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实施乡村规划师、建筑师制度,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郊野单元规划,留住乡愁、留住记忆。加大设施配套投入,完善农村公路、供水、环保、供电、网络、物流、信息、文化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科普、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接户率达到85%,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活动,实施“双微双创计划”,深化河湖水系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整治村庄杆线“蜘蛛网”,保障农房安全和建设质量,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25年,完成1000个乡村微景观建设,50条(个)乡村微景观示范段(片)建设,实施20个以上农村古厝群、古街巷成片微改造,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连点成线,以点带面”。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全面推行群众说事、村民议事、乡贤参事、两委办事“四事”工作法,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统筹整合村(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进乡村法律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三大平台建设。
第四节 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深化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设立乡村建设引导基金,实施“双百计划”(超百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有效实现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集体“三资”网上监管平台、交易平台和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全面开展集体经济“选聘分离”“村经分离”两项改革,探索集体“三资”委托运营管理制度,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化管理。持续推进“乡村共享驿站”项目建设,打通农产品的产销渠道,到2025年,累计建设100个以上“乡村共享驿站”。强化各类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土地入市、自主开发、村企联建、村民入股等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到2025年,实现50%以上的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超过100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探索开展农村闲置、废旧宅基地成片整理试点,允许农村宅基地用途按规定转换为工业、仓储、商服用地,推动宅基地从村内流转到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间跨村流转。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积极加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和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动城中村、城边村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实现审批“一个窗口对外、部门并联审批”,加强批后监管。推进新建、翻建或改建农村住房带图审批制度。完善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合理配置城乡资本要素。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资本下乡服务机制,带动农民深入融入产业链发展系统、分享增值收益。构建互联互通的城乡人才输送机制,大力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农民创业园、电商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吸引集聚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就业。持续深化供销合作改革,推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展,推动一镇一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盘活供销系统社有资产,改造扩建一批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健全各类帮扶长效制度,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一键报贫”结果应用,深化“四帮四扶”工程,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实施金融扶贫行动,引导金融要素支持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完善大病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减少因病、因残、因老返贫现象。鼓励行业协会、学校、医疗机构、文化、旅游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探索建立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
完善革命老区帮扶制度。按照“统筹兼顾、同等优先、适当倾斜、重点扶持、分类推进、自我发展”原则,继续实施革命老区村建设三年规划和市领导老区村现场办公制度,完善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大产业项目落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支持力度,用足用好老区扶持政策,扶持推动革命老区振兴与全市同步发展。深化对口帮扶长汀县、上杭县,落实资金扶持、产业协作、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措施,共建飞地园区、山海协作产业园。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守正创新,更好弘扬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独具魅力的人文晋江。
第一节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舆论引导、价值引领,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制度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舆论导向,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不断深化重大主题宣传,做好全市经贸、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宣传。加强舆论阵地建设,健全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健全敏感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应对处置机制。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强化核心价值引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向全社会、聚焦青少年,着力培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完善“美丽晋江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先进典型的推荐选树、学习宣传和礼遇关怀机制。巩固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完善文明城市常态创建、督查考核机制,持续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巩固农贸市场、公益广告、交通环境、市容环卫、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校园周边环境等短板弱项的整治成果。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推进“民办公助”基层文明实践点运用管理,培育一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和活动项目。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搭建城市志愿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加强喜俗、宗俗、丧俗“三俗”治理,倡导、培育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形成婚喜事新办、丧葬事简办、迷信事不办、公益事共办的新风新俗。
坚持将晋江人文作为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推广,全方位提升晋江文化影响力,擦亮人文晋江品牌。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高晋江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彰显文化遗产多样性,打造“遗产丰富、特色鲜明、体系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区。推动深沪庵山沙丘遗址、磁灶窑址申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做好“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晋江申遗点安平桥(晋江段)、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的保养维护及保护修缮工作,建立健全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工程,建设国家、省、市三级文保单位远程监控系统,非遗数字化、数据库项目。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和省、市、县四级体系,建设一批“非遗+”示范项目,创建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传统文化街区、古厝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为契机,以闽南优秀文化为媒介,策划组织系列外宣活动,充分展现晋江文化特色、彰显城市底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办好海外社交平台晋江账号,对外传播晋江“好声音”。深化对外对台文化交流,持续打响闽台东石数宫灯、七夕围头两岸返亲节、安海元宵端午中秋三大节庆等民俗文化品牌。组织特色文艺精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演出,推动晋江文化“走出去”。
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艺术馆和文化场馆提升项目、文化场馆和文物点智能化项目,探索设立晋江公共文化服务云,完善“15分钟文化生活圈”。整合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资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强做新“三下乡”“大美晋江”“戏剧展演节”“南音演唱节”“文化和旅游节”等品牌,完善“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推动文艺精品下基层,扩大文化惠民效益。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提升百姓书房(城市书房)运营管理,做好“悦”读节活动品牌,扎实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广电建设,力争至2025年实现行政村智慧广电项目全覆盖。
繁荣发展地方文艺。以戏曲教育普及和传播交流为重点,传承弘扬晋江戏曲文化,提升“中国民间戏剧之乡”影响力。加强高甲、木偶、南音人才培养,扶持南音、合唱、民乐等本土文艺社团发展,挖掘培养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和乡土人才。推进展现本土文化特色的出版物编纂工作。完善文艺精品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扶持机制,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创作一批弘扬“晋江经验”和传承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精神的文艺精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依法管理,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机制,着力非遗人才、乡村文化旅游达人、文旅产业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构建形成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好晋江融媒体中心,推动内容、平台、渠道、数据、技术、人才、机制、管理等有机融合,推进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平台驱动、管理机制等规范建设,打造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本。
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引导推动文化产业集群聚集发展,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功能完善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制定完善政策,扩大文化产业规划、政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企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制造业、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业态。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晋江”。
第一节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树立循环发展、永续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清洁生产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实施余热余压回收、中水回用、废渣资源化等绿色化改造工程,促进生产过程废弃物和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集中供应、废弃物集中回收、污染物集中处理体系,推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新模式,推进农药包装袋、农用地膜100%回收。建立“两网协同”城市废弃物管理体系,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程,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为引领,系统编制实施碳达峰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低碳转型。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开展绿色评价和绿色制造工艺推广行动,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开发一批绿色设计产品,创建若干绿色供应链。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探索建立从项目审批源头落实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及低效率项目监管体制。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引导农户种植绿肥、减少化肥用量,确保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探索规划建设高端纺织产业拓展区,积极推动印染企业搬迁入驻,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力度,整体提升纺织行业绿色化、高端化生产水平。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先进技术,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强重点企业用能监测、节能诊断。强化能源综合梯级利用,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推进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等节能重点工程,创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推动新出让建设用地且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项目100%设定一定比例的装配式建筑,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强土地资源集约混合利用,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评估和工业用地出让评审制度,健全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集约用地配置机制、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提高单位用地产出价值。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快实施用水精细化、节水智能化管理,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争创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到202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10%以上。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消费宣传引导,加大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学校、绿色工厂、绿色村(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力度,持续开展“义务植树”“使用公勺公筷”“光盘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大绿色产品推广使用力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和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制度,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实施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维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良好秩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确保到2025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2.44万亩。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建立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泉州湾、安海湾“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湿地生态修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加强海洋生态灾害和环境风险防范,强化赤潮灾害防控与预警能力建设,推进互花米草整治工程,完善海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增强灾害应对能力。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五年规划。深化“全民动手、美化晋江”“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深入开展重要廊道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城乡公园体系,优化公共休闲空间和城市绿道系统,加强沿海风口防护林建设,打造“三沿一环”森林景观带。到2025年,新增完成植树造林绿化面积1.9万亩。
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水、空气、土壤、固废等综合治理,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打造碧水城市。加强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分片区、分流域开展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强化“源头管控、沿河截污、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改善提升全市流域水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打通“断头管”,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全面实现重点流域周边污水零直排,力争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大力修复水生态,加强河湖水系生态补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推进东山、草洪塘、溪边水库和龙湖、南高干渠等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改善河湖水系水生态。丰富水景观文化,建设一批小微水景观,打造晋北、晋中、晋南三条水生态连绵带。建立完善“海上环卫”机制,推动陆海环卫无缝衔接,实现岸滩、河流入海口和近岸海域垃圾治理常态化、网格化和动态化。到2025年,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打造蓝天城市。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分级分类开展涉气行业企业整治,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露天烧烤、焚烧垃圾、餐饮油烟、道路扬尘等污染源排放整治,严控大气污染。加强区域协作和污染应对,开展大气和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占比保持97%以上。
打造净土城市。严格落实土壤环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场地环境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治理,严格落实分类管控,探索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地块安全利用。强化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联动监管,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格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加快建设污泥集中处置中心。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超过91%。
打造无废城市。开展危废固废专项整治,推动危废固废源头实现大幅减量,建设分类化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固废危废处置体系。建立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流程管理体系,完善固废类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研究建立危化品废弃备案制度,建成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加快飞灰、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消纳场、医废等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全市垃圾收集转运站升级改造,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机制。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全面对接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构建生态长效治理格局。
完善追责惩处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企业排污治理机制,促进排污企业信息公开,落实环境治理企业责任。加强生态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完善环保信用管理,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探索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风险基金,鼓励推行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制度。
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完善生态云指挥中心建设,构建陆水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推动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监管执法精准化、审批服务便民化。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形成精细化监管机制。
健全治理市场体系。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治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考核评价制度和沟通协调平台,实行“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化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加快完善交易的主体资格、初始分配制度、价格形成机制,推行项目节能量交易和用能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探索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交易市场。推进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修订,完善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一节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建立完善覆盖常住人口、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人口流动的人口管理体制,促进人口素质提升、结构均衡发展。
完善人口政策体系。科学研判城乡人口布局及人口结构变化趋势,顺应国家生育政策动态调整进程,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消除人口自由流动限制,持续扩大包容性就业创业渠道,推行“零门槛”落户,吸引外来人口特别是中青年人口流入。深化居住证政策,持续完善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稳定提高服务标准。完善科学的人口决策服务机制,统筹人口规划、政策和服务管理,构建涵盖常住人口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社会治理长效机制。
加强人口精准服务管理。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大数据平台,强化人口数据开发和开放利用,健全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建立健全市民化待遇落实督查机制,健全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积分办法,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保障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构建市、镇、村、企业“四位一体”服务管理网络,推动实现外来人口规范管理与保障权益有机统一。
聚焦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方位拓展增收渠道,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扶持政策、培训制度,培育发展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留学人员创业启动支持“三大行动计划”,提高创业规模质量。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力争“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全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就业监测,实施登记失业人员分级分类服务,防范和化解规模性结构性失业风险。到202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累计10万人以上。
全方位促进居民增收。突出调高、扩中、提低“三轮驱动”,实施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困难群体、高级人才“四大群体增收计划”,全方位增加居民收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力度,落实社会保障兜底,增加居民收入项目转移支付,提高直接补贴比例,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制度。“十四五”期间,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大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健全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打造与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化高质量教育。
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鼓励在企业举办学前教育,扩充城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5年,公办性质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市幼儿总数达到85%以上,15%以上的民办幼儿园达到县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标准。进一步提高独立园比例,确保全市独立设置幼儿园达到85%以上,示范性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45%以上。全面推动适龄幼儿就近入园,以片区优质普惠发展支撑形成区域优质普惠发展,让适龄幼儿“有园上”“上好园”。
优化基础教育体系。统筹基础教育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学校,大力补齐中心市区、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学位资源缺口。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延伸拓展义务教育“小片区”、委托管理模式,鼓励优质学校在城乡之间组建教育集团、与先进地区学校结对共建等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落实国家和福建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标准,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优质学校培育计划,探索国际化学校的引进和管理保障机制,加快培育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育。继续培育一批一级达标学校、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高中课程课改基地学校。推进普特教融合工作,推动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向学前和高中段延伸。到2025年,全市新增各类学位4万个。
打造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深化“3+2”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积极参与“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探索5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组建“1+1+X”(1所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若干所中职学校)办学联盟,探索建立晋江市职业教育园区,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协作联盟,打通从中职、专科到本科的上升通道。优化整合现有专业(群)结构布局,按照“小产业专业集优发展,大产业专业共同发展”的思路,在集成电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职专业(群)。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以“校中厂”“厂中校”形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规模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补偿机制。到2025年,新增一所公办中职学校,建设1-2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8个高水平中高职专业(群),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队伍、产业大军。
培育高等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发展能级提升工程,加快福大科教园、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大力引进研究型或应用型大学分校,支持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推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升级为本科院校,大力拓展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做大生源规模,优化专业设置,培育一批一流学科、一流专业、高水平教师团队和高水平创新载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探索以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建设方式创建“精英型、有特色、小体量、大强度”的新型高校和特色学院。推动在晋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以开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为龙头的终身教育网络架构,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发展体系。提升终身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水平,提高在线教育资源规模质量,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终身学习选择。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确保到2025年城乡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比例分别达到70%和55%。大力推进老年教育,建成高水平示范性老年大学。
加强教育发展保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办学体制、评价机制,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端教育人才引育、“三名工程”实施力度,确保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3%以上,新增引进350名以上优秀教育人才。探索实施教师职称全员竞聘,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教师素质提升体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严格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探索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督导,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强化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第四节 提升医疗健康水平
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面推进“健康晋江”建设,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防治体系。加强急救网络基础建设,加大120急救体系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投入,完善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有效衔接机制,构建15分钟急救圈。健全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充实应急专家组及应急队伍,建立常态化应急演练制度,提高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综合分析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中心、应急救治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感(传)染科,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诊疗能力。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传染病能力。
建设高品质医疗服务体系。强化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引领带动,深化与树兰医疗集团、省口腔医院等合作,大力推进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加快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升。稳步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三家医共体牵头机构带动作用,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全面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能力。完成市医院等医疗机构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医疗资源服务能级。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三医联动”长效机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试点工作。继续实施卫生人才“525”孵化工程,探索建立医共体卫技人员“市管镇用”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力资源由医共体牵头机构统筹管理。到2025年,千人卫技人员数达到5.0人、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0人,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基层就诊率分别稳定在70%和65%左右,基本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目标。
优化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健康晋江行动,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优化儿童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控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强职业病防治服务工作,积极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恶性肿瘤,健全“防、治、管”相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探索发展“互联网+”医疗,建设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候诊提醒、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功能一体的智慧捷医平台。到2025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以上。
第五节 织密多层次社保体系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扩大各项保障覆盖面、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托底,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继续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政策,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职工和适龄城乡居民,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的社保城市。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到2025年,力争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43.9万人、失业保险人数超31.3万人、工伤保险人数超17.9万人。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制度,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严格落实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安置任务。
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丰富救助模式,完善“晋力帮”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资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激发慈善主体发展活力,规范慈善主体行为,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精准慈善。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提高教育文体设施水平,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深化红十字事业改革。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落实住房分类保障制度,持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完善货币化住房保障机制,扩大公租房货币化补贴范围。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房住不炒”定位,建立项目开发建设全链条跟踪监管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新完善安置房建设模式,提升安置房建设品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石结构及危旧房屋改造,确保到2025年完成石结构及危旧房屋翻建10000宗、300万平方米以上。分类构建物业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物业服务满意度。
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网络。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适度发展、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提质增能改造,建设市老年中心第二活动中心,推进镇级敬老院转型升级,打造8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新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络。到2025年,实现街道居家社区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达到45张。完善老年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设施,到2025年镇级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村(社区)老年学校办学率达95%以上。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鼓励多元主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全面开放、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推广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更加精准服务。深化医养结合,加快护理型床位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顺畅衔接。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制,适度提高待遇水平,提高和稳定服务队伍规模质量。强化养老服务监管,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推动智慧养老发展,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建设,打造“晋美晚霞”智慧养老院。持续深化“智慧助老”,提升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推进市级涉老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老年文艺走基层”、老年志愿服务等工作力度,丰富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稳步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有效增加劳动力供给。开发与老年人身体素质、文化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挖掘“银发经济”潜力,扩大老年人消费产品供给,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发展原则,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推动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全方位优化妇女发展环境,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加强特殊困难妇女群体民生保障。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妇女享有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逐步普及宫颈癌疫苗。建立城乡生育补贴制度,增强妇女生育保障能力,提升生育水平。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促进儿童优先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保障资源配置对儿童基本需求的高度优先。完善儿童监护制度,健全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落实困境儿童保障制度。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提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水平。提升儿童营养及食品用品质量安全水平,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治理机制,严厉打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支持家庭发展。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贯彻实施《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倡导夫妻共担家务,提升家务劳动社会化水平,探索实行父母带薪育儿假。推动完善生育支持、儿童养育教育、老人赡养、促进工作家庭平衡等税收和福利政策,加强对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支持、救助和服务。
第八节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加大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力度,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公平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准入,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控、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供给格局。完善公共服务投资回报和风险防控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优化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占比,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细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质民生服务供给。加强公共服务领域需求预判、投入测算、供需对接,提升公共服务供需精准度。
第十二章 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县域治理效能
对标治理现代化要求,巩固拓展“强基促稳”实践成果,完善法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深化法治晋江建设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化推进法治晋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围绕实现“市级专业+镇街综合”全域综合执法的改革思路,按照“干部队伍专业化、执法流程规范化、硬件配备标准化”的目标要求,整合执法队伍、减少执法层次、避免多头执法,着力构建权责明晰、简约高效、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优化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受理、行政复议听证和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提升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和依法行政水平。发挥市政府法律顾问团队作用,加强行政机关法治队伍业务指导。深化政务公开,实现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过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行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制度、办案质量终身制和错案责任倒查追责制,确保各序列人员安心履职。深化抓实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认罪认罚社会服务机制,完善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程序、证据标准衔接机制。强化检察监督,推行检察建议的落实与反馈制度,完善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健全执法司法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法律服务多元供给,加强镇级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强化律师队伍管理,构建实体、热线、网络“三位一体”法律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打造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到2025年,村(社区)法律顾问示范点创建率达100%。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晋江样本”。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运作水平,推动网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村级组织“支部+中心+网格+楼栋”运行机制改革,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实施全科社工模式。规范社区准入制度,理清社区业务、政务、服务“三张清单”,推动社区减负增效。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围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深化社会神经末梢“微自治”模式,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加强村(居)委会制度规范建设,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制度。实施村(社区)自治章程“草根”立法项目,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理事会及“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因地制宜开展民主协商,探索建立以网格、住宅小区(街巷)、楼栋协商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微协商微议事”机制,形成纵横到底、分级化解的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到2025年,村(居)民议事会覆盖率达100%,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创建1-2个社区“微协商微议事”示范点。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进“制度、数据、平台、应用”四位一体信用建设,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环境。健全行业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推行行业信用评价制度,实行差异化监管措施。依法依规完善“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认定机制,逐步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处理机制,健全失信行为的纠错容错机制。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规范开展信用承诺。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探索建立政务领域信用评价与失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制度,引导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退出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完善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健全第三方社会评估制度,支持社会组织规范承接政府职能。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支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到2025年,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数超过2500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1.8个。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深化“六守六无”平安创建,加强防范和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江。
提升重大风险防控能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稳形势会商研判、重大项目社会评估等制度,切实防范化解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严格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邪教组织等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全力保障经济安全,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健全经济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妥善应对经贸摩擦,全力保障重点产业、战略资源、能源设施、重大科技、金融、粮食等领域安全,重点防范和遏制就业下滑、物价跌宕、资金链断裂等风险,防范化解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风险,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生态安全保护,完善环境风险差异化动态管控体系,健全环境风险预警应急响应机制,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网络安全保护,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健全跨行业、跨部门的网络安全立体化检测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遏制和处置网络安全重大事件。
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理顺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职能和权责,建立职能部门平安建设权责清单,压实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推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完善“雪亮工程”联网应用、一键视频报警系统,织密“点、线、块、面、网”五张治安防控网,扩大治安卡口、电子卡口、信息卡口“三大卡口”覆盖面,加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构建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为四梁八柱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社区民警“背包住村”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实战指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建立治安突出问题综治挂牌整治制度,提升打击犯罪效能。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市镇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完善特殊人群服务机制。
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面推进“枫桥式”基层单位集群建设,优化“公调”“访调”“诉调”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不出社区(村)。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四大领域的线上线下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强化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联调联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能力。深化社区矫正集中化管理模式,推行政府购买社区矫正社会服务。坚持依法维护信访秩序,推动信访矛盾“止新化旧”,打造“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劳动纠纷调处和劳动监察执法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到2025年,人民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加强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清单制度,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机制,构建安全生产巡察网络,建设智能监管监测预警系统。建立重大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危险物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渔业船舶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深化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公共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药品领域犯罪刑事处罚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特种设备安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率。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到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压降,较大事故和有影响的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应急优先,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全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实行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管理,推动应急预案建设向村(社区)、企业、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等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延伸,形成多层次、全覆盖、衔接紧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演练制度,加强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性演练。强化大众应急教育,动员公众参与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加强各类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数据采集、传输及数据管理水平。加强水、电、气、热、交通等城市运行数据监测,提升城市运行安全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体系建设,健全各类预警信息数据库,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现场管理、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储备体系,编制修订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建立健全市级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日常管理和调拨制度;推动应急物资集中综合储备与分区分类储备相补充、专业化储备与社会化储备相结合,合理安排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和结构,建设网格化布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库。加强应急专业队伍与社会义务救援体系建设,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模布局,建立适应现代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联动机制,建成24小时常态化紧急救援网络。
第十三章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实现“十四五”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实现。
贯彻各级党委(党组)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党的各领域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完善学习教育、研究阐释、宣传普及等制度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汇聚干事创业合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管理,创新廉政教育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海内外500万晋江人的智慧和共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市级发展规划居于规划体系最上位,是制定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遵循和依据。要强化市级发展规划统领作用,建立以市级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为支撑的市级规划体系。要健全规划管理衔接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全程管理,完善目录清单、衔接审核、实施备案等管理制度,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市级其他规划服从市级发展规划,相关规划互不矛盾的原则,构建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的规划衔接机制,形成全市规划体系“一盘棋”。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市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明确年度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的实施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将市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与本地区、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做好衔接,通过制定行动计划、政策意见、实施方案等,滚动推进、全面落实规划目标任务。
加强规划评估考核。坚持政府自我评估和社会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实时追踪规划动态实施效果,动态掌握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强规划执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保障规划严格落实。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资源,提高分析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精准性。
规范规划修订调整。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更改各类规划。经评估确需对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修订时,需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市发展规划修订后,相关规划要相应进行调整修订,由规划编制部门按程序报原审批主体批准。
强化项目支撑保障。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建立滚动生成、动态管理、持续推进的项目开发建设机制,围绕市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产业发展导向、城市建设导向、公共服务导向等,持续策划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支撑规划布局落地、规划目标实现。
强化政策协同配套。坚持规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金融为支撑、其他政策相协调,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编制与市级发展规划相匹配的财政专项规划,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优先投向市级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全土地、人才、环保、能源、金融等要素保障与市级发展规划匹配机制,产业政策、公共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市发展规划,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坚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增强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普遍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全面及时公开规划实施信息,健全信息沟通和交流互动渠道,汇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全面推动晋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附件:1.晋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
情况
2.晋江市“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表
3.晋江市“十四五”规划支撑项目表
附件1
晋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十三五”规划目标 |
2020年完成情况 |
数据 采集单位 |
|||
2020计划数 |
年均增速 (%) |
完成数 |
年均增速 (%) |
||||||
经济 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力争突破2500 |
8.5左右 (现价) |
2616.11 |
9.2(现价) 7.4(可比) |
统计局 |
|
其中 |
一产增加值 |
亿元 |
22 |
2(现价) |
20.26 |
1.4(现价) 0.6(可比) |
|||
二产增加值 |
亿元 |
1550 |
7.3(现价) |
1577.32 |
7.3(现价) 6.9(可比) |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460 |
7.3(现价) |
1510.84 |
7.1(现价) |
||||
三产增加值 |
亿元 |
1052 |
11.1(现价) |
1018.52 |
12.8(现价) 8.5(可比) |
||||
2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6600 |
9.5 |
—— |
—— |
|||
其中: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 |
亿元 |
6000 |
10(现价) |
5906.93 |
9.2(现价) |
||||
3 |
人均GDP |
万元 |
11.5 |
7.9(现价) |
12.7 |
9.1(现价) 7.3(可比) |
|||
4 |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
亿元 |
268 |
6 |
227.7 |
2.6 |
财政局 |
||
其中:本级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 |
亿元 |
155 |
6 |
139.3 |
3.5 |
||||
5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2 |
—— |
6.1 |
统计局 |
|||
其中:工业投资 |
亿元 |
12 |
—— |
20.6 |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10 |
1513.54 |
9.6 |
|||
7 |
自营出口总值 |
亿元 |
507 |
0 |
616.8 |
4 |
商务局 |
||
8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元 |
14.38 |
2.8 |
15.7 |
5 |
|||
转型 升级 |
9 |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比重 |
% |
40 |
—— |
38.9 |
—— |
统计局 |
|
转型 升级 |
10 |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 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 |
% |
20 |
—— |
22.1 |
—— |
科技局 |
|
11 |
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 产值的比重 |
% |
25 |
—— |
11.4 |
—— |
统计局 |
||
12 |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的比重 |
% |
2.8 |
—— |
1.7 |
—— |
科技局 |
||
13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10 |
21.3 |
10.42 |
22.3 |
市场 监管局 |
||
14 |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25 |
5.6 |
30.4 |
10 |
统计局 |
||
城市 建设 |
15 |
城镇化率 |
% |
70 |
—— |
68.7 |
—— |
自然 资源局 |
|
16 |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
平方 公里 |
117 |
1.8 |
115 |
1.5 |
|||
17 |
中心城区人口 |
万人 |
128 |
1.47 |
130 |
1.78 |
公安局 |
||
18 |
城市公交分担率 |
% |
20 |
—— |
20 |